“力学动态”文摘,第58卷,第3期

发布时间:2022-05-10 访问量:3547

新闻报道

关于公布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国科金计函〔2022〕4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22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申请294396项。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项目申请进行了初审。

经初审,共受理项目申请292827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1569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向各依托单位发送纸质初审结果通知,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不予受理项目的申请人。依托单位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查询本单位项目申请受理情况。申请人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疑问,可向相关科学部咨询;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可在2022年5月17日16时前向相关科学部提出复审申请。有关复审申请程序和要求详见附件。

附件: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受理项目复审申请与审查工作程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2022年4月27日

附件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受理项目复审申请与审查工作程序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审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人如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可以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复审申请。有关复审申请与审查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如下:

一、复审申请程序

(一)复审申请人使用在线申请项目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如忘记个人用户名及密码,请与依托单位联系重新获取。

(二)复审申请人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复审申请表并于2022年5月17日16时前提交。

(三)复审申请人打印一份与在线提交的电子申请表内容一致的纸质申请表,本人签字后将纸质申请表以特快专递方式于5月17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寄送相关科学部综合处。

(四)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复审申请不予受理:

1.非项目申请人提出复审申请的;

2.提交复审申请的时间超过规定截止日期的;

3.复审申请内容或者手续不全的。

二、复审申请审查工作程序

(一)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负责对受理的复审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复审申请的依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审管理办法》《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二)审查认为原不予受理决定符合相关规定的,维持原决定;审查认为原不予受理决定有误的,撤销原决定并进行评审。

(三)复审申请审查结果将由相关科学部在6月8日前书面通知申请人。

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可在信息系统查看本单位人员复审申请的提交情况与审查结果。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复杂体系多维表征技术与调控方法”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原始创新,推动学科交叉,积极应对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板块内化学科学部和数理科学部拟资助“复杂体系多维表征技术与调控方法”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原创项目)。

现代表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逐步加深了人们对分子结构和特性、化学反应过程与机制的理解。现有技术已将单一维度、单一特性的表征推向了化学极限水平,对研究连续介质的强键相互作用及其光电响应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当前,迫切需要发展具备精准测量多维度、多物理特性、多位点协同的表征技术,解析工况条件下界面微结构和动力学演化规律,揭示分子内(间)弱键体系多位点、多类型、多层次量子关联与协同效应,实现电子自旋和核自旋效应对物理化学过程的精准调控,为解决能源、环境、生物、信息等领域的重大科学和应用难题提供有效的工具。本项目旨在通过发展基于新原理,具备高空间、时间、能量分辨的多维复合表征技术,建立多维度集成、智能化的研究方法,为复杂体系的精确解析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动物质科学的变革性创新发展。

一、科学目标

本项目聚焦复杂非连续介质的多维表征与调控技术,通过发展多维表界面实验方法以及非连续介质(相)的微观理论方法,实现对气液界面、固液界面、固固界面等体系微尺度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高分辨探测与微观解析。建立和发展时空超高分辨多维及联用精准测量和表征新技术,建立新型弱键作用模型和调控机制,建立多维度集成、智能化的调控新策略和新模式。通过新结构分子(含分子聚集体)的构建,实现电子自旋态的精准、高效、相干操控,揭示电子自旋以及核自旋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规律。

二、核心科学问题

非连续介质、弱键协同相互作用、电子与核自旋调控的微观原理;复杂体系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多维高分辨复合测量技术;新型弱键与自旋体系构建。

三、资助方向

1. 界面微尺度研究方法

发展精确描述非连续介质(相)的微观理论和计算方法,发展具有三维空间高分辨能力的表固界面探测技术,发展固液、固固界面体系的原位表面探测技术,实现对隐藏界面的有效探测与动力学表征及表面科学研究从真空体系到工况体系的跨越。

2. 弱键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研究方法

发展高精度、高分辨、高灵敏度弱键作用力的精密测量方法,实现多尺度下多技术联用、智能化、原位、动态的多维磁共振及光谱测量,研究弱键相互作用量子关联以及协同演化的物理化学基本规律,揭示活细胞中关键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构象及转化的机制,建立多路径、多步骤、多级次弱键相互作用协同演化过程的高效调控策略和实验方法,拓展化学或生命体系的新功能。

3. 自旋调控

发展单分子电子自旋态的精密测量和相干操控新方法,发展化学结构精准调控的室温铁磁半导体,揭示电子自旋以及核自旋调控化学反应的微观机制。

四、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原创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300万元/项,资助经费总强度约为1800万元。

五、申请要求

(一)申请资格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或其他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原创项目(含预申请)。

2. 原创项目从预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3. 应符合《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对申请数量的限制。

六、申请程序

(一)预申请

1.预申请提交时间为2022年5月9日-5月13日16时,以信息系统提交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2.请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撰写预申请。无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在信息系统“申请与受理”菜单下,点击“原创项目预申请”,进入预申请填写页面,选择“指南引导类”,附注说明选择“复杂体系多维表征技术与调控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化学科学部或数理科学部相应的申请代码,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自行选择相应学科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资助

3.预申请主要阐述所提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科学性和潜在影响力,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另外,申请人还须在“与指南所列研究方向的吻合性”中注明申请针对的本指南所列资助方向的名称。申请人按照信息系统中的有关提示填写预申请相关内容后直接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

4.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预申请并组织审查。审查结果和正式申请提交截止时间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申请人。

(二)正式申请

1. 预申请审查通过的申请人,应按照“专项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正式申请书撰写提纲”要求填写正式申请书。正式申请的核心研究内容应与预申请一致,并要求在正式申请书正文的第一句明确写明申请项目所对应的本指南所列资助方向

2. 原创项目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确有必要进行合作研究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3. 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

4. 本原创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申请接收截止时间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七、注意事项

(一)资助项目信息公布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在官方网站公布资助原创项目基本信息。

(二)项目实施保障

原创项目负责人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原创项目的研究中;依托单位应加强对原创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减轻项目负责人不必要的负担,为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条件保障。

(三)其他

原创项目申请与资助不设复审环节。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把相关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情况和评审专家的评审情况计入信誉档案。

(四)咨询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

化学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黄艳,电话:010-62329320

数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张攀峰,电话:010-62326910

 

 

 

第20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成功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2年4月23日-24日,第20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The 20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功召开(线上)。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来自全国1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期刊杂志以及工业界的2000余名领域同行及产业界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本会议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性等离子体学术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19届。

大会于4月23日上午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王晓钢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帅永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田浩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宋远红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建刚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宝年院士等国内等离子体领域专家莅临开幕式。

本次大会由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两大部分组成。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建刚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丁永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胡建生研究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钟武律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于达仁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等离子体物理科学与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现状与展望”“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进展与挑战”“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研究进展”“中国环流器装置实验研究进展与展望”“霍尔等离子体推进中的磁控技术”的大会报告。

4月24日上午,清华大学唐传祥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全明教授、清华大学王新新教授、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唐德礼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戴栋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高飞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高亮度电子束及其应用”“无碰撞磁场重联的理论和实验进展”“高重复频率短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从复杂系统角度理解放电等离子体”“半导体芯片刻蚀工艺中的等离子体科学问题”的大会报告。

尽管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改为线上参会方式,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参会热情丝毫不减。本届会议经联合主办单位各专委会提名,设置了23个主题报告和59个邀请报告,并择优遴选了212个口头报告和142个张贴海报,会议围绕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理论与模拟、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实验与诊断、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在空天及国防中的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及能源中的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理论与模拟、低温等离子体实验与诊断、高能量密度物理与惯性约束聚变、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高电压与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空天及天体等离子体物理与实验等共12个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此次会议于4月24日晚圆满闭幕,闭幕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晓钢教授主持,公布了下一届大会承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本届会议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及最新进展,深入讨论了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了等离子体科学技术界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本领域与其他学科领域以及工业界的沟通和联系,推动了我国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第十七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顺利举行

(摘自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

由江苏省力学学会和香港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25届香港力学学会年会暨第17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The 2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HKSTAM 2022 &The 17th Jiangsu – Hong Kong Forum on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近日在香港(线上)举行。由来自香港、江苏180余名力学学者出席论坛。

香港力学学会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王刚教授、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大学毕勤胜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香港科技大学赵吉东教授、河海大学曹茂森教授、香港大学林原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玉龙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唐辉副教授受邀分别作了题为:“Multiscale, Multiphysics Modeling of Granular Materials” 、“Mechanics-activated Data Processing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Plastic Response of Cells: From Embryo Development to Disease Detection” 、“Biomechanical Imaging of Cells,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Cancer Invasion in 3D”、“Machine Learning Guided Active Flow Control” 大会报告。10个分会场交流50余位学者交流研究成果。

论坛共有44名学生参加演讲报告比赛,11位学生获得“最佳学生报告奖”。

自2005年江苏省力学学会与香港力学学会联合主办了首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以来,迄今已分别在江苏省和港澳地区成功举办了十六届论坛。先后接待了7批香港、澳门代表团到江苏参会,江苏省力学学会也成功组织了8批合计160余名江苏代表赴香港、澳门参加论坛。“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已成为江苏和港澳力学学者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

 

 

 

学术会议

Call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at SES 2022: Recent Advances on the Actuation and Failure Response of Active Materials [deadline May 16, 2022]

Dear Colleagues:

We would like to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attend the mini-symposium entitled "6.13: Recent Advances on the Actuation and Failure Response of Active Materials" organized at the Socie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nual Technical Meeting. The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College Station, Texas, October 16–19, 2022 (https://na.eventscloud.com/website/33592/).

The topic of this symposium is broad, from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de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failure, to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active material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aim is to offer a platform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experiment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s that govern the deformation response and failure in such material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processes, as well as on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elated structures. Both hard and soft active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such as thermomechanical and ferro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s,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 and any other type of material or system that responds to a non-mechanical stimulus.

We look forward to having you join us!

The deadline for abstracts is May 16, 2022.

Organizers:

Theocharis Baxevanis (tbaxevanis@uh.edu) University of Houston

Marcus Young (Marcus.Young@unt.edu)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Bjoern Kiefer (Bjoern.Kiefer@imfd.tu-freiberg.de) TU Freiberg

Stephan Rudykh (rudykh@wisc.edu)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ES 2022: Recent Advances 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Nano- and Micromechanics of Materials

Dear Colleagues,

We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present your work at our symposium titled "Recent Advances 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Nano- and Micromechanics of Materials", as part of the 2022 Socie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nual Meeting (SES 2022).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on October 16-19, 2022 at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The symposium is listed as Symposium 9.13 under the Solids and Structures thematic area on the submission website. To submit an abstract, please visit: https://na.eventscloud.com/eSites/658176/Homepage

The deadline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is May 16, 2022. Further details on the conference and abstract submission can be found a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https://na.eventscloud.com/website/33592/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with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A description of the scope of our symposium is as follows:

Recent Advances 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Nano- and Micromechanics of Materials

Nano and micromechanics of 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researchers’ attention due to their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macroscopic behavior in these materials. This symposium seeks to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working on novel areas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s at the nano and micro-scale. The contributions welcomed in this symposium focus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nano- and micro-mechanics of material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tomistic simulations (such as those made with atomistic potentials, molecular dynamics),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such a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icro-mechanics models (such as dislocation dynamics),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models with novel approaches such as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 modeling, data-driven an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n materials, actuation of materials, novel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s aspects, and application of established computational frameworks are welcome. Applications of such methods to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s are also welcome, including crystalline (metals and alloys) and amorphous (glassy) and soft materials (such as polymers and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SES 2022!

Sincerely,

Mauricio Pong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warnava Ghosh,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Dennis Kochmann, ETH Zürich

Jaime Marian, UCLA

 

 

 

USACM Thematic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for Machine Learning Integrated Physics Modeling

Dear Colleagues,

Abstract submission is still open for the USACM Thematic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for Machine Learning Integrated Physics Modeling (MLIP) which will be held in Crystal City, Arlington, Virginia, August 18-19, 2022. The deadline for submiss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May 15.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the conference website. Please consider submitting and/or registering!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Johann

 

 

 

招生招聘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Topological Mechanics

I am looking to recruit a high motivated and independent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to study,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various topics related to the topological mechanics of solids, including phonon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 odd elasticity, and non-Hermitian mechanics.  The position is available for an initial 8-month duration, with possible extension to 24 moths depending on availability of funding.  The position is available immediately.

Preferred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tdoc position include:

1. A strong background in phononics, phononic materials, and wave propagation phenomena

2. A strong background in linear and nonlinear solid mechanic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postdoc position, please contact Prof. Park via email (parkhsAT_bu.edu); please email with the subject entitled "Postdoc Position", and send a CV, two relevant publications, and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ree references.

 

 

 

Postdoc and PhD positions at TAMU

A postdoctoral associate and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exas A&M University with Prof. Wei Gao. Both positions can start as early as 8/16/2022. The research project will focus broadly on studying th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with multsicale modeling combined with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The work is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volves collaborations with experimentalists at TAMU. You may read more about Prof. Gao’s research at http://www.gao-group.org/.

The postdoc candidate is expected to have a strong background in materials modeling,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skill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olecular dynamics, phase field method and machine learning. The PhD applica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background in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send a CV (including a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experiences and related skills, a publication list, and the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of 3 references) to Prof. Wei Gao at mailto:wei.gao@utsa.edu.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2年第2

 

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定轴转动板减振拓扑优化

张君茹,程耿东

考虑瞬态效应的承载隔热多功能结构拓扑优化

吴书豪,张永存,刘书田

局部约束阻尼开口柱壳的减振分析及优化

赵冬艳,王怿磊,石慧荣

基于遗传算法的温差发电系统模块布局优化设计

冯一芒,孔德奎,毕世权,崔浩,张永存

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强化飞蛾扑火优化算法的结构稀疏损伤识别

雷勇志,黄民水,顾箭峰,杨雨厚,舒国明

 

 

 

网络精华

建设世界科学中心 要找准这四个关键着力点

(摘自科技日报)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逐渐一体化,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正日益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和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重点从四个关键着力点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近现代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相继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回顾梳理这些世界科学中心形成、发展和转移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有力支持等是一国建成世界科学中心的关键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经济逐渐一体化,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正日益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和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重点从引领性功能、体系化结构、组织化模式以及体制性保障四个关键着力点发力。

引领性功能:支撑经济周期性和科学体系化的发展跃迁

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发展和演替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经济长波等历史性演变的共同结果。

一是具备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作用。每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国家,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往往有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期,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的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例如,13—15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都早于西欧其他国家,继而在科学启蒙时代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16世纪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东岸,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文化交流中心,并成为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20世纪初美国在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前,已是世界工业中心。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首先要建设世界经济中心,加快形成布局完善、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引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世界科学中心往往是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的策源地,其产生的科技成果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范式。例如,意大利使天文学、解剖学、力学、数学、博物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突破;英国开辟了力学、化学、生理学等多个现代学科;法国在热力学、化学、天体力学等学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美国抓住了量子力学革命及信息技术革命机遇。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面向科技强国建设,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变革方向,强调科学前瞻和技术引领,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体系化结构:强化多元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交互融合

世界一流的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等是世界科学中心的建设主体和核心载体。

一是通过科学活动的建制化夯实组织基础。能否适应不同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科学建制,是世界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例如,1560年意大利创立的“自然秘密学会”是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学术组织。16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1666年法国巴黎皇家科学院成立,开创了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先例。1863年美国成立国家科学院,并在后续成立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研究院。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充分发挥建制化体系化“国家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引领世界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向。

二是通过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发展基石。每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国家都在当时的制度条件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由政府、大学、企业、个人等创新主体建立并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有效推动科学—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例如,19世纪德国建立了现代科研组织体系,包括由国家建立的各类国立科研机构、以大学为基础建立的大学实验室和在企业中创办的工业实验室。二战后美国联邦研究机构、大学、企业3个重要的创新主体之间形成相互配合关系,联邦研究机构主要服务于国家目标,研究型大学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并建立了工业实验室制度。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加快构建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网络,切实提升整体效能。

组织化模式:适应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范式的动态演化

随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复杂性日益增强,开始由单一学科研究模式转变为交叉学科的大科学发展模式,要求世界科学中心建设必须要适应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范式变革趋势。

一是实行国家主导型的科研支持模式。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向宏观推进、向微观演化,大团队、大设施、大平台的作用逐步加强,政府组织、集中投入的研究模式重要性凸显。例如,科学被纳入法国国家管理体制之中,科学家成为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受薪阶层,开创了国家支持科学知识生产职责的先河。二战后,美国彻底改变了对科学与国家关系的认知,科学研究进入国家主导、集中投入的“大科学”时代,建立了国家实验室体系,实施了阿波罗登月、星球大战、信息高速公路、人类基因组等高科技计划,国立科研机构、大学、工业实验室、非盈利性机构以及企业参与其中。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持续扩大基础研究投入,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改革科研资助体系和组织方式。

二是采取现代化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能成为科学中心。例如,意大利大学制度奠定了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教育基础,11世纪起意大利萨勒诺大学和波伦亚大学成为欧洲第一批大学。17世纪英国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18世纪上半叶启蒙运动促进了法国新型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校”的建立。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成为新型大学的范本,特别是德国在1848年后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加大对教育的改革和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研究生培养制度。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分阶段明晰人才供给目标,推动教育适应性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循序调整人才结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体制性保障:健全国家科技管理和政策体系的制度环境

一国政府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根据世界形势变化和国家利益需求,动态调整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通过科技政策等介入和支持科技活动,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是调整和完善国家科技管理体制。以提升国家创新绩效和国家创新协调治理能力为目标,调整和完善国家科技管理体制。例如,二战前,美国形成了以大学和工业研究实验室为主体、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支持主要集中在国家需求的应用领域。二战后,美国将基础研究视为国家崛起及强盛的根本性要素,形成多元化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先进研究计划署等,设立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和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完善国家科技决策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体系。

二是营造开放包容的科学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科学思想的指导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每个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之前,在哲学上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上塑造了理性、批判、开放、包容的科学精神,形成了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崇尚创新的社会价值观。例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英国的民主主义思潮、法国的启蒙运动、德国的批判哲学为各国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精神土壤和文化氛围。20世纪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开放宽松的移民文化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促成二战后美国科技实力快速提升。因此,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厚植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重视科学研究试错探索价值,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以科研经费管理“加减法” 激活创新创造原动力

(摘自科技日报)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5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指出,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总书记一席话,道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为新时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发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先后出台一系列完善、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改革举措,以‘能放尽放’的原则,不断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放权赋能,释放科研活力和创新动能。”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凤芹说。

《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发布,让管理过死的科研经费“活”起来;《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出台,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了,激励力度前所未有……

韩凤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政策红利极大减轻了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预算编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负担,真切回应了科研人员在科研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涉及从科研经费预算到使用、结题的全过程。不仅人头费增加了,关于设备费的规定也放宽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坦言,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很贴近科研人员需求,极大地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

深化改革破冰 科研经费成为“撬点”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某种意义上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撬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4年,在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场勇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改革开始破坚冰。

这一年,两份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件相继出炉。

3月,科技界熟知的“11号文”发布,吹响了改革的集结号。这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设立绩效支出、简化预算编制、改进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等多项举措,意在把财政科研经费切实用到“刀刃”上。

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场被视为科技体制突破口的科技计划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直接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此次改革涉及44个行业管理部门管理的百余项中央财政科技专项,每年千亿元的科研“大蛋糕”将优化整合。由科技部、财政部牵头提出的《方案》,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改革攻坚战,对我国科技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曾参与科技计划改革“破冰行动”方案的研究和讨论,在她看来,此次改革从国家层面重构现有科技计划体系并转变相关政府部门科技管理职能,从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科技资源着手,构建了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

“科技资源碎片化”“项目多头申报”“九龙治水”,这些科技界长期为人诟病的顽疾,在改革方案中有了与之呼应的“良方”:一方面,分散在各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被优化整合为五大类;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的执行,而是引入专业机构“打理”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验收等,从而强化了资源统筹力度,扭转了资源配置“天女散花”的局面。

“由于触碰了各部门权力和利益格局,它将对中国未来的科技管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前面也许是未知和阻力,但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的确,改革的方向未曾改变。

时间来到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为科研人员松绑解套,提高间接费用比重、下放预算调剂权限,让买酱油的钱可以用来打醋了。此次改革,也解决了经费管理过程中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大家担心的“每年经费来得迟,收得早”的问题。

做好“加减法” 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只有把束缚科技人员手脚的体制机制障碍“减”下去,把科学合理、尊重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加”上来,创新活力才能充分涌流。这不仅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初衷,也是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一以贯之的目的。

“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在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这一重要论述。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改革不断深化、走细走实,于细微处解决科研人员的烦心事、揪心事。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

这份文件主要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研人员反映突出的经费管理繁琐、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问题,呈现出针对性强、改革力度大、操作性强的特点。近20条内容条条有突破,特别是坚持刀口向内、从政府自身改起,体现服务意识。

为此,科技部、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选择部分高校和院所开展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比如,开展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试点,项目直接经费中除设备费外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开展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试点,稳定支持科研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奖励经费;开展科研机构分类支持试点,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实施差别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等等。

减负赋能同步推 激励力度更大繁文缛节更少

“科研项目经费怎么用最有效,肯定是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比较熟悉,管理部门对具体经费如何使用并不是内行。科研经费不能管得太死,但也不能一放了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卢方军研究员一番话,道出了身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的双重考量。

2021年8月,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再度破冰。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等7个方面,提出25条“松绑+激励”措施,及时回应科技界关切。

文件一经公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热议。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是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提高间接费用比例……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等措施,打破了人的支出的“天花板”;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让科研项目“年底突击花钱”成为历史。

从简化预算编制到扩大包干制实施范围,从改进结余资金管理到推进无纸化报销,从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到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若干意见》做足了“减法”,能减则减、应放尽放。

在给科研人员减负松绑的同时,作为全面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风向标,《若干意见》也亮出了实实在在的激励举措。针对间接费用比例偏低、激励作用有限等问题,《若干意见》打出“组合拳”激励科研人员干事创业。

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扩大预算调剂自主权之后,买酱油的钱也能用来打醋了;扩大预算编制自主权,预算科目从9个以上精简为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3个……

“绩效工资占我们工资比例的一半以上,这部分工资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想办法解决,以前这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科研经费管理新规调整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后,发绩效工资就有了更多经费,这对我们而言是很好的激励。”看到《若干意见》中间接经费比例提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感慨道。

不仅是陈学雷,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深切感受到,这些年来,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透露,初步匡算,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这种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在经费来源方面,做到“有钱可以发”,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在经费使用范围方面,实现“有钱应该发”,如科研项目聘用人员的“五险一金”均可从科研经费中列支;在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方面,防止“有钱发不出”,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绩效工资水平实行动态调整等。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若干意见》出台前,我们在调研中经常听到科研人员‘吐槽’科研经费不好花,报销手续繁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治理与人才研究所研究员石长慧表示,《若干意见》着重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等,让科研人员更多地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信任和绩效为核心 减负赋能释放活力

近年来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等的一系列改革文件,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老难题动真格,着力构建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新模式。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减轻科学技术人员项目申报、材料报送、经费报销等方面的负担,保障科学技术人员科研时间等,被写入了今年初正式实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

韩凤芹表示,十年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呈现出权责明晰、全链条放权、以人为本、贯通协调等亮点。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发生的重大变化,正在转化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成就感。

就在4月25日,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发布《科研未来之路》报告,称全球有约一半的受访者指出,他们的研究领域面临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过去一年,全球科研人员对于获得经费支持的信心有所下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科研人员更倾向于认为其可以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并对未来持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也更为乐观。该报告还提到,中国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积极预期与中国近年来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努力密不可分。

“科研经费的不断放权,就是通过减负放权赋能,‘放’出新活力,以提升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更好地实现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科研整体绩效水平。”韩凤芹认为,未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仍需以强化配套措施、注重目标引领、推动部门协同、压实主体责任等为重点方向。

为此,她建议,要系统梳理现有政策,以可落地为导向,强化配套措施;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保障出台政策的成熟性和战略性,避免简单以文件替代改革。同时,以权责匹配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压实科研院所在人、财、物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责任。

“要推进经费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推动相关部门在‘尊重科学家、遵循科研规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下尽快共同制定实施细则,列出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刚柔并重、划明红线。”韩凤芹强调,要明确科研人员经费使用红线,不在红线范围内的应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实行监管,切实解决相关政策不协调、不落地的问题,解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让科研经费回归支持创新本源,更好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对此,石长慧深有同感。在他看来,未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着力点,不仅是督促科研机构及时、扎实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各项新政策的宣传力度,消除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方面的顾虑。此外,在科研项目结题的财务验收环节,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为保障改革政策落地生效,科技部全面重塑项目申报、验收管理全流程,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减表”行动和解决“报销繁”行动,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绿色通道”改革试点以及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大调研等,将管理重点从过去管过程、管细节,调整为管信用、管绩效,抓法人责任,确保改革红利直达科研一线。

奔着问题去,瞄准症结改,“减负增效”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提高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普遍欢迎和点赞。

石长慧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21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一项针对全国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76.2%的科研人员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方面出台的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