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8卷,第5期

发布时间:2022-06-10 访问量:3136

新闻报道

2022年力学学科“最美科技工作者”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公众号)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国力学学会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力学学科“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活动,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等程序,朱位秋、许春晓、庞宝君三位同志入选2022年力学学科“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择一事终一生,把科学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在服务国家需求中实现人生价值。

朱位秋:攻坚随机振动难题,做世界一流研究者

针对高维强非线性随机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这一国际研究前沿和重大难题,40年来朱位秋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他首次提出与发展了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国际上首创了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他得到了四类能量非等分精确平稳解,打破了60 年来只有能量等分精确平稳解的局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出版的两部力作《随机振动》与《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影响了整整两代随机动力学研究者。他被国际应用力学大师 Crandall赞为“世界一流的研究者”。

朱位秋照顾身患帕金森的结发妻子13年,尽管为治疗夫人疾病花去了大量积蓄,但他仍在荣休之际献出几乎所有积蓄成立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朱位秋奖教金”,这是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奖教金,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安心扎根于教育科研事业。

许春晓:深耕湍流研究三十余年,教书育人不停歇

她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接触湍流研究,至今已在该领域耕耘 30 余年,她不畏艰难、耐得住寂寞,在壁湍流机理、数值模拟和减阻控制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教师,许春晓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积极践行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长期为钱学森力学班授课,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 12 轮次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性地梳理、调整、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学习成效,为如何教好、学好公认困难的理论课积累了经验。她加强课程思政,践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设计中融入钱学森、郭永怀、陆士嘉等前辈的学术思想和先进事迹,引导同学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同学投身于国家重点行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庞宝君: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太空资产安全

他急国家之所需,面向空间碎片环境下航天器特别是载人航天器在轨安全运行重大挑战,坚守既要解决“心腹之患”也要解决“燃眉之急”的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初心,二十余年如一日攻坚克难,挑战瓶颈制约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力促我国空间碎片防护设计体系建设。

面向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需求,他前瞻性地提出基于声发射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助力空间站应对既“防不住”又“躲不了”的“危险碎片”威胁,带领团队历时17年攻坚克难,锲而不舍地开展技术创新,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结构超高速撞击动力学响应难题,全力支持该技术在航天型号任务中的工程化实施,并成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核心舱,为空间站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针对空间碎片防护结构所需的高性能填充层材料国外对我禁运,他在对超高速撞击防护机理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以强烈的使命感,带领团队多维度开展国产材料防护性能研究,成功选定一种各项性能优异的国产替代材料,在空间站防护结构设计工程实施中被采纳。

他带领团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持续攻关,在缺乏探测数据的条件下突破空间碎片时空分布与演化特性建模技术,自主建立了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开展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同时,着眼于未来我国对空间资产安全的战略需求,提前谋划,开发了航天器生存力评估系统,致力于将空间碎片防护设计从载人航天器扩展到更多类型的非载人航天器,为改变我国卫星在空间碎片环境下“裸奔”的现状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的通知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展现广大青年人才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征程中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科协定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重要指示精神,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观点、分享心得、碰撞思想的平台,从科研一线中发现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创新型人才,广泛动员青年人才为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助推青年人才展现风采、脱颖而出,成长为心怀“国之大者”、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论坛主题

自立自强  创见未来

三、参与对象

各领域、各行业40周岁以下的青年科研团队负责人、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科技管理人才以及科协系统干部等(198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四、论坛内容

论坛通过论文评审和演讲评比方式进行。参与者立足本领域、本行业,讲述自身实际参与的科研经历、创新实践、思想感悟或实际见证的科技人才重大成就、奋斗故事、感人事迹等,围绕科技创新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完善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增强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优化科技人才队伍、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优化科研生态环境、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选取角度进行阐述,展望未来科技事业发展愿景,为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

五、总体安排

论坛分为作品征集、初评、专题分论坛、总论坛、成果运用等阶段。

(一)作品征集

5-7月通过组织推荐和社会公开渠道征集论文作品。全国学会,省级科协,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有关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及其他有关单位为此次论坛的组织推荐渠道。同时在“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面向广大青年人才设置开放参加渠道。

论文作品是以策论为主的文章,非一般学术性论文,可例举科技前沿动态、国内外鲜活案例、科研生动故事等。文章需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一般不超过3000字。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参与者可请所在团队、单位的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二)初评

7月进行初评。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评选出约160名选手进入分论坛,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三)专题分论坛

8月举办专题分论坛。共设4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入分论坛的选手围绕论文作品进行现场演讲,共评选出一等奖10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和提名奖若干名。

(四)总论坛

适时举办总论坛活动。邀请优秀获奖选手进行现场演讲,交流观点、展示青年科技人才风采。总论坛采取TED演讲等形式,邀请院士专家、科技领军人才,相关部委、中央企业、高等院校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通过专业评审和现场投票结合的方式,产生最佳策论奖、最佳风采奖、最佳人气奖等特色奖项。

(五)成果运用

论坛将充分发挥科协平台资源优势,把青年人才重要理论观点和关键意见建议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界情况》等向中央呈报;获奖选手将纳入中国科协“青年智库”专家队伍和中国科协科技人才联系库,多渠道常态化参与智库建设,参加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活动,以及相关活动和项目支持;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优秀获奖选手参加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科技类表彰奖励和人才项目评选;论坛优秀论文将集结出版,并根据论文学术水平推荐到相应的科技类期刊发表。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广泛组织动员。各相关单位要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认真做好论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充分动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青年人才密集的单位,鼓励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参加。

(二)强化团结服务,提升工作本领。各相关单位要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作为团结引领、联系服务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论坛紧密联系一批青年人才,提升做好人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疫情防控,做好支撑保障。各承办单位要严格遵守活动举办地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防控举措。认真做好论坛的服务保障。论坛期间食宿费由承办单位承担,城际交通费由学员所在单位承担。

七、重要事项

1.组织推荐渠道参与方式。请各组织推荐渠道充分动员本系统本领域本行业本地区优秀青年人才参加。可定向邀请本身具有先进事迹的青年人才,特别是奋斗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青年人才参加。请全国学会各推荐5篇左右论文,省级科协各推荐10篇左右论文,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推荐2篇左右论文,其他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推荐。请于2022年7月15日前将报名表、论文等材料(见附件)汇总后通过“科协系统网上党校”(网址:http://xuexi.cast.org.cn/)提交。

2.社会开放渠道参与方式。请有意向的青年人才于2022年7月15日前将报名表、论文等材料(见附件)通过“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网址:https://www.scimall.org.cn/)提交。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联 系 人:张海燕  曹孟秋  徐亚芳

联系电话:010-62165297  010-68530471  010-62165289

      18810383746   13051519926    13581789174

 

附件:1.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报名表

2.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论文要求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2年5月18日

 

 

 

学术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主办,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 (CEM-2022)将于2022年7月29日至3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六次学术会议,形成了以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地质、自然生态等领域中的力学问题为主线的研讨专题,为我国环境问题从力学视角进行系统研讨和探索解决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交流平台。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一直关注当前国内外面临的环境问题,聚焦面向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试验测量、现场观测、计算方法、软件研发和工程应用研究。本次环境力学学术会议旨在结合国家及地区发展需求,围绕重大环境与灾害中的力学问题,总结与交流最新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研讨环境力学最新发展趋势,促进环境力学的学科的深度发展。

本次会议已于2022年3月18日发布第一轮会议通知,受疫情影响,现发布第二轮会议通知,对部分时间节点进行调整。

欢迎国内外从事环境力学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踊跃参加!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水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会议地点:甘肃省 · 天水市 · 天水师范学院

会议时间:2022 年 7 月 29 日至 31 日

会议网站:http://CEM2022.aconf.cn

一、会议组织

大会会议主席

郑晓静 院士  兰州大学

学术委员会主席

李家春 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大会执行主席

刘 桦  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 桦  上海交通大学

孙洪广  河海大学

王国华  兰州大学

王 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尹海龙  同济大学

赵立豪  清华大学

赵 曦  上海交通大学

薄天利  宁夏大学

曹志先  武汉大学

陈 鑫  中国农业大学

程雪玲  中科院大气所

樊靖郁  上海大学

范 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 强  苏州大学

顾声龙  青海大学

顾兆林  西安交通大学

贺治国  浙江大学

季顺迎  大连理工大学

金阿芳  新疆大学

李琳琳  中山大学

欧阳朝军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潘 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任智源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王晓亮  北京理工大学

谢金翰  北京大学

袁德奎  天津大学

卓丛山  西北工业大学

马高生    兰州理工大学

会议组委会

主席:

黄  宁    兰州大学

委员:

吕向明    天水师范学院

王国华    兰州大学

魏国强    天水师范学院

朱  伟    兰州大学

卢玉荣    天水师范学院

二、大会报告

【待定】

三、研讨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环境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

2.环境力学研究最新进展

3.环境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4.能源开发中的环境力学问题

5.重大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治

6.其他环境力学专题

四、重要日期

1.会议通知 2022年3月20日,发布会议第一轮通知

        2022年5月21日,第二轮会议通知

2.会议注册 2022年3月25日 开启

3.摘要提交 2022年4月1日 开启

4.摘要投稿截止 2022年6月30日

5.会议时间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报到

        2022年7月30-31日 会议

五、投稿方式

本次会议投稿只需提供会议论文摘要,通过会议网站(http://CEM2022.aconf.cn),网上投稿。

六、会议注册费

受疫情影响,为避免因疫情导致会议延期出现退费等情况影响参会代表日常经费使用,本次会议注册费在会议前集中缴纳,具体时间待会务组进一步通知。缴费类型按注册时间确定,会议费如下:

注册类别

正式代表

学生代表

提前注册

(5月1日-6月30 日)

1500

1200

正常注册

(7月1日-7月20日)

1800

1300

七、联系方式

王国华 兰州大学

E-mail: ghwang@lzu.edu.cn

电话: 13893313357

朱伟 兰州大学

E-mail: zhuwei@lzu.edu.cn

电话: 13993112382

 

 

 

第二十一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8月中下旬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

疲劳与断裂是材料服役的主要失效形式。疲劳与断裂的研究涉及材料研发、机械制造、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为促进疲劳与断裂领域学术交流,满足科技人员投稿需求,现开启第二轮征文工作,欢迎相关科技人员积极投稿并参会。

征文主题

1. 疲劳与断裂力学;

2. 先进材料疲劳与断裂微观机制;

3. 典型材料与结构的破坏理论研究;

4. 基础零部件用钢的疲劳;

5. 装备全寿命周期损伤失效与寿命预测;

6. 关键行业的疲劳与断裂工程应用;

7. 疲劳-化学耦合失效机理与防控;

8. 疲劳与断裂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

9. 其他

本次会议接收大摘要投稿,凡与疲劳和断裂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工程经验、应用范例、技术设想及建议等均可以投大摘要,字数1000字以内(格式详见附件),文字简练、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论文内容的保密性由论文作者自行负责。

请登录会议网站提交摘要。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5日。会议将择优选择来稿作为报告宣讲,并提供摘要集,供与会者交流。

 

详情信息请访问链接!

 

 

 

招生招聘

Postdoc vacancy (3 year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thick adhesive joints in large wind turbine blades

Over the last years, UGent-MMS has developed the stand-alone BladeMesher software for generating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large wind turbine blades. The software reads in the material data and airfoil data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and automatically constructs the geometry and finite element mesh for the blade. In a next step, the nodal and el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sh is written out to an input file for a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lver (Abaqus in this case). As such, all features of a state-of-the-art finite element solver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the composite blade.
The concept of the BladeMesher software is described in the journal paper "Peeters, M., Santo, G., Degroote, J. and Van Paepegem, W. (2018). High-fidelity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composite wind turbine blades with shell and solid element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0, 521-531" (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18.05.091).
The BladeMesher software is programmed in the Python language and counts more than 30,000 lines of code.

In this project, the BladeMesher software is further developed to include additional features for detailed modelling of adhesive joints (with cohesive elements). Further th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thick adhesive joints will be studied by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bulk adhesive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composite substrates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FEM models.
The project is funded by FWO-Vlaanderen and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Ghent University, 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 (VUB) and EPFL (Lausanne, Switzerland). The researcher at Ghent University will be closely collaborating with two other PhD students at VUB and EPFL.
The research study at Ghent University is purely numerical, while the experimental work will be done at the two other universities.

Only candidates with a Master degree should apply. The candidate should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The candidate should have strong programming skill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backgrou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https://composites.ugent.be/PhD_job_vacancies_PhD_job_positions_composites.html

 

 

 

PhD positions i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on structural vibration / nonlinear dynamics / energy harvesting

Two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Dr Liya Zhao from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global ranking QS = 45th, US News = 41th), is seeking PhD students to work on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topics. Full scholarship will be provided (Tuition & stipend).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harnessing renewable energy from base vibration or wind-induced vibration, ocean wave, etc.; developing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novations)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for vibration/noise suppression (metastructures, adaptive structures with composite smart materials)

Requirement:

Experiences in vibration, nonlinear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aerodynamics, programming (e.g., Matlab) and experiments are highly desirable;

GPA: Master's or bachelor's degree with GPA>4.0/5.0 or 80/100;

English: If previous education was not conducted in English, there i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

Application details: https://research.unsw.edu.au/how-apply

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me your transcripts and your full CV (mailto:liya.zhao2@unsw.edu.au). Please clearly indicate your GPA in CV. 

 

 

 

学术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22435

 

 主动冷却点阵夹层防热结构温度响应计算模型

 彭世彬郭瑞冯上升金峰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曲壁蜂窝夹芯结构的三点弯曲性能

刘鑫吴倩倩于国财吴林志

超轻碳气凝胶的机械鲁棒性增强策略及其应用

郭凡杨操郭锐姜炜

基于黏聚区模型的ENF试件层间裂纹扩展分析

邓健肖鹏程王增贤邵光冉卢天健

含间隙非线性弹性超材料的低频宽带机理

林臻吴九汇

 

 

 

网络精华

QS2023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出炉 香港7所大学上榜

(摘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香港商报网报道,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今日(9日)公布2023年度的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有7间大学上榜。

香港大学全球排名较上届升一位,排第21名,在亚洲排第5;香港中文大学排第38名、香港理工大学排第65名、香港浸会大学排第281名,排名均有上升;香港科技大学、城市大学及岭南大学的排名下跌,分别排第40名、第54名,岭大排名则在第601至650名组别。

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全球100个地区共有1418间院校参与,并收集了逾15万名学者及9.9万名雇主的意见。参考标准包括学术声誉40%、僱主声誉10%、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师生比例20%、国际教师/留学生比例各5%、国际学生比例5%、就业成果及国际研究网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连续第11年排名世界第一,英国剑桥大学排名第二,第三名是斯坦福大学;在亚洲大学中,最高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排名第11,北京大学比去年升六位排第12名,清华大学排第14名。

 

 

 

科技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科技部部长这样说

(摘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赵竹青)科技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在6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主题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科技有“无中生有”的作用,新的技术出来就会带动新的产业。

一是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些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二是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三是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四是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100%。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五是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这就是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今年1-4月份,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六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更加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协力攻坚,突破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办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制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王志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