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9卷,第1期

发布时间:2022-07-10 访问量:6048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召开2022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会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2022年6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在北京召开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线上出席会议并讲话,数理科学部主任江松院士主持开幕式。

谢心澄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特殊作用,指出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国家高水平科技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支持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组建和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团队。要求与会专家把握好项目科学问题的前瞻性、基础性和原创性;遴选出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

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研究员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改革情况,以及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期限、经费改革等举措。要求评审专家关注群体成员之间的学术联系、团队形成方式、年龄结构,避免“拼盘”现象。

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介绍了本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申请、通讯评审和推荐答辩的情况,明确了本次评审会议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并进一步强调了会议评审纪律。

评审专家组仔细查阅了申请材料,听取了申请人线上汇报,投票遴选出本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顺利完成评审任务。

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第1期“美丽力学”学术论坛成功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2年7月2日,第1期“美丽力学”学术论坛成功召开。本期论坛由中国力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女工委)主办,《力学学报》英文版(Acta Mechanica Sinica,AMS)协办,北京大学工学院承办。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郑晓静院士,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数理科学部力学科学处处长雷天刚研究员,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党委委员、常务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工学院段慧玲教授,女工委全体委员,以及北京大学工学院教师代表等出席论坛。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北京大学工学院,20余位代表现场参会,53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线上参会,直播累计观看次数达万余次。

论坛由段慧玲教授主持,她向出席本期论坛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美丽力学”系列学术活动的起源与发展情况。在中国力学学会和广大同仁一直以来的支持下,女工委秉承着学术性、服务性、引领性的宗旨,举办了“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学术交流更及时、举办形式更多样、预期成效更显著,女工委在“美丽力学”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组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美丽力学”学术论坛。论坛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欢迎广大力学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并予以指导。

首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院士致辞。方理事长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致以诚挚的祝愿,回顾了女工委成立的历史,并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对女工委的各项工作成绩表示肯定。他认为女工委在郑晓静院士、段慧玲教授两届主任委员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开展的卓有成效。方理事长表示,中国力学学会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女工委的工作,助力女科技工作者成长。最后,方理事长为“美丽力学”学术论坛活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建设学术家园。女工委要利用好“美丽力学”学术论坛这一平台,推动力学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要广纳志合同道。邀请力学界、部门和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术骨干,共同探讨学科发展动态,分享科研工作进展。三是要助力学科发展。发挥委员会的学术性、服务性和引领性作用,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四个面向”,推动力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随后,由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报》英文版(Acta Mechanica Sinica,AMS)主编、第一届女工委主任委员郑晓静院士致辞。郑院士首先代表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向“美丽力学”学术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郑院士介绍了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历史,以及协会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及杰出领导。中国女科技工作者一直在砥砺前行,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杰出的女性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郑院士还向大家介绍了女工委成立以来进行的一系列有意义、有影响力的工作,以及获得的包括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授予的2019年度社会服务奖等荣誉。郑院士表示,新一届女工委在段慧玲教授的领导下,在中国力学学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进展,服务力学领域广大女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并助力力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作为论坛协办单位—《力学学报》英文版(AMS)的主编,郑院士向中国力学学会及各位同仁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鼓励大家继续为提升AMS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贡献力量。最后,郑院士向“美丽力学”学术论坛的顾问委员会,以及即将进行邀请报告的杨卫院士和孟庆国副主任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论坛开幕式结束后,杨卫院士做了题为“交叉力学之美”的特邀报告。杨院士从介质交叉、层次交叉、刚柔交叉,以及质智交叉四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交叉力学团队近年来在软物质力学、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力学、软体机器人力学、虚拟现实交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一幅集和谐之美、统一之美、形式之美和精神之美为一体的美丽的交叉力学蓝图。杨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广大参会人员了解了学术前沿,开阔了学术视野,并启发了未来研究思路。

接下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做了题为“2022年度力学学科基金项目申请特点与科学基金新形势新举措”的报告。孟主任的报告分别从2022年度力学学科项目申请特点;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举措与落实;联合基金项目情况介绍;基金项目申请中的几点注意事项;贯彻中央精神,促进力学学科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介绍,为大家普及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新形势、新举措,以及有关项目的申请情况、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基金项目申请、基金项目评审和资助项目执行等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论坛闭幕环节,段慧玲教授做总结发言,她首先感谢理事长方岱宁院士的建设学术家园、广纳志合同道、助力学科发展等三点建议,为女工委指明了未来工作方向。感谢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郑晓静院士分享了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的骄人成绩,这些杰出的女性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是对所有女科技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鼓舞我们不断奋斗,勇攀高峰。杨卫院士的报告从科研思维和研究方向上都启示大家要拓宽研究视野,拓展研究领域,增强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交叉。孟庆国副主任的报告启发大家要更多关注科学基金新动态、新措施,在申请基金项目及开展资助项目研究时,都要更加注重学术思想创新,增强凝炼科学问题的能力,促进研究工作水平提升。

最后,段慧玲教授分享了她的三点体会和未来展望:女工委要更加努力创新开展工作,将党建工作和学术组织工作紧密结合,以党建促业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成效,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女工委要加强与中国力学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联系,做到相互学习管理经验,争取联合组织学术活动,共同促进力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女性学者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提高能力。同时,还望得到力学同仁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助力女性学者更加健康快速的成长。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 “固体微结构的多尺度构筑——力学与制造”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2年6月26-28日,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固体微结构的多尺度构筑——力学与制造(MAMS-MM)”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中国力学学会(CSTAM)、北京国际力学中心(BICTAM)、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IMECH, CAS)、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和力学学报(英文版)(AMS)共同支持,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魏宇杰研究员、佐治亚理工学院Hang Jerry Qi教授、剑桥大学Norman Fleck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rkus J. Buehler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华健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Julia R. Greer教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Pedro M. Reis教授、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浙江大学杨卫院士组成的学术委员会,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内地的22位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做学术报告。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50位代表现场参会,10000余人次线上参会。

开幕式上,IUTAM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所长何国威教授,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IUTAM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教授,会议主席、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宇杰研究员,会议主席、佐治亚理工学院Hang Jerry Qi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支持单位和组织方致辞,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线上和线下的参会者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利用研讨会的平台充分交流,更好地推动固体微结构多尺度构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会上,麻省理工学院Markus J. Buehler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Ting Zhu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Taher Saif教授、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加州理工学院Julia R. Greer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华健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磊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中山大学王彪教授、德国马普学会钢铁研究所Dierk Rolf Raabe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葛锜副教授、西北大学Horacio D. Espinosa教授、麻省理工学院Carlos M. Portela助理教授、马里兰大学李腾教授、北京大学魏悦广院士、斯坦福大学Ruike Renee Zhao助理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吕坚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杨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卢同庆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朱运田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Kun Zhou副教授和剑桥大学Norman Fleck教授分别围绕结构化仿生智能材料、分层编织结构、微纳米结构材料、极端异质材料、梯度结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可编程结构、超级木头、水凝胶、磁驱动超材料、高熵合金、绿色钢铁、高分子材料、填充蜂窝结构的微观结构和机理、建模计算、力学性能、界面力学行为、构筑和应用等固体微结构多尺度构筑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在与会者中间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和广泛的讨论。此外,研讨会还收到了来自国内二十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人员的投稿,并选出了8个优秀视频摘要和16个优秀墙报在会议期间展示交流。

闭幕式上,魏宇杰研究员对研讨会进行了简要总结,向学术委员会、报告人、投稿人、线下和线上参会人员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对相关单位给予本次会议的支持表达谢意,并向会议组织团队的辛勤付出致以敬意。最后,魏宇杰研究员还向与会者推介了力学学报(英文版)(AMS)。

近年来,随着固体微结构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优越力学性能的固体微结构材料的设计与高效实现。固体微结构的多尺度构筑已成为力学、材料和应用物理等学科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目前,这一领域尚有许多基本问题亟待通过实验、理论分析和建模计算等研究来解决。

此次研讨会就如何通过多尺度的架构设计和相应的制造策略来定制固体材料的力学行为,以实现具有预期性能和功能的先进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为该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分享见解的交流平台,推动了与先进固体微结构材料生产与应用相关的工业技术的发展。

 

 

 

学术会议

第二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邀请函暨第二轮通知

为展示我国在激波与激波管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22年7月28-3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二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诚挚邀请您莅临本次盛会!为保证大会圆满召开,现将会议后续重要内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22年7月28-31日(注:因疫情防控要求而推迟举办时间,将通过会议网站和邮件等渠道及时通知参会代表。)

二、会议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三、组织机构:

1、会议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协办单位:合肥中科重明科技有限公司

2、大会主席

主  席: 罗喜胜

3、学术委员会(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主  任:罗喜胜

副主任:陈星 王春 吴颖川 易仕和 周松柏

委  员:陈正 常军涛 陈海斌 陈坚强 董刚 窦华书 刘洪 吕治国 孟宇鹏

        司廷 谭慧俊 王兵 王革 蔚喜军 严红 杨磊 尤延铖 张庆明

        朱国祥 邹立勇

4、组织委员会(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主  任:司廷

副主任:程万 丁举春 刘云峰 翟志刚

委  员:郭旭 何东 黄生洪 金熠 李祝飞 穆恺 秦丰华 王何 周展如

赵承熙 祝国旺 朱雨建

四、论文评奖

奖励范围:大会共设优秀青年论文奖和优秀学生论文奖两项。其中优秀青年论文奖的评审范围:大会报告人及论文第一作者为年龄45岁以下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学生论文奖评审范围:大会报告人及论文第一作者为在读学生。本次会议由《气体物理》杂志提供专项赞助。对经评委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予以奖励,并推送至《气体物理》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

五、会议注册

大会采用现场注册形式,老师代表注册费为1800元/人,学生代表为1500元/人(注册时请出示学生证)。

六、其他

1、本次会议优先考虑线下举办,并做好线下线上会议的准备,因疫情防控要求而推迟举办时间,将通过会议网站和邮件等渠道及时通知参会代表;

2、录用通知已经发送完毕,为避免遗漏,请已发送摘要/全文且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代表及时联系会务组(shockwave2022@koushare.com)。

七、会议联系人

丁举春,15556969899,djc@ustc.edu.cn

程  万,13855121018,wancheng@ustc.edu.cn

翟志刚,15155198025,sanjing@ustc.edu.cn

司  廷,13865972026,tsi@ustc.edu.cn

注:对本次会议有任何建议和疑问请联系会议联系人,会议详细信息将在会议网站http://cssw20.koushare.com/上更新。

附件:第二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邀请函暨第二轮通知(盖章版本)

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

2022年6月

 

 

 

第六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通知

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和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力学学报》编辑部、《计算力学学报》编辑部和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六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CMGM-2022)将于2022年10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本次会议将以“颗粒计算力学与工程科技前沿”为主题,聚焦颗粒材料的力学理论及模型、计算分析方法、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旨在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对当前颗粒计算力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发现计算颗粒力学在工程科技前沿中新的研究方向,确定相应的关键力学问题,推动颗粒计算力学在基础理论、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中的发展,促进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促进本领域年轻学者特别是研究生的成长,会议将评选优秀学生论文并给予奖励。

欢迎国内外从事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踊跃参加!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协办单位:《力学学报》编辑部  《计算力学学报》编辑部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地点:浙江省 杭州市 之江饭店

会议时间:2022年10月21日至23日

会议网站:www.cmgm.net.cn

一、会议组织

1. 会议主席

李锡夔 大连理工大学

赵永志 浙江大学

2. 执行主席

郭 宇 浙江大学

郭 宁 浙江大学

3. 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

余艾冰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冯云田 Swansea University(英国)

吴腾达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美国)

邬传宇 University of Surrey (英国)

4. 学术委员会

主席:周又和 兰州大学

成员:

楚锡华 武汉大学

葛 蔚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高政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厚美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胡茂彬 中国科技大学

季顺迎 大连理工大学

蒋明镜 天津大学

冯 春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李艳洁 北京林业大学

李 健 东北大学

李 霞 东南大学

刘传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刘谋斌 北京大学

刘斯宏 河海大学

刘 春 南京大学

邱流潮 中国农业大学

孙其诚 清华大学

谭援强 华侨大学

王等明 兰州大学

王剑锋 香港城市大学

王 胤 大连理工大学

王利民 中科院过程研究所

王宇杰 上海交通大学

许文祥 河海大学

徐文杰 清华大学

徐 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薛 琨 北京理工大学

杨 晖 上海理工大学

杨仲轩 浙江大学

叶晓燕 兰州大学

尹振宇 香港理工大学

于建群 吉林大学

臧孟炎 华南理工大学

张 洁 上海交通大学

张 浩 东北大学

赵春发 西南交通大学

赵吉东 香港科技大学

赵永志 浙江大学

周 伟 武汉大学

5. 会议组委会

赵永志    郭 宇    郭 宁    边 鑫    楚锡华    崔一飞    顾晓强

库晓珂    李学进    刘传奇    刘福深    刘马林    刘晓星    王 睿

魏 骁    伍名裘    张 浩    张 沛    赵仕威    周 博    周 强   

6. 会务秘书组

马华庆    徐 丹    许 磊    周连勇    谢昌华    刘子寒    李 响

郝嘉辉    韩家伟    汪 鹏    陈礼凡    赵一锦

二、大会报告

李锡夔 大连理工大学

罗 坤 浙江大学

许文祥 河海大学

楚锡华 武汉大学

徐文杰 清华大学

冯 春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薛 琨 北京理工大学

王利民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待后续补充)

三、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颗粒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

MS01 颗粒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MS02 颗粒材料流变与多相流动力学模型

MS03 颗粒材料的相变特征

MS04 颗粒材料的宏-细-微观尺度关联

MS05 颗粒材料的均匀化方法与连续介质模型

MS06 颗粒形状与几何体系描述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的数值方法

MS07 离散元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MS08 基于粒子的计算方法

MS09 颗粒材料的多尺度建模与计算

MS10 颗粒材料与流体耦合计算方法

MS11 颗粒材料的高性能数值计算及软件开发

MS12 基于机器学习和数据驱动的颗粒材料计算方法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的工程应用及试验验证

MS13 能源、化工等过程工程中的颗粒计算力学应用

MS14 环境灾害中的颗粒计算力学应用

MS15 海洋、岩土及土木工程中的颗粒力学应用

MS16 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中的颗粒计算力学应用

MS17 农业及食品工程中的颗粒计算力学应用

MS18 其他领域中的计算颗粒力学应用

MS19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方法的试验验证

四、重要日期

会议通知

2021年12月,发布会议第一轮通知

2022年5月,发布会议第二轮通知

摘要提交 2022年8月1日 前

全文提交 2022年8月31日 前

会议注册 2022年7月1日 起

论文集出版 2022年《颗粒材料计算力学进展与应用》(电子版)

会议时间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报到

2022年10月22日-23日 会议

五、投稿方式

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进行论文投稿:

通过会议网站投稿(www.cmgm.net.cn)

通过电子邮件投稿(cmgm2022@126.com)

本次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将评选优秀学生论文5~8名,会议闭幕式上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参评人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在读研究生;(2) 提交的学术论文为第一作者;(3) 会上宣读论文。

六、会议注册费及版面费

七、联系方式

赵永志 浙江大学 E-mail: yzzhao@zju.edu.cn 电 话:13185087060

郭 宇 浙江大学 E-mail: yguo@zju.edu.cn 电 话:15157182957

郭 宁 浙江大学 E-mail: nguo@zju.edu.cn 电 话:17857996022

马华庆 浙江大学 E-mail: mhq@zju.edu.cn 电 话:15558108003

 

 

 

招生招聘

Fully Funded Ph.D. Position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 Fluid Mechanics and Soft Matter

Prof. Xiaoyu Tang’s group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as multiple fully funded Ph.D. positions in the area of Fluid Mechanics and Soft Matter. Research in the group focuses on multiphase flow, microfluidics, and active colloidal systems, using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techniques. Selected PhD candidates are expected to start in Fall 2022/Spring 2023. Visiting students/scholars are always welcome.

Qualification

Students with Bachelor’s or Master’s degree from al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especiall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Physic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Self-motivated candidates with a strong foundation are particularly welcome. Research experience in either experiment or simul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preferred.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contact Prof. Tang (x.tang@northeastern.edu) with anticipated start date, transcripts, and CV detailing academic and/or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view of applications will start immediately and continue until the positions are filled.

About Prof. Tang

Prof. Tang obtained her Ph.D. in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Bachelor’s degree in Thermal Engineering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She did 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 in th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group can be found at tanglab.sites.northeastern.edu

About NEU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s a private research university located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According to the 2022 edition of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ranking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s #33 in Best Engineering School, #49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1 in Best Co-op/Internships. The famous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at Northeastern integrates classroom study with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contains over 3,100 partners across all seven continents. World-class research conducted in the university has attracted $181.2M external funding in 2020-2021.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Solid Mechan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 am looking for a Post-doctoral Fellow to work on an NIH project that involves collaboration with the group of Dr. Sacks at U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in Houston.  The work involves some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tissues,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breast. Specific background in Biomechanics is not necessary, but candidates should have a strong background in nonlinear solid mechanic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some experience in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characterization. This position is available immediately with a minimum two-year duration;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invited send their resume and a list of references to Prof. K. Ravi-Chandar (ravi@utexas.edu) before August 10, 2022.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2 3

 

基于块体离散元法的多面体接触重叠算法

刘广煜,徐文杰,周乾,冯泽康

复杂凸多面体随机紧密堆积组构性能的数值研究:形状参数的影响

贾明坤,王伟,张斌,许文祥

粗粒土离散元非球趋真颗粒模型

张昌辉,赵仕威,赵吉东,李泽贤

凹形多面体离散单元的水平集函数接触算法

王嗣强,薛一桢,Michael Zhuravkov,季顺迎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法的三维脆性颗粒冲击破碎特性分析

刘新明,冯春,林钦栋

 

 

 

网络精华

聚焦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

打造岩石力学高端创新平台

(摘自中国科学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尽管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但科技总会给人类带来希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上表示。

6月26日,在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创新平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以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发展瓶颈等问题,集思广益,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为科技创新作贡献。

三大信息发布

此次论坛发布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21年2月发起成立“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体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组织,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余家国家重大工程承担单位共同发起组建。

何满潮表示,联合体形成了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负责实施,收集了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286个中英文期刊目录,通过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考虑期刊与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领域的契合度,对中文专业刊、中文综合刊、英文专业刊和英文综合刊四类分别进行了分级。中文期刊分CT1、CT2、CT3三级,英文期刊分ET1、ET2和ET3三级,分别为中文版和英文版的顶级期刊、知名期刊、优质期刊,三者比例依次为10%、15%、20%。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能够建立我国在岩土力学工程地质领域的期刊评价标准,全面科学、客观地反映我国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领域期刊建设水平,助力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何满潮说。

三是“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于2022年4月1日正式通过,项目名称为“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该项目遵循“四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的测量内容、统一的测量方法、统一的测量标准和统一的测量装备,可以对全球主要地震带活动性断层开展跨断层牛顿力等变量的监测。

何满潮介绍:“该国际对比研究计划经过了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10个国家56名专家的严格论证,通过大数据共享和全球若干地区的对比研究,能够揭示板块运动破坏的科学规律,形成地震短临预报方法论,提高国际地震预测技术水平。”

亟待组建岩石力学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与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红普表示。

康红普介绍,能源领域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7家,其中涉及煤炭的16家,涉及煤炭资源开发的9家。而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岩石力学是重要科技支撑,在解决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的重大科技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煤炭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增加,出现了高地温、强采动、大变形及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等一系列世界难题,亟需实现重大突破。为了解决能源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倡议组建岩石力学国家实验室,以及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提出:“要努力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地和网络的实验室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愿将地下工程灾害控制与智能建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平台融入岩石力学实验室的支撑体系,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贡献。

构建高质量创新平台

 

冯夏庭介绍,世界主要国家皆有国家级研究机构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比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等。

“高校要承担起创新平台建设的历史使命,成为支撑科技强国战略的科技力量,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担当。”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按照统筹谋划、打造科研平台、优化支撑条件、推进产研协同、营造创新环境等六大路径,着力推进四大举措,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体系,构建目标科研组织体系,协同优化条件支撑体系,强化专业组织管理体系,打造特色鲜明、优质突出的战略科技力量。

冯夏庭在论坛上分享了东北大学创新平台的实践与思考。他介绍,东北大学紧紧围绕“四个面向”部署方向,提出今明年要完成15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的目标。

冯夏庭表示:“东北大学将以构建高质量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持续做好选点布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张信威:于无形处探乾坤

(摘自中国科学报)

■吕旗

在60多年科研生涯中,张信威根据国家需要几经转战——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干一项精一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信威(1938— )

爆轰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娄底。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毕业分配至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时称二机部九局九所,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做出了一类全新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新型初级结构设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和部级劳动模范称号。

1986年转向高技术研究,先后任国家高技术410主题(激光技术)总体研究和论证专题专家组成员、组长、顾问,率先提出“瑞利信标”概念,并深入具体的研究项目,做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报告和论文20篇,获得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及杰出贡献荣誉奖。

1996年参加国家攀登计划中的“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研究,任专家组成员,用计算代替实验手段,以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式对材料性质进行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完成了有关系列理论计算。与人合著出版专著《高温超导研究》,参与的YBACUO电子结构计算获部级三等奖。

近年来致力于异常核聚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首先推出了小氢原子的能级公式,明确表述了小氢原子模型。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有人说:艺术家要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自然科学家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张信威学术成长资料采集过程中,当我试着走进这位卓越的爆轰力学专家的精神世界时,却越来越感到这句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

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对象

1960年,张信威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参加工作,来到了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理论研究单位——二机部九局九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四种形态中除了气体、液体、固体之外的等离子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对第四物质态——等离子体才刚刚有所认识。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由固态逐渐变为液态乃至气态。若将温度升至几千度几万度,气体分子或原子会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脱离原子核束缚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当气体中离子和电子充分多时,带电粒子间及带电粒子与环境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会起到主宰作用。这种电离气体就是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和前三类物质不同,通常情况下是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对张信威来说,更为特殊的是,他要研究的是在高温、高压、高密度条件下,瞬间发生核裂变、核聚变的情形中,所有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之下的物性变化规律。在上世纪60年代相关核技术严格保密的情形之下,针对这个华夏大地上从未有人涉足过的领域研究,没人知道该从何下手。

既然研究对象是看不见的物质,要想探其究竟,就必须先在头脑中构建出其形态,探索出这种形态随时间变化而推进的物质在构造、物性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并以数学方程及与之相对应图像的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由此看来,张信威的研究工作要开展起来,形象思维不仅不可或缺,还是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艺术创作可以以现实生活为宏大背景,将大千世界所有人和真实故事的原型,采用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等手段演绎出来。作品内容可能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只要能够打动受众,以艺术的真实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就可以视为成功,其创作的真谛在一个“巧”字。

但和艺术创作截然不同的是,张信威的形象思维要依据物理概念和原理,发现并还原物质变化的精准过程,以此为基础,不能有任何的夸张,以缜密的推导、合理的逻辑和实验结果对事实判断(物理规律)进行论证,以抽象的方式使研究对象不同时刻形态片段具象化,并将研究对象片段连缀处理成动态持续的效果,从而描述物质整体演进过程,以研究核武器的理论设计方案。其工作的基准离不开一个“实”字。

“眉头不皱”,计上心来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核裂变、核聚变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当时所处的经济状况,不可能具备有一个物理设想就做一次核试验的理想条件。在计算机上以数值模拟实验的方式就成为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手段。

而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数值模拟工作的早期,因为没有成熟的计算机软件作为支撑,这种手段需要物理设计人员与数学计算人员密切配合方能完成。

当时计算机还处在电子管、晶体管时代,计算过程中需要数值计算人员反复在计算机的控制面板上“扳道岔”(计算过程中人工干预扳控制键、按按钮的俗称),以保障能够顺利“算”下去。两类人员一般的工作模式是:物理人员建模、提模型,计算人员完整算出模型结果,提供给物理人员分析,物理人员根据分析对建模进行必要的调整,再提供新模型给计算人员计算。

在计算的时候,物理人员可以休息等待。而张信威不同,他次次都要跟着计算人员一起上机。

只要有计算的中间结果打印出来,他马上在现场分析,新出炉的一行行计算结果,瞬间在他头脑中构成一帧帧连贯鲜活的物质(等离子体)变化形态。一旦计算出的结果所反映的形态与他头脑中预计的理想形态不相符,他就立马分析两者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待缘由查明后立刻叫停计算,马上调整模型再算,进入下一个“计算—分析—调整—再计算”的周期。

跟他合作的数学伙伴常常被他这种方式折腾得不胜其烦,午夜12点到早晨8点的大夜班,本来相对完整的上班时间,被张信威“搅”得支离破碎,一个班下来,感觉超乎寻常的“累”。而张信威却精神抖擞、反应奇快。

久而久之,和他一起工作的计算人员难免有些“怨言”:你眉头不皱尚能计上心来,如果你一皱眉头,真不知要“累死”多少人。但大家又都十分乐意与他合作,因为工作效率特别高,同样的工作时间内可以多算不少模型。

这种别人想用而又很难学到手的工作方式,必须以在头脑中迅速构建起物质形态的超强形象思维能力为保障,而张信威恰恰具有这样的能力。

和他一起出差的同事说,他在宾馆开电视机纯属浪费,电视机里传出的动静最多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伴音。但也有例外,每当播出《动物世界》栏目时,他会看上几眼。或许,栏目中那些肉眼看不到而又真实发生的事,或者稍纵即逝却被高速摄像机精准捕捉到的动物举止纤毫毕现的完整过程,与他头脑中看不见研究对象的形象思维有些许关联吧。

(作者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