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摘,第45卷,第4期

发布时间:2023-02-25 访问量:2116

新闻报道:

水利部安排部署第一季度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210日,水利部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调度会商。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主持会议,总工程师仲志余、总规划师吴文庆、总经济师程殿龙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对推动水利基础设施,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要求,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努力保持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规模和进度。

会议要求,2023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60项重大水利工程,各地要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对第一季度拟开工的11项重大水利工程,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节点意识,全力推进项目可研、环评审批,落实建设投资,做好“三通一平”、招投标、征地移民等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推动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同时,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提前谋划好第二季度开工的重大项目,落实责任,压茬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水利部有关司局、在京直属单位在主会场参加调度会商。有关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同志,有关省(自治区)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调度会商。

 

2023年度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启动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210938分,随着山西省册田水库提闸放水,2023年度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启动。根据《2023年度永定河水量调度计划》,本年度预计向永定河生态补水7.35亿立方米,维持全线流动时间100120天,力争实现全年全线有水。此次补水工作将实现与永定河融冰开河有序衔接。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大力开展永定河生态补水,持续回补地下水,对改善永定河生态环境,提升河流生态功能,推动永定河早日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部高度重视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要求各有关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站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大时空、大系统、大担当、大安全四个方面准确把握永定河水量调度与生态补水工作,坚定不移地做好恢复永定河生命的工作,持之以恒全面复苏北京“母亲河”。

按照调度安排,洋河水库将于214日开始集中输水。

 

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来源:水利部网站

近日,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拟于本月底进行一期蓄水。

碾盘山枢纽位于钟祥市,总投资66.36亿元,是汉江梯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设任务以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供水。

碾盘山枢纽于20188月开工,建成后,将改善区域农田灌溉和饮水安全,优化区域能源供给结构,打通黄金水道关键卡点,其中武汉至襄阳的航道等级提升至1000吨级,每年输出绿色清洁电能6.16亿度,改善钟祥市46.29万亩耕地的灌溉条件,为钟祥城区每年供水1亿立方米,近45万人直接受益。

 

守护环境的“地下工作者”,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要“遍地开花”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风头正劲”,“悄无声息”守护水环境,谁能不爱?

近日,环保在线了解到,目前重庆市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沙田污水处理工程一期项目主体完工,已进入通水试运行阶段,该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完全投用后将服务于青木关镇、凤凰镇、青凤工业园片区等多个地区,服务面积在47.2平方公里左右。

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待该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完成投运,将形成地下污水处理、地上景观公园的新格局,将减轻梁滩河及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污染,改善西部科学城的生态环境。

结合社会发展速度、地区人口密度及空间的有效利用等因素看,要发展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思路是正确的。而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地埋式污水处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地下无需盖房、无需采暖保温,助力节能降耗,而地表空间则可以用于绿化或公园设施,暨美观又有利于环境健康。再细化地说,地埋式污水处理大幅降低了二次环境污染的风险,且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

当然,除了重庆市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还有不少地方也纷纷将污水转接“地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似要“遍地开花”?

2022年末,白洋淀上游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保定陆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具备通水运行条件。该项目为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投资12.3亿元,日处理规模10万吨,采用全地下模式运行,待该工程建成投用,保定主城区的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49.5万吨/日。

浙江省在建规模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由中铁一局市政环保公司承建的浙江杭州萧山钱江污水处理厂项目,此前顺利通过了五方验收小组的联合验收。该项目日处理量在40万吨左右,也是中铁一局承建的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项目采用“改良AAO”处理工艺,出水标准达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该污水处理厂的地表建设为生态园林公园,有效保障地方生态环境。

上海首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建工程近日完工,日处理能力再攀新高,从5万立方米提至10万立方米。此前完成了设备安装,进入调试阶段,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按照计划,该项目扩建工程在春节假期后将完成环保验收,进入通水生产阶段。南翔镇全域以及马陆镇部分区域的污水处理能力即将进一步提升。

环保开题,未来,大概还有更多污水将运入地下,“悄无声息”地解决污染问题!

 

烟台首个零排放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市场为污水零排留足了空间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污水“零排放”,污水处理行业的未来之星?

污水零排放的概念,近年来在我国属实混得“风生水起”。

最近,又一“零排放”相关工程项目有了新进展。烟台市首个零排放污水处理项目——烟台市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已正式复工建设,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前开始投运。该项目位于套子湾污水处理厂西南侧,占地面积超4.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设计处理规模12万吨/日,采用半地下方式建设,出水水质需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后续将全部用于再生水生产。

  而此前,倍杰特的“久泰浓盐水零排放项目”顺利出盐,碧水源膜科技公司中标的东岳集团某新材料公司配套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要求整体工艺包实现高浓废水的“零排放”,中建环能的首个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济宁能源高盐水治理BOT项目实现“零排放”且年可回收水资源近 350万立方米……

业内分析认为,“零排放”处理正在成为污水处理行业重要发展走向之一。

现阶段,我国污水“零排放”工艺技术还不成熟,难度大、成本高仍然是“零排放”项目推进的壁垒问题。要达到“零排放”,无论是传统的蒸发结晶还是现在的正渗透或纳滤技术,造价都不低;且“零排放”的最终实现,需要依靠前中后端的协同升级,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这部分技术工艺的调整难度也不低。

  不过,用发展的角度看,国内污水零排已有实现水资源大量回用的先例,并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水零排的路子会开得更大,“零排放”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照进深层现实。

  污水“零排放”,一个是要控制生产中产生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并及减少到零,一个是要将那些已排出的能源、资金进行充分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有的作为生产资源重新投入生产,有的作为其他行业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利用,还有的转至废渣中进行废渣处理。

 我国污水“零排放”的主流工艺中,我们还不得不正视“膜法”的发展潜力。

提及污水零排的技术手段,“膜法”是头号“种子选手”。数据显示,2年以前,全球水处理膜材料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3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在8.5亿美元上下,占据当时全球市场的近3成。在环保及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持续作用下,膜市场的扩大之势是无可隐瞒的。

反推过来,受膜市场长期向好发展的影响,“零排放”污水处理市场需求或也将继续扩大,并进一步带动污水零排的技术、工艺成熟!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它正急着启航!

 

学术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中国 青岛市   2023811日-2023813

一、会议信息

交流近年来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研讨古地理学和沉积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能源矿产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重要时间节点

会议召开时间: 2023/8/11    2023/8/13

论文提交日期: 2023/4月底    2023/7/15

三、联系方式

陈世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253298538,邮箱chenshiyue@vip.sina.com

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366201873,邮箱wangjian8601@upc.edu.cn

鄢继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363933026,邮箱upcyanjihua@sina.com

  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18514619175邮箱liangchao0318@163.com

四、参会指南

见官网:http://www.csmpg.org.cn/tzgg2017/202210/t20221018_6533225.html

 

16届建筑材料与构件耐久性国际会议(XVI DBMC

线上会议   20231010日-20231013

一、会议信息

每三年一届的 DBMC(建筑材料与构件耐久性)会议在土木工程与建筑领域已经被公认为进行科研与学术知识交流的高质量论坛。过去的15 DBMC 会议为整个工程界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性挑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今天,工程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动员起来,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清华大学将于20231010-13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第十六届 DBMC 会议。会议为期4天,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组织团队与支持机构共同举办。第十六届 DBMC 将关注建筑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促进材料和数据科学家以及土木和环境工程师之间的多学科交流和合作。会议主题包括:创新建筑材料、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和长期性能、气候变化与城市韧性、智能建造和全寿命周期工程。第十六届 DBMC会议将为学者和工程师,特别是学生和年轻从业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重要日期

首次论文征集:2022/7/30 

摘要提交:2022/12/31

摘要接收:2023/1/31

全文提交:2023/3/31

全文接收:2023/5/31

注册参会:2023/1/1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协办单位

International Union of Laboratories and Expert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ystems and Structures (国际建筑材料实验室与学者联盟,RILEM)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国际建筑创新理事会,CIB)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四、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 100084,中国

邮箱:dbmc2023@mail.tsinghua.edu.cn

网址:https://dbmc2023.civil.tsinghua.edu.cn

微信公众号:DBMC2023

联系电话:+86 10 6279 6834(国际) (10) 6279 7993(国内)

 

招聘信息:

复旦大学刘云圻院士/赵岩团队招聘博士后及项目制科研人员若干名

博士后岗位描述:

 

研究领域:

1.有机/柔性/可拉伸电路设计、制备及光、电、生物传感器件;

2.光电功能有机/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

3.可拉伸共轭聚合物聚集态结构表征;

4.有机/聚合物半导体载流子传输的计算、模拟。

 

博士后应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材料、化学、物理、半导体或高分子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在一流国际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英文科技文写作能力;

3. 具有有机电子器件、传感器研究经历者优先;

4. 有志从事科学研究,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博士后薪资待遇:

课题组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25-40万),按个人背景及工作情况浮动,组内目前平均超过30/年。

复旦大学提供条件优越的公租房及其他配套,包括博士后公寓和子女入学等,具体政策请咨询复旦大学人事处博士后办公室。

课题组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完备的设备及实验条件,并协助申请包括博新计划、上海市超博在内的各类人才计划及基金(已有多人成功申请)

 

联系方式:

赵岩,邮箱:zhaoy@fudan.edu.cn

申请邮件请附带完整的个人简历,邮件主题注明“博士后应聘”。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

 

项目制科研人员岗位描述: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项目制科研人员(博士)1

1、参与重要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

2、负责实验室科研项目事务管理、大型实验仪器管理、项目协调和沟通工作;

3、协助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招聘条件及要求:

1、博士学历,有大型分析测试仪器(SEMXRDAFM、气相沉积系统等)相关工作及管理经验者优先考虑

2、具备良好的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身体健康,能长期稳定从事日常实验室及大型设备管理工作,并有长期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愿。

 

用工方式:项目制科研人员,与复旦大学签订聘用合同、人事关系进校。任期内享受复旦大学在编人员福利,参照复旦大学有关规定提供优厚待遇,其他待遇面谈。

 

联系方式:

赵岩,邮箱:zhaoy@fudan.edu.cn

请发送完整版个人简历至上述邮箱,邮件主题注明“项目制科研人员应聘”。

截止时间:至录用到合适人选为止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主页:https://mmd.fudan.edu.cn/

刘云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研究生长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氮掺杂的石墨烯以及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发展出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发表SCI论文700余篇(其中160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他人引用4万余次,h因子大于9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项,出版专著一部及19章节,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150余次。20072016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2017年度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2019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曾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第四届专家咨询组副组长、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和Scientific Reports, Nanoscale, 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ACS Materials Letter6种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

 

赵岩,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获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围绕聚合物半导体加工工艺及在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引用6000余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大项目等重要科研任务,担任SmartMatChinese Chemical Letter期刊青年编委,在美国化学会(ACS)年会、ChinaNano、中国材料大会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余次,组织2019年全国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青年论坛并担任主席,作为会议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组织第16届国际晶体管会议等学术会议。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招聘

因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拟招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人员1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 高分子材料精细化研究及性能优化(1名)

1.岗位职责

1)主持TPUTPE等工程材料的精细化力学性能研究、工艺优化、合成打样等;

2)主持或参与TPUTPE等工程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3)完成课题组的其他任务;

4)工作地点力学所中关村园区或怀柔园区。

2.应聘条件

1)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应届或毕业三年以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有TPUEVATPE、橡胶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3)身体健康,动手能力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 岗位性质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三、 岗位待遇

按中科院力学所特别研究助理人员有关规定执行,年薪25-30万元,绩效考核视项目承担情况而定,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

 

四、 报名要求

1.报名截至时间:长期有效

 2.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3)相关业务能力证明材料等。

3.特别说明:

1)邮件标题请按照“应聘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特别研究助理+姓名+日期”格式填写;

2)应聘人员需按时到岗、全职参加工作。

 

五、 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招聘邮箱,请同时将证书和论文等相关材料扫描成pdf一并发送,来人恕不接待。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

 

六、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人力资源处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544256

邮箱:hujialu@imech.ac.cn

网址:www.imech.ac.cn

 

附件:

https://talent.sciencenet.cn/upload/2022/20220817145529740.docx

 

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Volume233

Spatial confinement: A green pathway to promote the oxidation processes for organic pollutants removal from water

Microscale fluid and particle dynamics in filtration processes in 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Making waves: Research to support water and wastewater utilities in the transition to a clean-energy future

Rapid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with iron() complex for organic pollutants degradation via a non-radical pathway

In-sewer decay and partitioning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Campylobacter coli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ir wastewater surveillance

Integration of target, suspect, and nontarget screening with risk modeling for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rioritization in surface waters

Prokaryotic community interchange between distinct microhabitats causes community pressure on anammox biofilm development

The feeding habits of small-bodied fishes mediate the strength of top-down effects on plankton and water quality in shallow subtropical lakes

Abiotic transformation of kresoxim-methyl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by LC-HRMS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The pH-sensitve oxygenation of FeS: Mineral transforma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Cr(VI)

Occurrence of quantifiable and semi-quantifiable poly-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united state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Bioremediation of coastal aquaculture effluents spiked with florfenicol using microalgae-based granular sludge – a promising solution f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labile, sulfur-bearing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ep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microeukaryotic plankton along the Chinese coastline

Triclosan and triclocarban weaken the olfactory capacity of goldfish by constraining odorant recognition, disrupting olfactory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disturbing olfacto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vianite-induced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for containment removal under dark conditions: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regeneration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体内水分充足的人更健康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3/1/20231520271568078239.shtm?id=78239

一项研究表明,保持充足水分的成年人似乎更加健康,患心脏病和肺病等慢性疾病的概率更低,且比那些体内水分不足的人寿命更长。相关研究1月2日发表于《电子生物医学》。

研究人员利用30年来收集的11255名成年人的健康数据,分析了血清钠水平(液体摄入量减少时,血清钠水平会上升)与各种健康指标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与血清钠水平处于中等范围的成年人相比,血清钠水平比正常范围偏高的成年人更易患上慢性疾病,并表现出衰老迹象。血清钠水平较高的成年人也更有可能在较年轻时死亡。

 “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补水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该研究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研究员Natalia Dmitrieva说。

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在5次就诊中分享的信息,前两次是在50多岁时,最后一次是在70~90岁时。为了对水合作用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平比较,研究人员排除了可能影响血清钠水平的潜在因素,如肥胖等。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15个健康指标评估了血清钠水平与衰老的关系,包括收缩压、胆固醇和血糖等,这些因素可以了解每个人的心血管、呼吸、代谢、肾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状况。他们发现,血清钠水平较高的成年人(正常范围为135~146mEq/L)更可能表现出快速衰老迹象。

同样,血清钠水平高于142mEq/L的成年人,患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中风、房颤和外周动脉疾病)及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痴呆的相关风险最高可增加64%。相反,血清钠水平在138~140mEq/L之间的成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最低。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最佳的水合作用是否能延缓衰老及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然而,这些关联仍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信息并指导个人健康行为。

Dmitrieva指出,大多数人可以安全地增加液体摄入量,以达到推荐水平。这可以通过补充水和其他液体实现,例如果汁及含水量高的蔬菜和水果。美国国家医学院建议,女性每天应摄入约6~9杯(1.5~2.2升)液体,男性每天应摄入8~12杯(2~3升)液体。

患者可能由于潜在的健康状况需要医疗指导。研究作者、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主任Manfred Boehm说,“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患者摄入足够液体,同时评估可能导致液体流失的因素,如药物。医生还需要遵从患者当前的治疗计划,如限制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摄入。”

“在全球范围内,这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Dmitrieva说,“体内水分含量降低是血清钠升高的常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研究结果表明,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病。”

 

南开学者新成果有望助水泥行业“脱碳”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3/2/202321010134829379062.shtm?id=79062

近日,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教授罗景山课题组,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量碳排放问题,结合课题组在电化学水分解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方面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的石灰石转化生产消石灰和有价值碳质产物的方法。

有别于传统水泥生产制备工艺中,石灰石高温热解释放二氧化碳的同时得到生石灰的方法,该方法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将石灰石中的碳元素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质产物,可以用作燃料和化学品生产,未来有望用于水泥行业脱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该研究以已经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交叉科学》(iScience)上。

在众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建筑材料水泥的生产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2020年,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3.5%,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统计报告显示,生产1吨水泥约排放0.6吨二氧化碳,其中约60%排放来自于石灰石的热分解,其余约40%排放来自于加热过程中化石燃料利用及相关设备的电力消耗。化石燃料利用和电力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通过使用可再生燃料和可再生能源来减排,但消除石灰石热分解生成生石灰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罗景山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系统的石灰石转化生产消石灰和有价值碳质产物的方法。有别于石灰石高温热解方法,该方法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将石灰石中的碳元素直接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质产物,可以用作燃料和化学品,为水泥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本工作基于中性水分解反应体系对石灰石进行处理转化。此过程利用中性水分解反应中析氧反应过程产生的氢离子与生石灰反应,生成钙离子及二氧化碳,钙离子与体系中生成的氢氧根结合形成消石灰,可直接用于水泥生产。其次,通过切换施加电压,将体系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原位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质产物,如一氧化碳、甲烷、烯烃等,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调换催化剂实现调控。

该论文相关技术已由南开大学和海螺集团联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此项技术提出了基于电化学法进行水泥生产来实现水泥行业脱碳的新概念,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科学研究阶段,未来实际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罗景山团队正在对反应体系和反应器件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目标。

 

冰湖溃决洪水威胁全球1500万人口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3/2/2023299575713779014.shtm?id=7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