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力学快讯,第8卷,第11期

发布时间:2022-11-25 访问量:86635

计算力学快讯,第8卷,第11期,20221125

计算力学快讯简介:本快讯是分享计算力学及相关软件信息的一个交流平台;由河海大学工程与科学数值模拟软件中心、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服务部、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软件专业组、南昌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联合主办;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各位计算力学同仁的投稿和反馈意见。

编辑组:csnewsletter@hhu.edu.cn

投稿信箱:csnewsletter@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list_73

订阅或退订邮箱:csnewsletter@hhu.edu.cn

本期内容下载:计算力学快讯2022年第8卷第11

微信公众号:csnewsletter

clip_image001.jpg

合作媒体:计算机辅助工程杂志(微信号:CAEChina

clip_image002.jpg

陆面体科技(微信号:caesky_

clip_image003.jpg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中国力学大会2021+1在线上盛大开幕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隆重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各类奖项在中国力学大会2021+1开幕式上公布

第五届非线性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纪要

第三届超材料力学大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

重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文】附完整115个优先发展领域

第四届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深圳联合会议成功举办

会议通知

关于延期举办2022年全国声学大会的通知

关于推荐2022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学术期刊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计算机辅助工程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完成系统集成


 

新闻报道

中国力学大会2021+1在线上盛大开幕

(转载自中国力学学会官网)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4444873766006784.html

115日,中国力学大会2021+1以线上形式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成都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承办,全国30余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冯西桥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所长何国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承办单位代表、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分别致辞。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嘉宾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申长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主任江松、常务副主任董国轩、副主任孟庆国,中国力学学会历届和现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特邀理事,承办单位领导四川大学副校长梁斌,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康国政和沈火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院科协主席李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莫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朋洲,以及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嘉宾等。

冯西桥副理事长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力学学会各类重要奖项获奖名单,包括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优秀期刊奖和期刊发展贡献奖,第十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01920202021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十三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奖等。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夕云院士、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陈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章亮炽教授分别围绕力学学科前沿及其重大工程应用等领域作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周培源的统计理论、时空能谱和大涡模拟”“流动的基本过程分析及其应用”“关于力致失超”“水下流固滑移边界力学”“碳中和目标带来的工程科学创新机遇”“制造力学它的内容和实质。超2万人次观看了开幕式和大会特邀报告的直播。

大会为期6天,各项议程将持续至1110日。会议设有24个分会场和55个专题研讨会,届时会有1600余场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是力学界一场专家云集、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全面展示力学学科的前沿进展。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隆重召开

(转载自中国力学学会官网)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4605236692971520.html

20221119日,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国际会议中心。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航空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复杂流动与控制“111”引智基地、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本次会议邀请到李家春、郑晓静、陈十一、邓小刚、何国威、陆夕云、夏克青、于登云、周又和、Albert van den BergCharles MeneveauJuan G. Santiago 12位国内外院士,其中7位做了大会报告。作大会报告的其他专家还包括流体力学国际顶级期刊JFM主编、剑桥大学Colm Caulfield教授,计算流体力学国际著名期刊JCP副主编、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Pierre Sagaut教授、JFM姊妹刊Flow主编、斯坦福大学Juan G. Santiago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担任会议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詹浩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力学处处长张攀峰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汤亚南,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张自兵,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济福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富利教授,科研院副院长李蕴研究员,学科办副主任林鑫教授,航空学院院长索涛教授、邓子辰教授,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李栋教授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了会议。

clip_image004.jpg

大会开幕式由郑晓静院士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詹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济福研究员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郑晓静首先介绍了现场嘉宾,并对各承办单位为筹备支持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是中国流体力学界的一个品牌性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提供一个分享流体力学领域研究最新进展,推动流体力学学科更好发展,促进流体力学青年学者快速成长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本次会议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大家参会的热情不减,会议共收到报告摘要874余篇,会议全文230余篇,来稿篇数再创新高。本次会议突出需求与前沿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邀请了众多高水平的报告,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在会议中深入研讨,积极提问与交流,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

clip_image005.png

詹浩在致辞中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学会等单位以及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学校的发展表示感谢。他表示,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学校在力学学科领域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以院士、总师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本次会议在学校召开,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升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也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lip_image006.png

孟庆国表示,近些年来,国内流体力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某些方面已经实现了超越与引领。成绩的取得与广大流体力学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研究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他在讲话中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流体力学研究注入新动能;二是充分认识并适应科研范式变革,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手段;三是提升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为流体力学研究引入新方向。

clip_image007.jpg

周济福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欢迎并感谢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们参加本次会议。特别感谢西北工业大学及报告人对会议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是中国流体力学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序列学术盛会,这个序列会议是为了给我国流体力学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讲话中他还强调了流体力学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近期工作做了介绍。

clip_image008.png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特别邀请的1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大会先后做了大会报告。上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harles Meneveau院士、英国剑桥大学Colm.C. P. Caulfield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Juan G. Santiago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郑晓静院士分别做了“New physics-based wall modeling concepts for LES of turbulence”“Mixing up the climate? How the mystery of stratified turbulence is controlling all our futures”“Mixers and jets for x-ray spectroscopy studies”关于流体力学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的报告。陈十一院士、倪明玖教授、丁航教授、夏克青院士分别主持了4个大会报告。下午,军事科学院邓小刚院士、中科院力学所何国威院士、中国航天集团于登云院士、荷兰屯特大学Albert van den Berg院士、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Pierre Sagaut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潘光教授分别做了高精度湍流模型及其应用湍流时空能谱:拟序结构和随机运动的耦合作用深空探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Microfluidics and Lab on Chip for Health and Environment”“Lattice Boltzmann for urban physics, air quality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水下无人系统设计中的流体力学关键技术的报告,赵宁教授、陆夕云院士、许春晓教授、符松教授、陶建军教授、邵雪明教授分别主持了6个大会报告。

clip_image009.jpg

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流体力学科研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共同聆听了报告,四个直播平台合计最高同时有8000余人在线听报告,大会报告直播点击率超过10万。与会者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精彩,堪称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clip_image010.jpg

作为流体力学领域国内最权威的会议,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最早于1963年在上海召开,此后相继在无锡、长沙、北京和上海等地召开。近年来,在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倡导下,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相继在桂林(2012年)、兰州(2014年)、南京(2016年)、杭州(2018年)、深圳(2020年)成功召开了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会议。

 

(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 供稿)


 

中国力学学会各类奖项在中国力学大会2021+1开幕式上公布

(转载自中国力学学会官网)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4460079250862080.html

2022115日上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冯西桥教授在中国力学大会-2021+1开幕式上宣读中国力学学会各类重要奖项。

第一项: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鉴于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荣获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第二项: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1)激波诱导界面不稳定性机理和实验研究

完成人:罗喜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司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翟志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弹塑性本构理论

完成人:黄争鸣(同济大学)

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1)超声速湍流燃烧与高超声速气动热数值模拟技术

完成人:高振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崇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椿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复合材料多层级变形及破坏行为关联性理论

完成人:陈玉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彬(清华大学)、潘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1)泡沫金属在冲击与多轴加载下的力学行为及机理

完成人:虞吉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立群(华南理工大学)、郑志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复杂绕流动力学理论研究

完成人:周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徐胜金(清华大学)、王汉封(中南大学)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储层安全评价技术

完成人:鲁晓兵(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旭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梁前勇(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2)复杂荷载与环境下超长寿命疲劳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

完成人:王清远(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刘永杰(四川大学)、王宠(四川大学)

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1)高马赫数滑翔飞行器动力学特性预示与验证技术

完成人:刘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李炳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赵长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高精度瞬态热流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完成人:李进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仕忠(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汪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高性能金刚石涂层拉丝模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人:万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李建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梅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科普教育奖获奖项目:

1)流体力学研究生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完成人:朱克勤(清华大学),许春晓(清华大学),彭杰(清华大学)

2)以玩具和魔术为载体的基础力学教育教学

完成人:庄表中(浙江大学),王永(浙江大学),金肖玲(浙江大学)

二、第八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微纳尺度表界面效应的表征理论及应用

完成人:陈少华(北京理工大学)、李建军(中南大学)、姚寅(北京理工大学)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1)航行器跨介质高速水动力学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完成人:王一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黄晨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魏海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2)大型卫星主承力结构关键构件的力学性能研究

完成人:吴林志(哈尔滨工程大学)、泮世东(哈尔滨工业大学)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1)火星高速进入气动建模和预测技术

完成人:程晓丽(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李齐(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吕俊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2)强激光驱动爆炸与冲击效应

完成人:吴先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黄晨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宋宏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第三项: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优秀期刊奖、期刊发展贡献奖

获奖期刊是:Acta Mechanica Sinica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力学进展》

三个期刊的主编郑晓静、郭兴明、戴兰宏荣获期刊发展贡献奖

第四项:第十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陈玉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博:清华大学

司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助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韦小丁:北京大学

第五项: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陈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景泽:西北工业大学

肖航:西北大学

赵耀民:北京大学

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白晨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彦飞:北京理工大学

李庆军:中山大学

刘俊杰:西南交通大学

第六项: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提名奖

201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黄怿行:华南理工大学

潘君华:中国科学院大学

孙加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先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璇:清华大学

201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李国洋:清华大学

彭泽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邵新星:东南大学

王林娟:北京大学

王彦正:浙江大学

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陈开卷:西南交通大学

李庆军:西北工业大学

梁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林绍珍:清华大学

瞿苍宇:清华大学

2020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阚子云:大连理工大学

刘俊杰:浙江大学

田阔:大连理工大学

张飞:华中科技大学

张迎超:清华大学

2021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杜洋坤:浙江大学

段晟昱:北京理工大学

刘翔:上海交通大学

王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谢海妹:天津大学

2021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曹礼云:西北工业大学

丁浩林:国防科技大学

王昕炜:大连理工大学

肖凯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余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七项:第13 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部分奖项

个人赛奖项

个人赛特等奖:

苏豪:北京大学

李坤:应清华大学

厉奕然:清华大学

张帅:清华大学

谢周:北京大学 

个人赛二等奖:朱佳亮等158位同学

团体赛奖项

团体赛特等奖(2个):西南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体赛一等奖(4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同济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2个代表队

团体赛二等奖(8个):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2个代表队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优秀组织奖(16个单位)

河北省力学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重庆力学学会 北京力学会 河南省力学学会 陕西省力学学会 湖北省力学学会 山东省力学学会 四川省力学学会 安徽省力学学会 黑龙江省力学学会 湖南省力学学会 江西省力学学会 辽宁省力学学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特殊贡献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建平教授,王开福教授

 

热烈祝贺以上所有各类奖项的获奖人、获奖单位!


 

第五届非线性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纪要

(转载自中国力学学会官网)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4572808475897856.html

第五届非线性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Nonlinear Mechanics)于20221022-25日在杭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和浣江实验室联合承办,浙江省力学学会协办。会议主席由英国阿伯丁大学Marian Wiercigroch教授、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卢国兴教授和汕头大学王泉教授共同担任。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参会模式以及线上直播,200余位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从事非线性力学研究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和钱劲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致辞,对前来参会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作为该系列会议的创办人,Marian Wiercigroch教授回顾了非线性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的历史。本次会议的四位大会主席共同宣布会议开幕。

 

会议共安排了十一个大会邀请报告,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卫教授的“Robot dynamics”;香港科技大学余同希荣休教授的“Multiple non-linearity in structural impact”;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的“The cross-scale strengthening-softening behavior of advanced solids with the pressurized 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cells”;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亚溥研究员的“Thermo-mechanically coupled constitutive relations of initially-stressed elastomers”;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的“Biochemomechanical morphogenesis theory of biological tissues”;北京大学李存标教授的“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crossflow transition in a Mach 6.5 boundary layer over a delta wingover a delta wing”;上海大学敖平教授的“Unifying new dynamical structure for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in physics and network dynamics in biology”;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University of GalwayMichel Destrade教授的“Direct acoustic evaluation of stresses and strains in soft materials”;意大利都灵理工(Politecnico di TorinoErasmo Carrera教授的“Nonlinear finite elements analysis via CUF: Recent advances”;上海交通大学廖世俊教授的“Clean numerical simulation (CN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aos and turbulence”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UC Merced)孙建桥教授的“Sparse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algebraic method”

 

大会还安排了5个平行的分会场,分别为“Symposium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Symposium on Nonlinear and Complex Physics”“Symposium on Soli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Symposium on Fluid Mechanics and Multiphase Physics”以及“Special Symposium in Honor of the 80th Birthday of Prof. Tongxi Yu”,共安排了近150个分组报告。

clip_image011.jpg

本次大会为从事非线性力学及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于倡导引领高水平的非线性力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推动非线性力学基础研究成果和重大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会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和工程力学系、浣江实验室等单位的大力资助。


 

第三届超材料力学大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

(转载自江苏省力学学会官网)

http://jsstam.org.cn/?list_18/1071.html

1112日,第三届超材料力学大赛决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委会波动力学专业组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承办,南京市科学与技术协会指导。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二十所高校的34件作品入围决赛。决赛路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高存法教授,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秘书长曾建江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魏小辉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波动力学专业组组长、北京理工大学周萧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clip_image012.png

决赛主要有两个环节:选手通过PPT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间为8分钟,专家提问、选手回答,时间4分钟。经过8个小时的答辩和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9项。

clip_image013.png

西北工业大学张凯教授、天津大学王毅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瞿叶高教授、湖南大学周加喜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叉研究院院长邹鸿生教授、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陆洋教授、杨杰副书记、江苏省力学学会宋家斌秘书长、南京市航空航天学会刘晓民秘书长等出席了本次大赛。

 

clip_image014.png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对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力学与材料、电磁、声、热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等起到了积极作用,达到了充分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吸引了更多高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超材料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clip_image015.png

clip_image016.png

clip_image017.png

clip_image018.png


重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文】附完整115个优先发展领域

(转载自火行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U_QwIyqAhyqq-1dl54iIxw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全文,共计21个章节,完整的阐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相关理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了完整的115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这对于 2023 年度乃至后边一段时间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均有重大意义

 

优先发展领域(115个)

十四五期间,积极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发展方向,鼓励探索和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促进科研范式变革和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出发,凝练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

 

1.代数与几何的现代理论

 

素数分布;丢番图方程;朗兰兹纲领;群与代数的结构;李理论;表示论与同调理论;代数簇的分类与模空间;流形及度量空间的几何与拓扑;计数几何与数学物理;多复变超越问题;群上调和分析及几何群论;量子 Grothendieck 纲领;粗 Baum-Connes 猜想与粗嵌入理论;Teichmuller 空间理论。

 

2.现代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Morse 理论和指标理论;调和分析及相关问题;Palis 稠密性猜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不稳定性与遍历论;复动力系统的双曲猜测与 MLC 局部连通性猜想;Stein 流形及其全纯映照的基本性质与结构;几何、物理和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概率与随机分析;量子随机积分的分析理论。

 

3.问题驱动的应用数学前沿理论与方法

 

物质科学典型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机理与数据的融合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量子计算理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中的优化模型、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优化、整数规划及随机优化;复杂高维数据的统计计算、计算复杂性理论、建模与分析;数据推断的真伪性判定理论与方法;平均场系统的分析、控制、微分博弈及其数值计算;风险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建模、模拟与分析;约束最优控制问题;信息技术中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工业设计制造中的核心数学方法;脑网络与生物建模分析中的关键数学问题。

 

4.复杂系统动力学机理认知、设计与调控

 

面向先进运载工具、重大装备等复杂动力学系统,重点研究动力学正问题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验,动力学反问题中的建模与辨识、监测与诊断,动力学设计问题中的系统特性和响应设计、拓扑和参数设计,动力学控制问题中的系统模型降阶与验证、新感知与调控方法等。

 

5.新材料与新结构的力学

 

面向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对优异力学性能、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新材料的本构理论、破坏理论、多尺度力学行为、新实验与计算方法,新结构的力学设计与分析、安全寿命评估、多功能驱动的设计方法、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

 

6.高速流动的理论、方法与控制

 

面向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高速流动中力--声的多物理过程、多尺度结构的非平衡态湍流等复杂流动,重点研究流动中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复杂现象的复现,湍流多尺度结构演化机理、时空关联理论和模型,高精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技术等。

 

7.暗物质、暗能量以及星系巡天研究

 

围绕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宇宙网络中的星系形成与演化,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与演化。

 

8.银河系、恒星、太阳及行星系统的多信使探测及研究

 

围绕和人类密切相关的银河系演化和日地环境等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银河系、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行星的宜居性,日冕加热的机制,太阳磁场的产生、储能及释能的物理机制与太阳活动预报,天体空间位置精确测定、动力学和应用研究,引力波、宇宙线、中微子的天体源和产生机制,为解决银河系演化、引力波、太阳活动预报、行星科学、空间目标探测及导航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和观测基础。

 

9.近地小行星动力学特性及监测研究

 

近地小行星的起源与演化、物质组成与结构、动力学性质、辐射特性;近地小行星编目、轨道监测与预报关键技术;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以及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评估、主动防御关键技术。

 

10.面向下一代望远镜的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天文精确观测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射电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空间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为主导建设国家重大天文观测设施、取得重大天文发现提供技术支撑。

 

11.量子材料与器件

 

围绕量子材料制备、物性研究和器件物理中的基础性重大科学前沿问题,重点研究高温超导等强关联体系,非平庸新型拓扑材料,新型磁性、多铁、光电和热电材料,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体系、纳米体系和软凝聚态体系等,深入研究新型量子器件物理与技术,发展多体理论与计算方法,为制备新型量子材料、研制新型量子器件提供理论和基础支撑。

 

12.量子信息和量子精密测量

 

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量子精密测量等重要领域,重点研究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算法,量子通信实用化技术及其科学基础,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量子导航、量子感知和高灵敏探测,高精度光钟、时频传递的新原理与方法,空域-时域精密谱学及量子态动力学测量技术,为量子科技领域提供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

 

13.复杂结构与介质中的电磁场和声场的机理与调控

 

围绕复杂结构与介质对电磁场和声场的调控这一科学前沿与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具有特定时空序构的电磁/声超构材料及超构表面,电磁/声人工体系中的单向操控,拓扑电磁/声学体系,设计多功能、可重构/调谐的新型电磁/声人工器件,为发现电磁场、声场调控新机理,实现新型光、声器件的研制和应用打下物理基础。

 

14.基本费米子及其相互作用

 

围绕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和基本性质,依托粒子物理大科学装置,重点研究中微子质量序和质量;中微子振荡中的 CP 破坏;夸克混合和 CP 破坏;韬轻子物理;重味夸克物理;夸克的稀有衰变和新物理;重子数和轻子数破坏过程和作用力统一,推动粒子物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揭示物质最深层次结构及其演化规律。

 

15.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

 

围绕受强相互作用支配的物质层次中展现的各类对称性和复杂现象,重点研究量子色动力学在高能对撞过程的应用;格点量子场论及计算;手征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和恢复研究;极端条件下 QCD 的对称性性质和相结构探索;奇特态和强子谱学;奇特核、奇异核、超重核以及宇宙中元素合成机制;原子核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机制,深入认识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揭示物质质量来源和元素起源。

 

16.热核聚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围绕热核聚变能源应用需求,面对全新的等离子体状态,重点研究不稳定性及湍流和输运;边界等离子体物理和控制;多束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粒子能谱的非平衡特征对粒子能量输运等的影响;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界面不稳定性;强耦合等离子体的输运和辐射性质;等离子体混合,提高聚变等离子体行为预测和控制能力,为工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7.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

 

面向为发展变革性与战略性功能材料提供物质基础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功能分子、团簇与分子聚集体等物质中原子、分子与基元间相互作用的协同与调控机制,厘清多层次结构与功能间的构效关系,重点关注大分子、超分子等的精确构筑、动态演变及其理论模拟,以及具有结构微/纳体系的自下而上构筑策略和跨尺度结构演化,以期高效、低能耗、可持续地创造具有丰富功能的新物质。

 

18.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

 

面向物质的精准构筑、功能的可控调节及对其结构认知极限需要对测量手段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在极端、极限、外场调控或受限空间等非常规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能量传递及其反应耦合过程,发展具有极限分辨能力的超高时空分辨表征技术与理论,为物质高效合成、认识自然规律和生命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手段。

 

19.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

 

围绕凝聚态物质的表界面生长控制及结构与性能调控等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原子/分子在表界面上的吸附、扩散、生长、组装与反应,表界面电荷转移与能量传递,表界面对称性破缺、缺陷和掺杂以及异质界面构筑对性质影响的微观机制与作用原理,极端条件下材料表界面物性研究,表界面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揭示凝聚态物质的表界面结构与性能关系,实现功能体系的理性设计与制备。

 

20.分子选态与动力学

 

围绕有关化学反应本质机理与调控、气相与表界面重要化学过程等方面问题,聚焦多原子反应动态学,表界面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振动激发态、电子激发态及非绝热动力学等方面研究,以期为燃烧化学、大气化学、星际化学、激光化学以及催化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1.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

 

瞄准储能技术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电化学能源体系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器件系统,推动原理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为电化学能源新原理的发现,新材料体系的构建、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以及化石能源的绿色转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2.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

 

面向化工、新材料领域对本质安全化、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纳微流体原位观测和分子模拟新方法,揭示从分子到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及机制,建立跨尺度的分子工程科学理论,指导实现物质精准转化和产品结构可控,构建从分子到工厂的无级放大新范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碳达峰碳中和、下一代大数据中心热管理材料、环境治理插层材料、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3.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

 

围绕复杂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准确获取,重点研究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原理、技术和方法,极微弱传感信号的实时、原位和无损信号辨识与解调,极低能量的复合驱动、高灵敏捕获、传输及解调,多参数、多功能和超高灵敏器件的特性及其外界刺激响应的机理,超高时空分辨光谱技术与成像分析,多维谱学原理与技术,活体的原位和实时分析,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的高灵敏、多功能诊疗试剂。为复杂体系的成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提供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

 

24.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

 

围绕免疫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关注小分子(包括金属离子)介导的免疫调控与干预,为开发原创性的基于小分子的免疫诊疗技术提供支撑。针对神经行为的化学生物学本质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原因,重点关注化学探针和标记技术、原位实时观测技术、结构生物学技术,促进神经性疾病研究。

 

25.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

 

面向我国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重大需求,着力发展高效绿色合成方法,基于人工智能与自动合成,实现合成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开发高效绿色化学及生物转化策略,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高端及重要化学品的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生物制造,以及再生资源化学与循环化学的工业化应用。

 

26.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

 

面向能源资源转化技术绿色、低碳、高效、智能、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载能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电///机械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换、能源的化学转化机制与理论、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工基础,为引领能源技术革命和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7.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

 

面向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等的广域溯源、赋存形态、界面行为、迁移转化、防控治理、健康危害与生态风险,为环境化学污染物常态及应急状态下的精准管控与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8.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化学化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化学和化工关键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建立与优化,人工智能在功能分子设计、化学反应与测量、以及系统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材料结构的快速鉴定、化学反应预测、化工过程优化以及人口健康相关领域,提供完备的基础分子和材料数据库以及高效、智能、专一性强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化学新认知和新理论。

 

29.新材料的化学创制

 

为满足信息、能源、医学、环境、制造等领域对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的需求,重点发展新材料的分子设计与规模制备,全周期可控的材料绿色制备、再生与循环利用的新策略,实现关键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突破,催生变革性的新产业和新领域。

 

30.地球与行星观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面向地球关键过程或关键组分观测的技术突破与行星探测的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地球与行星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过程的观测技术、实验方法与计算模拟技术;深空、深地、深时、深海和宜居地球探测技术集成;地球科学大数据的分析、同化、融合和共享技术;地球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平台构建及关键技术;纳米地球科学与行星地球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多尺度、多参数和跨维度综合分析平台;大质量动能撞击小行星动态响应和能量传递规律、近距离核爆对近地小行星的作用机理、非接触式近地小行星引力牵引作用机理及轨道偏移技术,为建立数据-模式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革新地球系统多圈层定量集成研究手段提供支撑。

 

31.地球和行星宜居性及演化

 

围绕地球与行星多圈层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耦合演化过程,以及行星宜居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重点研究宇宙、太阳系起源与演化;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大气;行星大气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宜居性的影响;行星电离层同位素组成与大气逃逸机制;宜居行星物质来源及挥发分演化;行星宜居性演变的关键地质过程制约;地球和行星环境及生命演化;地表环境灾变及其与太阳及行星活动的关系;近地小行星撞击瞬时作用及引发次生灾害、撞击对地球长期影响、进入大气层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多学科融通视角,开辟有效的研究途径。

 

32.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

 

围绕地球深部物质、结构和运动信息,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重点研究全球及典型区域深部物质、结构和运动特征;地球深部与浅表系统互馈机理与效应;大陆岩石圈流变演化及其资源、灾害效应;地幔柱的起源、结构成份及其环境效应;地球深部过程及演变对资源环境的控制机制;板块俯冲起始的关键条件和驱动力;俯冲界面岩石圈流变性质与物质变化;板块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轨迹的精确描述技术与方法;地球内/外核的结构与成分;地核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发动机动力学;核幔边界结构与成分,为探索地球深部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发现固体地球多尺度运行规律奠定基础。

 

33.海洋过程与极地环境

 

围绕海洋多圈层的动力过程、生命、化学过程,特别是深海大洋和极地、陆海交互带对地球系统的调控机制,重点研究海洋动力学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生态过程耦合作用;极地环境快速变化与多圈层相互作用;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极地冰冻圈快速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与重大工程安全;冰盖与冰架热力-动力不稳定性机理;地球南北极与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放大效应机理;深海多圈层物质能量循环及资源效应;高-低纬海洋过程对全球变化的驱动和响应;近海多界面耦合过程;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特征、生存极限及适应策略的遗传、生理与生化机制及其结构基础;微生物驱动黑暗深海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与机制;生命起源及深海生命与地球的协同演化机制;洋-陆边界深部过程及资源效应,为构建海洋多尺度运动理论框架,以及国家陆海统筹、蓝色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4.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

 

围绕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不同时空尺度的演变与运行规律,以及地球系统演变的资源环境效应,重点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与环境及区域效应;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机制;典型地理单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态、社会和健康效应;地球系统碳转化速率与影响;多尺度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耦合机制与模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升温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人类社会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物质循环等对气候系统的反馈;地表系统对生命支撑要素的承载力;气候变化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风险预估与有序适应;海--气相互作用与数值模拟;陆面模式与碳氮循环过程;新一代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模式;地球形变与地壳运动、陆海基准、近地空间天气效应及地球内部质量迁移的综合观测与融合分析,为认知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与地球生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预测未来的地球表层过程、生物多样性、资源环境及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关键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撑。

 

35.天气与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围绕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发展高精度数值模式,重点研究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及相互影响机制;大气能量和物质循环及圈层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大气环境的影响;天文因素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变化的机制及预报预测理论和技术;气候系统中云和大尺度大气环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天气气候数据均一化、同化、再分析技术与系统;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时空变异及机理;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与适应;气候系统监测平台;大气模式与气候系统,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增强防灾减灾和应对全球变化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36.资源能源形成理论及供给潜力

 

面向实现国家资源安全供给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研究资源形成与富集机理;深层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理论与技术;地球内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资源效应;圈层物质循环与成矿;全球典型沉积盆地火山热液、缺氧事件和全球性快速气候变化与富有机质沉积体的关系,在常规油气高效勘探、非常规油气资源甜点区预测、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富集等方面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

 

37.轻质金属材料前沿基础

 

围绕轻质金属材料强韧化与使役性能综合提高的问题,重点研究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设计、计算及组织性能调控新技术,原材料成分控制、合金变形机制及塑性加工新理论,腐蚀、摩擦磨损和疲劳等使役行为与防护新机理,为构建轻质金属材料体系化自主研制和保障奠定科学基础。

 

38.面向 5G/6G 通信的信息功能材料

 

围绕 5G/6G 通信用关键高性能材料面临的重大需求,优先发展新一代高性能通讯用低损耗电磁介质陶瓷、精密压电、介电、多铁、半导体等新材料,重点研究材料与器件一体化设计新原理、制备新工艺、器件集成及评估新方法,探索新型通讯器件的新概念,如超构、拓扑、突现等,为发展新一代通讯器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39.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基础

 

围绕高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基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诊断材料,植入介入高分子材料,药用高分子材料,材料的合成新方法,高分子材料与生物活性分子、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协同与集成新方法,有效支撑生命健康领域对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需求。

 

40.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理论基础

 

面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对材料多功能集成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材料多功能耦合与集成新原理,功能集成驱动的材料设计新方法,具有奇异功能组合的新概念材料,多尺度、多维度和多自由度相互作用的材料复合体系,为柔性电子、存算一体、精准医疗和极端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41.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理论

 

围绕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领域面临的资源处理的复杂性难题,重点研究极端/受限环境关键金属矿采矿,低品位资源矿相转化与金属超常富集,共伴生相似元素深度分离,二次资源绿色循环利用,高纯金属制备与材料加工,冶金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海水中战略关键金属资源的分离提取与利用等,建立关键战略金属资源高效开发-高值利用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

 

42.低碳能源电力系统与电能高效高质利用理论与技术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能源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环节低碳化的要求和挑战,重点研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规模化高安全电力储能,先进电工材料、器件和装备,电能高效高质转换与变换,高性能电气计算与数字孪生,综合能源高效利用与能源互联网等新理论、新技术,形成支撑高比例清洁发电和电能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助力能源系统深度脱碳。

 

43.高性能机电装备设计与制造的科学基础

 

围绕机电装备功能集成化、性能极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重点研究复杂机电系统多学科集成,机器人化智能装备基础,核心基础件的高能效、高性能、低噪音和长寿命设计,极端服役环境下装备可靠性与智能运维,精准成形制造,超精密、超高速或超强能场加工,高性能装配与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系统,多维多参数测量与微纳制造,为创新装备制造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44.高效农机装备设计与理论

 

围绕作物柔性体和复杂农田环境带来的低可靠性作业问题,重点研究土壤-作物-机器系统互作机制,高效低损作业机构设计理论;探索作业信息快速感知、作业变量有效决策、作业指标精确监测、作业故障精准诊断方法;突破耐磨减阻及高密封性新材料技术,丘陵山区特殊地形适应性作业技术,为农业现代化作业装备提供有效科学支撑。

 

45.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化建造、安全服役与功能提升理论基础

 

围绕土木工程全寿期安全保障与综合性能提升面临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基础设施智能设计建造,高性能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复杂环境基础设施全寿期性能与韧性提升,既有土木工程结构智能诊断、运维保障与功能提升,高性能土木工程智能化、工业化与绿色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为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46.巨型水网安全基础理论

 

面向巨型水网灾害风险挑战,重点研究江河中长期水沙演变和预测,巨型水网水文效应与动力学,高效节水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理论,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水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服役理论,水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水生态安全保障理论。探索巨型水网水文-生态-工程-社会耦合机制,形成理论技术体系,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47.城市水循环过程的水质安全保障

 

围绕水中高风险污染物和水传播病原体的控制要求和挑战,围绕城市水系统物质循环与水质变化的耦合过程,重点研究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和基准制定理论,饮用水的化学、生物与毒性安全及全过程风险控制,污水能源资源转化与多目标循环利用,再生水生态融合、生态循环与水质安全信息智能管控,为保障水质安全、构建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奠定基础。

 

48.深海与极地工程装备设计和运维基础理论

 

围绕深海和极地工程装备设计的理论难题,重点研究极端海洋环境演化,多尺度海洋装备动力学、流---气耦合、巨系统韧性控制理论,深海与极地动力装备可靠性和水下声学特性,形成海洋开发和探测装备的设计、施工和运维新方法。

 

49.新型光学技术

 

围绕未来光学领域面临的超精密像差控制、超高分辨率探测、极弱信号获取、大容量信息传输等技术挑战,探索新的光干涉、衍射及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成像方法,新型纳米光刻光学技术,极端光学检测技术,新型光学材料与核心器件、新型激光技术等,为高端精密仪器、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50.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

 

围绕高速率、低功耗、集成化与智能化光电子器件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研究微波光子器件及集成,红外及太赫兹光电子器件,智能光计算与存储器件,光量子器件及芯片,异质异构光电子集成技术,片上多维光电信息调控技术等,为满足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提供有效支撑。

 

51.宽禁带半导体

 

围绕宽禁带半导体大失配外延、掺杂与异质集成等难题,研究大尺寸单晶衬底与外延生长,异质结构构筑、集成及物性调控,硅基等异质集成技术,高性能器件制备工艺、模型和可靠性评测方法等,推动核心装备研制,支撑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52.电子器件、射频电路关键技术

 

围绕电子信息系统向空天地海应用拓展带来的新问题,研究极端和复杂应用条件下高性能集成化电子器件、敏感器件以及微波光子器件与系统原理,发展新材料、新架构、新机制的电路、射频模块及天线技术,探索高效电磁计算、电磁波智能调控方法、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跨越发展新技术,服务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53.多功能与高效能集成电路

 

围绕集成电路面临的效能瓶颈及功能融合复杂性等挑战,研究新型逻辑、存储和传感器件,新型计算范式,新材料和跨维度集成技术,以及系统-电路-工艺协同设计、敏捷设计与智能化设计等新工具,研发高端芯片、功能融合芯片及核心装备技术,支撑未来信息系统发展。

 

54.精准探测与信息融合处理

 

围绕复杂环境和复杂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的难题,探索多源融合探测成像、多维度稀疏信号处理、智能遥感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新机理、新方法,发展典型环境声信号感知、高维图像及媒体信息等动态协同处理方法,为国家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及应用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55.新型网络及网络安全

 

为应对网络的可扩展性、时效性和安全性难题,研究多模态智能网络,包括新型的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云边端融合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等网络;研究网络安全,涉及新型的量子密码、物联网安全、匿名网络治理、区块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网络内生安全等技术,开展未来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底层框架与传输协议相关基础研究,为构筑新一代高效安全可控的网络空间提供支撑。

 

56.空天地海协同信息网络

 

围绕空天地海协同信息网络发展需求,研究协同融合网络的信息论基础和通信理论,多尺度、跨媒介信息高速实时可靠传输机制,高移动场景全频谱全覆盖信息网络一体化组网理论与智能管控机理,水下信息感知探测与传输组网基础理论、水下无人装置与水面船舶互联基础理论,服务船联网应用技术研发,有效支撑一体化多业务空天地海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

 

57.工业信息物理系统

 

围绕制造过程复杂场景认知、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难题,研究工业信息物理系统智能构建、信息感知与认知、数字孪生与交互、跨层域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系统安全管控、人机共融风险动态评估与决策等关键技术,有效支撑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58.安全可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围绕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安全可信复杂性难题,重点研究大型知识库自动构建、表示与推理等方法,探索自主遂行复杂任务的智能本体理论,建立具备自主学习和进化能力的认知模型,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算法,支持安全可信人工智能模型验证,有效支撑工业、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人机混合应用的快速发展。

 

59.类脑模型与类脑信息处理

 

为克服构建类脑智能模型等难题,重点研究复杂环境高性能智能视觉传感器及系统技术,对视听感知等生物智能对应脑区的神经网络实现精细模拟,从而构建大脑视觉智能和芯片功能验证方法体系,探索大脑信息处理机理,为类脑自然环境的感知、理解和自主决策奠定理论基础。

 

60.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围绕复杂环境下智能无人系统自主控制、协同、安全等难题,重点研究个体、多体、群系统建模与多尺度调控等新机制,以及资源受限条件下信息获取、交互与共享,开放环境下态势感知、协同控制与动态博弈,系统本质安全、可信评估与快速自愈等新技术,为实现智能群系统自主协同与安全免疫奠定基础。

 

61.生物与医学电子信息获取和处理

 

面向生物电子系统微型化和信息多样化等面临的新挑战,重点研究分子、细胞和生物系统信息融合交互方式,以及光遗传分析等新方法,发展新一代生物电子芯片与微系统技术,形成生物医学传感与影像数据的高灵敏、跨尺度信息检测和处理能力,探索生物信息的本质及演化规律,以及医学信息的新方法、新技术,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62.生物重要性状与环境适应的进化机制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基石和生物学最基本的核心问题,重点研究重要性状起源、进化与人工驯化,全球环境变化对生物重要性状和功能进化的影响,极端环境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种间互作关系的进化与协同进化机制,重要类群的基因组系统发育和生命之树重建,物种形成机制等问题,揭示进化规律与机制,为环境变化应对提供理论支撑。

 

63.病原微生物致病及与宿主互作机制及免疫调节

 

围绕感染与免疫这一与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重点研究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变异和溯源,鉴定新发病原微生物,揭示关键致病因子和耐药机制,了解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化与功能,免疫记忆异质性的分子基础和免疫记忆的形成机制等问题,理解感染性疾病发生机制和免疫机制,为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64.细胞命运可塑性与器官发生、衰老和再生的分子基础

 

围绕再生医学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细胞命运可塑性及发育潜能调控机制,器官发生机制,成体干细胞的鉴定、体外扩增和干性维持,器官再生修复关键功能细胞的鉴定,组织器官稳态维持与衰老机制,类器官和类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细胞命运操控等问题,为干细胞治疗、在体修复、器官再造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策略。

 

65.机体功能活动的生物信息流

 

生物信息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的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核酸修饰与调控,染色质装配及高级结构,表观遗传信息的建立与继承,发育与衰老相关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对环境信号的响应与记忆,代谢信息流的产生与调控等问题,以揭示生物信息流基本规律,理解其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中的意义。

 

66.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面向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这一日益严峻的国际性挑战,重点研究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稳定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生态系统不同功能间的协变、区域变异及其调控;性状、物种丰富度与谱系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控;全球变化下植物和微生物互作对多功能性及其稳定性的调控;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等问题,为打造美丽中国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基础。

 

67.林草生物质定向培育与高效利用

 

面向我国农林剩余物规模化转化与利用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木质纤维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结构屏障高效降解与组分清洁分离策略,木质纤维组分分子定向重组与功能化机制,木质素高效分离,降解及构效关系基础,林木次生代谢产物的高效合成及分离,林木特异次生代谢物及林木纤维合成林源蛋白的生物反应器设计与功能评价,优质安全与功能型草产品加工调制的生物学基础,为农林剩余物高效利用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68.食品安全与营养、品质的生物学基础与调控机制

 

面向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日益增长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食品加工及制造的生物学基础与调控机制,食品营养组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检测与防控机制,优良食品微生物菌种选育与制备,食品感官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食品及粮食贮藏与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的生物学基础,为高品质健康食品制造提供技术支撑,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69.农作物重要遗传资源基因发掘及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

 

面向种业自主创新的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重要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种质创新,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农作物起源、演化规律与人工驯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优良基因规模化发掘和高通量评价,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理和基因调控网络解析,农作物品种分子设计和基因组编辑的理论与模型,为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以及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优异种质和重要基因。

 

70.园艺作物品质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

 

面向园艺产业从数量扩张到优质高效升级转型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园艺产品外观、色泽、风味品质、营养物质形成基础与调控,品质形成的级联调控机制及其调控网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品质形成的交互调控机制,园艺产品品质形成与环境耦合的信号途径与调控机制,基于分子调控网络的品质调节物质的研究,为园艺产品品质调控与营养成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71.农业动物重要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面向畜禽、水产育种效率提升等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高效精准育种为导向的组学大数据分析与基因组选择方法,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动物生长、抗病、繁殖、品质等性状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动物表型组智能化、规模化检测新方法和新工具,动物肠道菌群-遗传互作及其对重要性状的调控机理,为畜禽、水产高效育种技术研发和优良品种培育及持续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72.农业动物重要疫病病原的生物学

 

面向重要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动物重要疫病的传播机制,流行规律与预警,动物重要疫病病原的结构与功能,动物重要疫病疫源的感染与致病机制,动物新发重要疫病病原的免疫生物学,动物再现重要疫病病原的遗传演化与变异机制,动物抗新发和再现疫病病原感染的免疫机理,为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技术、药物设计以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73.重大疾病的共性病理机制

 

针对重大疾病防治策略的重大需求,探寻复杂疾病共性病理基础,重点研究非可控性炎症的调控机制,细胞能量代谢的稳态调控与失衡机制,细胞异质性与微环境,微生态的动态图谱及其变化规律,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互作规律,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与再生机理,以阐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共性规律和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74.免疫异常与重大疾病

 

针对免疫治疗策略应用于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应答调控的多层次多尺度新机制和规律特征,免疫微环境的构成和动态演变机制,探寻基于免疫应答和免疫微环境的个体化诊疗新策略,为重大疾病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75.肿瘤发生与演进机制及防治

 

针对肿瘤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肿瘤多维度表型特征和细胞命运,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变化规律及调控网络,寻找肿瘤筛查和早诊新方法,建立肿瘤治疗新技术和综合治疗新策略,为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76.重大慢性病发病机制与防治

 

针对降低重大慢性病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大需求,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重大慢性病,重点研究其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和风险预测体系,构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为重大慢性病的病因预防、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77.重大传染病发病机制、预测预警与防控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及常见传染病防控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重大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预警、防控及临床救治新策略,病原体的快速分离与鉴定、致病机制,诊断试剂、药物和疫苗开发,为健全和完善重大传染病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和救治服务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78.脑科学与重大脑疾病

 

针对我国神经精神疾病高发现状,面向脑科学研究前沿,开展脑结构解析、脑发育及脑功能研究,重点研究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重大脑疾病的致病机理,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麻醉、疼痛与成瘾的神经基础,高风险人群的筛选策略及早期精准诊疗技术,为重大脑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与方法。

 

79.衰老与健康增龄

 

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器官、组织、细胞衰老的生理机制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干预策略,延缓组织器官衰老、长寿相关关键因素及机制,老龄化相关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建立衰老评价体系,发展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技术,为推进老龄化健康和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80.生殖健康及遗传与罕见疾病

 

针对生殖健康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生育力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机制及生育力下降的发生机理,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生机制,孕前、孕期、产前筛查诊断和宫内干预治疗技术,妊娠与分娩相关危重症发生机制、早期预警与干预,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机制及预测、预防,生殖健康研究的新模型和新体系,遗传与罕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为提高人口生育力、减少人口出生缺陷和提升人口素质提供保障。

 

81.儿童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针对提高儿童保健与疾病诊治水平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儿童恶性肿瘤、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的病因、机制及防治,揭示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疾病谱及其病因构成、发生机制和转归,儿童重大疾病的风险预测、早期筛查和综合管理,为儿童重大疾病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82.急重症、器官移植、康复和特种医学

 

针对灾害救援、突发应急处置及特殊环境条件下医学保障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组织器官损伤机制与干预,休克与心肺脑复苏,常见器官移植的基础理论和干预策略,常见致残致畸疾病的康复理论与新型康复技术,航空、航海、极地、高原等特殊环境下机体稳态失衡与疾病发生及干预,为降低急重症和极端环境相关疾病造成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支撑。

 

8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针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慢病的流行特征、易感因素与预防策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监测,环境暴露对健康的危害及诊治新策略,生活方式、膳食营养健康与疾病预防,为降低重大疾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健康造成的危害提供决策依据。

 

84.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针对传统中医药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证候与病症、藏象与经络等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药治未病,经方验方和中医药整体治疗优势病种的科学内涵、系统疗效评价和整合作用机理,中药药效物质代谢,中医药现代化制药和诊疗设备,建立中医药定量化、可读化的表征体系,为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和现代化、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

 

85.创新药物及生物治疗新技术

 

针对人类疾病谱不断演变对创新药物和生物治疗新技术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药物设计和筛选体系,创新药物疗效与毒性评价,发展类器官模型,创建新型生物治疗技术,为新药研制、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86.智能化医疗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针对智能化医疗模式对健康医疗大数据获取和分析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的定位定量数据获取的相关理论与前沿技术,疾病数据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病理生理特征与临床表型的对应关系,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病理、分子特征一体化识别,大数据风险防控等,为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智慧管理和医疗智能决策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87.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新理论与新方法

 

针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传统理论方法的挑战,重点研究大数据统计学基础、基础算法,深度学习的数学理论;时空多尺度特征问题的建模与计算;微观介观模型的不确定性量化;数学物理反问题的分析与计算;E 级计算的高效共性优化算法;物联网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脑网络与生物网络中的优化问题。

 

88.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调控与理论

 

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对高分子材料的重大需求,从高分子材料和生命软物质体系特点出发,跨越软物质从微观分子结构到宏观聚集态功能之间较长的时间尺度和多重的空间维度,重点研究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原理、调控方法、非平衡态热力学等理论描述,提出新概念、挖掘新功能,为创新高分子材料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89.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分子基础

 

面向生命体系化学通讯研究前沿,重点关注不同种属、同一物种不同层级及不同个体的近程和远程的通讯机制,生物体通讯物质和载体的化学干预和应用,生命体系通讯物质形成的分子基础与相互作用、转化与转运机制,以及对生物生存与功能的影响等,为调控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提供理论支撑。

 

90.人类活动与环境

 

面向复杂人-地系统,针对地球环境演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环境污染过程、调控与修复;生存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环境质量演变、预测与管理;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与健康效应;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人类活动与城乡融合过程、效应及调控;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耦合调控;地表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地域系统演变与要素协同驱动机制;资源环境制衡与风险预警;地表过程致灾机理与链式灾害演化机制;巨灾风险防范与韧弹性社会范式;地质与工程灾害的致灾机理、识别预警与防控;地理实体与虚拟空间映射下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过程推演;环境变化与人畜共患传染病风险,为认识表层环境宜居性的形成机理与各要素耦合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91.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的科学基础

 

围绕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以及我国碳减排面临的巨大挑战,重点研究化石能源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核能安全利用,超高参数循环、高密度储能及能质调控,高耗能产业节能与低品位能源利用新理论,建筑、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制冷/热泵能效提升、多能互补与智慧能源系统新技术,节能减排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研究高效低成本制氢/储氢/加氢,污染物生成机理与控制新方法,为推动能源革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92.智能运载系统人-机共享驾驶与车--云协同技术

 

围绕自动驾驶中人-机共享驾驶的协同控制要求与挑战,围绕智能运载系统人---云耦合机制,重点研究智能运载系统人-机冲突机理,智能运载工具人-机协同理论,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感知及信息融合,人---云协同智能驾驶规划、决策与系统优化控制等技术,提升交通系统安全与效率,为实现低成本智能驾驶奠定技术基础。

 

93.面向复杂应用场景的计算理论和软硬件基础

 

为有效克服传统计算模式在人机物三元空间的应用局限,重点研究新型计算理论、人机物融合软件理论与方法、人机协作编程与智能化软件、新型数据库系统、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高性能计算与存储架构及系统、计算系统可信保障技术等,为实现原创性突破、支撑计算技术新发展奠定基础。

 

94.大数据与交互计算技术

 

面向多元异构空间的信息感知与交互等新需求,探索大数据融合、关联计算和知识发现的新机制,研究人机协同的分布式认知模型和交互范式,攻克增强式感知、交互显示、可视分析等关键技术,推动大数据驱动的人机混合智能与机器学习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智能交互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95.认知和感知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围绕认知与感知等与生理、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神经生物学问题,重点研究神经细胞谱系及环路发育,脑连接图谱结构与功能,突触信息编码机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基本单元和过程,行为与认知的神经机制,认知与行为的计算建模,注意与意识的产生和调控,心理异常的干预靶点等,为脑健康、心理健康和相关疾病提供机制性理解和策略性指导。

 

96.跨时空、跨尺度生物分子事件探测与解析

 

生物分子事件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其探测与理解是生物学的前沿。重点研究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解析与功能注释,生物超分子及亚细胞器的结构与装配机制,细胞原位水平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动态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分泌机制及代谢调控,生物分子网络,新型多模态跨尺度生物成像技术等,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为干预、改造生命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97.生命体的精准设计、改造与模拟

 

围绕创建生命体所需的材料遴选、元件构建、工具开发等实际需求,重点研究基因编辑工具与策略,基因元件、调控模块及回路设计,生命机制的定量解析与模拟,智能化生物材料设计,工程化组织器官构建的生物力学和结构基础,功能纳米材料调控生物微环境的时空间构效关系等,为合成生物学、基因改造的农业与医学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98.农作物有害生物成灾与演变机制及其控制基础

 

面向农产品供给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农田空间分布、生态变化及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有害生物在田间不同生境及作物间的传播流行与转移扩散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有害生物暴发成灾机制及其控制基础,病虫识别、侵入寄主植物的机理及调控网络,农作物响应有害生物侵袭的机制和信号传递机理,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

 

99.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机制与防控技术

 

面向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评估重大危害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适生、扩散与危害机制机理。构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发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快速甄别检测与应急处理技术。加快研发高效诱捕、生物天敌等实用技术、产品与设备,建立融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态修复等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技术体系。为外来入侵物种科学高效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00.多学科交叉新型诊疗技术

 

针对我国创新型医学医疗体系建设对多学科技术集成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组织工程、组织器官 4D 打印、类器官构建、器官芯片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及临床应用,重点发展超分辨及可视化医学成像、分子诊断、纳米模拟、医用植入/介入体,以及基于多模态影像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等医学工程技术,为新型诊疗技术开发及器械研制提供支撑。

 

101.复杂系统管理

 

围绕复杂系统管理的规律,重点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及其性质与演化机制,知识和信息融合建模与分析理论,智能优化、仿真、调控与决策,以及复杂系统风险防控理论,为理解复杂系统管理中微观主体交互活动及其涌现现象提供科学工具。

 

102.可持续发展中的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

 

实现绿色发展是人类可持续的需求和重要发展理念,重点研究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的复杂特征,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协同治理,全球变局下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风险管理,能源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转型管理,能源系统减排机制与能源市场运行规律,重大突发事件与资源生态安全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03.决策智能与人机融合管理

 

围绕未来人机融合组织的前沿方向,重点研究决策智能的内在机理,决策知识抽取与演绎方法,决策主体智能建模和学习机制,决策生态系统交互演化机理,决策推演与验证方法,智慧管理系统异质参与者的行为机理,混合智能系统的基础理论,混合智能驱动的管理决策理论,混合智能管理系统优化与组织变革等问题,将目前的商务智能(BI)扩展到更广泛的决策智能(DI)。

 

104.政府治理及其规律

 

围绕中国的政府治理和管理实践,重点研究中国特色政府治理结构变迁规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理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数字化影响等问题,为数字化时代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保障。

 

105.全球变局下的风险管理

 

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中的风险管理问题,重点探索全球变局中关键风险的复杂性,全球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化规律和风险,全球战略资源贸易网络的演化规律,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等问题,为国家和企业有效应对风险、制定国家经济安全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106.巨变中的全球治理

 

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重点研究全球治理体系的转型,关键领域全球治理范式及其演化,全球治理参与机制的基础理论,全球治理的规则/技术/工具体系,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互动等问题。

 

107.全球性公共危机管理新问题

 

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公共危机,对于国家和全人类发展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重点研究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系统的应急调度管理,应急资源保障的特殊响应机制设计的管理理论,专业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应急管理协调决策,危机中的多主体信息行为及其社会影响规律,危机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影响机理,后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及其规律等问题,为公共部门和企业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科学理论。

 

108.数字经济的新规律

 

数字正在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方式,因而形成了新的经济形态和规律,重点研究数字经济形态的计量方法、数据资源管理与治理理论、数字技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数字货币理论与技术、数字金融及其风险管理、数字经济规制和监管理论,揭示数字经济的基础理论。

 

109.中国经济发展规律

 

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问题,重点研究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分配消费关系的演化,政府-市场-社会互动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及其演变,中国经济所有制的演化规律与作用机制等问题,发现总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规律。

 

110.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管理

 

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管理科学问题,重点研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与战略,数字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数据智能驱动的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数字技术下的营销管理理论,数字时代的协同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管理及其生态治理,数字时代的创业管理理论等问题,为企业的数字化生存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111.中国企业的管理和新全球化

 

围绕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问题,结合中国企业的独特性与新情境,重点研究中国的企业制度和组织管理变迁,社会制度和文化对管理行为的影响机理,企业管理的市场-政府双重驱动理论,企业产权结构演化与企业管理,国际秩序演化下的国际商务新理论,中国企业全球合作网络生态与创新战略重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与组织变革理论等问题,发现总结具有中国特色且具备普适意义的企业管理新理论。

 

112.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转型

 

智慧城市正在成为城市的未来形态,重点研究城市管理数字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治理,多部门协同的智慧城市政务治理与管理决策,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及其智慧转型,韧性城市治理理论等问题,将对城市的智能化转型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工具。

 

113.中国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规律

 

乡村及城乡协调的区域发展是中国未来巩固减贫成果、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需求,重点研究基于中国扶贫实践的反贫困理论,中国减贫战略的转型规律和治理机制,乡村经济与乡村治理模式变迁规律,乡村规划理论和建设评价关键技术,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规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机理,区域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及其影响机理等问题,为我国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14.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

 

人口结构不仅是人类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深刻影响未来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重点研究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人口结构变化下的公共治理基础理论,人口结构对企业(微观组织)管理的影响机理,人口结构变化下的社会治理等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地认识人口结构这种灰犀牛型慢变量的复杂演化规律。

 

115.智慧健康医疗管理

 

数字时代为健康-医疗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无限可能,重点研究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的管理与治理,基于混合智能的健康医疗管理,智慧健康医疗的过程管理与优化,智慧健康医疗的平台化运营管理,智慧健康医疗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协同管理,智慧健康医疗驱动的制度变革与机制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宏微观管理机制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论据。


 

第四届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成功举办

(转载自TAML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z9yrVsJZbL3rDz0ANN7llQ

clip_image019.png

20221029日至1030日,《第四届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何国威院士担任本次会议主席,魏宇杰研究员为执行主席。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非线性力学的多尺度问题研究基础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力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主办,《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为本次大会协办期刊。本次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并通过蔻享学术、中国力学学会视频号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7万。

01何国威院士致辞
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开辟了现代科学大门,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引领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但是,结合宏观和微观的多尺度研究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机器学习为多尺度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改变了传统力学研究的范式,拓宽了传统力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力学研究的前沿和交叉研究。多尺度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正是围绕上述目标和目的组织召开的。本次会议不仅邀请了本领域的资深专家,而且邀请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和学生, 因为这个领域属于未来的青年人。致辞最后,何国威院士对参会代表表示诚挚地感谢,并预祝本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lip_image020.png

02魏宇杰研究员致辞
万物皆数,复杂系统包含了功能模块,信息模块,系统模块,社会效应模块,如何连接这些模块,除了数据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揭开一个系统不同尺度下的面纱,不同尺度下信息的采集与关联分析都落脚在数据上。个人在四年前对多尺度模拟与智能控制方向还处在好奇阶段,现在已经是非常感兴趣,并也开展了一些相应探索,四年来见证了大数据与多尺度智能计算融合的蓬勃发展,应该说是数不可挡

clip_image021.png

会议共有30个报告,其中邀请报告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张统一院士的报告《专业知识指导下的机器学习》;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院士的报告《我与结构多尺度问题研究》;美国工程院院士,布朗大学的G. Karniadakis的报告《 Physics-Informed Machine Learning: Blending data and physics for fast predictions》;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B. Noack教授的报告《Turbulence Control — Better, Faster and Easier with Machine Learning》;大连理工大学郭旭教授的报告《基于机器学习的大规模结构分析与拓扑优化》;清华大学任祝寅教授的报告《Machine Learning in Turbulent Reactive Flow Simulations》;以及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张林峰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雷霆教授,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Shaowu Pan助理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Lu Lu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鑫磊博士等嘉宾的报告。

 

邀请报告

1香港科技大学张统一院士

clip_image022.png

 

2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院士

clip_image023.png

 

3美国工程院院士,布朗大学 G. Karniadakis

clip_image024.png

 

4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B. Noack教授

clip_image025.png

 

5大连理工大学郭旭教授

clip_image026.png

 

6清华大学任祝寅教授

clip_image027.png

 

 

嘉宾报告

clip_image028.pngclip_image029.png

clip_image030.pngclip_image031.png

clip_image032.png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Shaowu Pan助理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Lu Lu助理教授,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张林峰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雷霆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张鑫磊博士作报告

 

在这次会议上作报告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安翼副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Vikrant Gupta研究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吕永涛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王熙副研究员,东华大学吕志军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陈贤佳助理研究员,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周原野高级产品经理等11位国内外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及8位优秀学生代表的报告。

clip_image033.png

clip_image034.png

clip_image035.png

11位国内外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及8位优秀学生代表(图片顺序与报告顺序一致)

 

总结致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介绍了智能模拟计算领域的新进展,与会者与演讲者就相关研究进行了活跃地探讨互动。会议最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杨晓雷研究员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嘉宾与学者的精彩演讲,并作为研讨会协办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的执行副主编对期刊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力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期刊的重点关注方向,邀请与会代表积极投稿、审稿,支持期刊的发展。


 

2022深圳联合会议成功举办

(转载自工程计算软件发展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fNni8v6Qfgsqgp6GvfUlAg

20221118-20日,2届全国工程计算软件发展论坛全国工程计算方法2021+学术年会3届边界元法及降维方法会议(简称2022工程计算深圳联合会议)在深圳顺利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计算固体力学新方法专业组主办,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承办。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同步进行,共一百多人参会。

clip_image036.jpg

本次会议议题主要涉及工程计算新理论、新算法及自主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参会代表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及工程软件开发企业,展示了国内在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领域的部分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

clip_image037.png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李少凡分别作题为“工业仿真软件与数字孪生”,“计算力学服务航空航天设计制造重大需求的认识与实践”,“Multiphase Large-eddy Simulations of Human Cough Jet Development and Expiratory Droplet Dispersion”的特邀大会主旨报告;海南大学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董勤喜,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教授秦庆华,清华大学教授张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高效伟,河海大学教授章青分别作题为“超算仿真平台的构筑及高端注塑模流分析软件的开发”,“Analyzing nanotube-structure performance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爆炸毁伤数值模拟方法和软件研发进展降维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基于进场动力学方法的多物理耦合问题的建模分析的特邀大会报告。会议设置3个分会场,共进行报告92个,线上线下与会代表就工程计算的新理论、新算法、新软件、新应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线上听会人数最高逾400人。

clip_image038.png  

clip_image039.png    

大会分别评选了全国工程计算软件发展论坛第一届“工程计算软件优秀青年奖”及“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工程计算软件优秀青年奖”   

获奖名单

董雷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傅卓佳

河海大学

刘巨

南方科技大学

王莉华

同济大学

吴海军

上海交通大学

杨恺

大连理工大学

杨杨

南方科技大学

郑昌军

合肥工业大学

郑辉

南昌大学

 

“优秀论文”   

获奖名单

肖榕雄(湖南大学)

张郭杨(哈尔滨工程大学)

范伟龙(大连理工大学)  

张森林(合肥工业大学)

吕鸿冠(中山大学)         

郑永彤(南方科技大学)

李若颜(南方科技大学)    

李疆怀(宁波大学)  

周惟於(北京大学)         

高兰芳(大连理工大学)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及同行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杨杨副教授供稿)


 

会议通知

关于延期举办2022年全国声学大会的通知

(转载自中国声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bM6Y29028n43Z24n6Vir6Q

尊敬的各位参会代表:

    鉴于当前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为了保证本次大会的质量,并最大程度避免疫情风险,经学会与承办单位慎重研究,决定将原定于20221126-29日在北京丰大国际酒店举办的2022年全国声学大会延期召开,具体召开时间地点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而定,请各位参会代表关注学会进一步通知。

对于已经缴纳的会议注册费,学会将视情况妥善处理,待会议召开时多退少补。需要办理退费的参会代表,请单独联系学会财务申请办理。

 

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非常感谢您对本次会议的关注与支持!会务组联系方式

会务咨询:

钟平 程九梅(010-82547909

财务咨询:

李渭红(010-82547904

E-mail

asc@mail.ioa.ac.cn(会务咨询)

liweihong@mail.ioa.ac.cn(交费咨询)

 

中国声学学会 

20221117


 

关于推荐2022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转载自中国力学学会官网)

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4504923821371392.html

各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为推动中国力学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促进高层次创造性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共同评选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202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即日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条件

1. 本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2091日至2022831日期间在中国获得力学学科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2. 参评论文须由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等组织推荐。每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推荐参评论文不超过2篇;不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推荐参评论文最多1篇。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可以联名推荐参评论文。每篇参评论文须由5位理事联名推荐,每位理事仅有一个联名推荐的名额。

3. 论文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含)以上职称的作者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涉密的博士学位论文,不能参加评选。每篇博士学位论文只有一次申报机会。

4. 具体参评条件和约束条件见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

二、申报材料

1.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须有答辩时所在单位(如系、院、研究所等)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理事联名推荐的,须有所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

2. 博士学位论文综合介绍材料:对与参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意义、成果创新性等方面直接相关的情况进行介绍。

3. 博士学位论文:须与在国家图书馆存档一致的博士学位论文。

4. 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如博士学位证书、学术论文、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按序上传,清单由推荐系统自动生成。

三、时间安排

1. 受理:即日起至20221220日。

2. 格式和资质审查:20231—2月。

3. 初评:20233—4月。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委员会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从中评选出15~20篇入围候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初评公示:20235月,公示7天。

5. 终评:20236月,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委员会进行终评,评选出优秀论文不超过5篇,优秀论文提名不超过5篇。

6. 终评公示:20237月,公示10天。

四、注意事项

1.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由推荐单位在线填写。请有意推荐的单位、理事联系学会秘书处获取网站地址和账户信息。参加过往届评选的推荐单位账号不变,可以直接使用。

在线填报时间:20221120—20221220日,过期无效。

2. 推荐阶段无需寄送纸质材料,通过系统上传签名或盖章后的推荐表扫描件。进入终评阶段的寄送推荐表原件和候选学位论文(一式两份)。

 

联系人:周冬冬,陈桂

电话:010-6255920962559588

Emailybpx@cstam.org.cn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100190

 

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

20221111


 

学术期刊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2年,第403卷,Part B

Scaled Boundary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SBPML): A novel 3D time-domain artificial boundary method for wave problem in general-shaped and heterogeneous infinite domain

Guoliang Zhang, Mi Zhao, Junqi Zhang, Xiuli Du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934

 

Nonlinear field-split preconditioners for solving monolithic phase-field models of brittle fracture

Alena Kopaničáková, Hardik Kothari, Rolf Kraus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880

 

Versatile benchmark model reproducing snap-through, asymmetric, symmetric unstable/stable, and multiple bifurcation including hill-top branching in structural instability

Masato Tanaka, Kiyohiro Ikeda, Fumio Fujii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740

 

Damage identification in fiber metal laminates using Bayesian analysis with model order reduction

Nanda Kishore Bellam Muralidhar, Carmen Gräßle, Natalie Rauter, Andrey Mikhaylenko, Rolf Lammering, Dirk A. Lorenz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922

 

Machine learning-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crystal plasticity model parameters

Khem Veasna, Zhangxi Feng, Qi Zhang, Marko Knezevic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958

 

A Bernstein–Bézier Lagrange–Galerkin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advection-dominated problems

Mofdi El-Amrani, Abdellah El Kacimi, Bassou Khouya, Mohammed Seaid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7149

 

Operator inference for non-intrusive model reduction with quadratic manifolds

Rudy Geelen, Stephen Wright, Karen Willcox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727

 

Machine learning of nonlocal micro-structural defect evolutions in crystalline materials

Eduardo A. Barros de Moraes, Marta D’Elia, Mohsen Zayernouri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6983

 

A C0-nonconforming virtual element methods for the vibration and buckling problems of thin plates

Dibyendu Adak, David Mora, Iván Velásquez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7198

 

An accelerated subspaces recycling strategy for the deflation of parametric linear systems based on model order reduction

Dionysios Panagiotopoulos, Wim Desmet, Elke Decker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782522007216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22年,第70卷,第6期)

Hybrid-Trefftz displacement elements for three-dimensional elastodynamics

N. Climent, I. D. Moldovan & E. D. Bendea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24-4

 

An isogeometric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frictionless contact of Cosserat rods with unconstrained directors

Myung-Jin Choi, Sven Klinkel & Roger A. Sauer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23-5

 

Coupling 2D continuum and beam elements: a mixed formulation for avoiding spurious stresses

Simon Klarmann, Jens Wackerfuß & Sven Klinkel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21-7

 

A new homogenization scheme for beam and plate structures without a priori requirements on boundary conditions

Maximilian Müller, Simon Klarmann & Friedrich Gruttmann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19-1

 

Bayesian inference for random field parameters with a goal-oriente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GD forward model’s accuracy

Isabela Coelho Lima, Annika Robens-Radermacher, Thomas Titscher, Daniel Kadoke, Phaedon-Stelios Koutsourelakis & Jörg F. Unger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14-6

 

A stabilized quasi and bending consistent meshfree Galerkin formulation for Reissner–Mindlin plates

Tsung-Hui Huang & Yen-Ling Wei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22-6

 

A combined FD-HB 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steady-state vibrations in large dynamical systems with localised nonlinearities

Kappauf, J., Bäuerle, S. & Hetzler, H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25-3

 

High-resolution multi-domain space–time isogeometric analysis of car and tire aerodynamics with road contact and tire deformation and rotation

Takashi Kuraishi, Zhaojing Xu, Kenji Takizawa, Tayfun E. Tezduyar & Satoshi Yamasaki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28-0

 

XIGA: An eXtended IsoGeometric analysis approach for multi-material problems

L. Noël, M. Schmidt, K. Doble, J. A. Evans & K. Maute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00-y

 

Lagrange and H(curl,B) based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s for the relaxed micromorphic model

Jörg Schröder, Mohammad Sarhil, Lisa Scheunemann & Patrizio Neff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198-3

 

An adaptive wavelet-based collocation method for solving multiscale problems in continuum mechanics

Tobias Kaiser, Joris J. C. Remmers & Marc G. D. Geer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66-022-02207-5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22年,第123卷,第24期)

Analytical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approach based on adaptive generalized co-Gaussian process model

Hua-Ping Wan, Zi-Nan Zhang, Yaozhi Luo, Wei-Xin Ren, Michael D. Todd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2

 

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or for a multiscale hybrid mixed method for Darcy's flows

Gustavo Alcalá Batistela, Denise de Siqueira, Philippe R. B. Devloo, Sônia M. Gome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3

 

Multiple normals configuration on an arbitrary manifold for viscous mesh generation

Hongfei Ye, Jianjun Chen, Taoran Liu, Zhoufang Xiao, Jianjing Zheng, Yao Zheng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4

 

Spectral Chebyshev method coupled with a high order continuation for nonlinear bending and buckling analysi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sandwich beams

Said Mesmoudi, Omar Askour, Mohammed Rammane, Oussama Bourihane, Abdeljalil Tri, Bouazza Braikat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5

 

A non-conforming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modeling compressible viscous fluid and flexible solid interaction

Hamideh Hassanpour Guilvaiee, Florian Toth, Manfred Kaltenbacher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6

 

Overcoming volumetric locking in stable node-based smoothed partic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cubic bubble function and selective integration

Ze-Yu Wang, Yin-Fu Jin, Zhen-Yu Yin, Yu-Ze Wang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7

 

Partitioned coupling framework to combine a 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 model and a creep model for structures in a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Yasunori Yusa, Tomoshi Miyamura, Jun Yin, Kuniaki Koike, Takashi Ikeda, Tomonori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08

 

An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microstructures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with long fibers

Matti Schneider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10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for problems with variable evaluation time: Application to asymptotic homogenization

Albert Argilaga, Ning Guo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11

 

A du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losest point projection in incremental elasto-plasticity using a mixed shell finite element

Francesco S. Liguori, Antonio Madeo, Giovanni Garcea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1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elastic-ideal plastic material behavior of shor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Natalie Rauter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13

 

Voxel-based finite elements with hourglass control in fast Fourier transform-based computational homogenization

Matti Schneider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7114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1年,第30卷,第4期)

工程数值仿真与CAE算法

某型冰箱冷凝器的振动断裂分析(作者:占双剑,陈滢,王松青,陈新涛,黄晓明)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6170029&flag=1

基于流入角实时变化的气动性对操稳的影响(作者:高璐,高磊,孙礼)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8040038&flag=1

基于神经网络对裂纹扩展过程的预测(作者:郑国君,杜超群,申国哲,夏阳)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8160042&flag=1

基于不同线路条件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作者:李响)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8170043&flag=1

跨中作用下铝合金卷边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稳定性能研究(作者:姜超,林冰)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8300044&flag=1

基于FLUENT的燃料电池密封性的仿真分析(作者:耿铁,惠俊霞,刘玉豪,孟斐)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09220048&flag=1

基于叶脉骨架结构的股骨柄设计方法(作者:王淋,周玥廷)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10100052&flag=1

屋面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端部腹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作者:刘之春,刘军宇)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10110053&flag=1

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安全性研究.(作者:朱卫,张海,岳译新,苏永章,张宸瑜,付耿哲)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10170055&flag=1

均布荷载下四边固支矩形薄板的挠度研究(作者:马仁香)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10250057&flag=1

车身零件预装变形有限元虚拟评估分析(作者:程计栋,邓继涛,石文)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11090059&flag=1

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修复后使用性能指标研究(作者:袁昌鲁,李嘉锴,杨宁)

http://jsjfzgc.ijournals.ne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111200063&flag=1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Vol.175, January 202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engineering-software/vol/175/suppl/C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Vol.213, 1 January 202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finite-elements-in-analysis-and-design/vol/213/suppl/C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Vol.94.12, December 202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0970363/2022/94/12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473, 15 January 202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473/suppl/C

 


 

网络精华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完成系统集成

(转载自科学网)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9346.shtm

1113日,上午1000,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建设现场,随着最后一个天线面缓缓吊起并安装到位,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设备完成系统集成。这是该工程的标志性设备,这标志着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clip_image041.png

工程项目照片 稻城亚丁台站供图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由313台直径6米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由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望远镜工作在150MHz-450MHz 的射电频段,对太阳爆发活动进行成像成谱观测。

据了解,2019年子午工程而二期获国家立项批准开始建设,同年四川省政府为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配套的地方项目同期获批,并开始建设。台站基础配套用房在202012月按时竣工,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保障。

由于系统建设规模大、研制难度高,为了充分释放技术风险,项目组创新性的采用了2单元系统研制、16单元验证研制、313单元大系统建设的三步走的建设方案。20218月两单元验证系统建设完成,20211216单元验证系统建设完成。在2单元以及16单元验证系统研制过程中,项目承研方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天气室射频探测与信号处理组协调各外协单位通过在西安、眉县、合肥、稻城等地多轮次的样机研制以及联调联试,排查和解决了数百项技术难题,并且突破了基于中心定标以及单通道多环绝对相位定标相结合的针对大规模地基干涉阵列的系统级高精度实时一致性定标技术,技术指标优于国际同类设备。16单元验证系统在天线单元数量仅有国际同频段观测设备1/3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了系统级高精度实时一致性定标技术,实测针对太阳活动区的观测结果已优于国际同频段太阳观测设备,并且获得了高质量针对天鹅座A以及太阳爆发活动的观测结果,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能指标得到了验证,大系统建设的技术风险得到了充分释放。

clip_image042.png

两单元安装完成现场建设人员合影 稻城亚丁台站供图

通过三步走的建设方案,在系统建设初期进行了充分的技术验证和关键技术突破,充分释放了技术风险,为最终313单元大系统建设奠定了的基础,也是大系统能够提前保质保量完成系统集成的坚实技术保障。

据悉,在系统集成完成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将进入紧张的联调联试阶段,预计将在20236月完成系统联调联试,进入试运行阶段,全面投入科学研究。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建成后能够实时监测地球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太阳,监测太阳射电耀斑,跟踪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形成、演化和进入行星际的全过程,对子午工程二期探索高时空分辨的日地空间环境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起到重要作用。并将在脉冲星搜索等夜天文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建成后还将成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为川西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