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江苏省力学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28 访问量:2373
2019年,江苏省力学学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在省科协的指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省科协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和九届九次常委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学术为本,守正创新、服务发展,围绕“四服务一加强”,整体设计、有序推进,在多年“综合示范”学会建设的基础上,巩固建设“学术特色”学会,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开展品牌与特色学术活动,服务会员学术交流与人才举荐
(一)突出学术特色
全年举办学术活动21次,主办学术交流活动15次,其中国际会议3次、港澳会议1次、全国会议3次、区域性会议6次、省内会议2次。参加学术交流人数达到4200余人、交流论文数近2000篇,形成论文集、摘要集10辑,正式出版3辑。获得省科协“学术特色学会”项目资助。
1. 四个品牌学术活动同年举行。“江苏力学大会”(第12届)、 “江苏力学青年论坛”(第13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 (第15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 (第12届)。其中:“第十五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在香港科技大学举行,我省共有29位代表赴港参会,其中有18位青年学者、6名博士研究生,是赴港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青年学者和学生赴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成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研究思路、激发创造精神,提高青年学者创新能力的平台。
2. 开展“会、展、赛、商”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活动。9月在南京江北新区成功举办的“江苏力学大会”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支持的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与健康监测”为主题,同期举办了“2019江苏力学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学会2019年各类奖项颁奖仪式、科技创新成果展、与企业合作项目洽谈签约等活动,是集“会、展、赛、商”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活动。获得省科协“学术交流建设”项目资助。
(二)不断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
国际学术期刊《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简称SDHM,中文:《结构耐久性与健康监测》)继续发行4期。期刊Scopus Citescore (三年期影响因子)为1.33,SNIP(分领域)为0.735。被EI、剑桥科学文摘、INSPEC等数据库收录,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三)开展人才举荐表彰工作
1. 人才举荐工作卓有成效。学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人才推举工作,组织科技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荐学会会员到全国、国际组织任职:徐芝纶力学奖获得者涂善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万林院士荣获Eric Reissner Award;章青教授当选亚太计算力学协会(APACM)理事(GC),我省14位代表当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2. 开展了“江苏力学奖”等7个奖项的评选工作。共有18项(人)获奖,其中,“江苏力学奖”、“江苏省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还获得了 “江苏力学东华测试奖励资金”的奖金。
 3. 完成“江苏省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备案工作。在省科技厅完成江苏省社会力量设奖备案,省科技厅拟将江苏省力学学会纳入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直接推荐(提名)单位。获得省科协“提升计划”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资助。
 

 
2019年学会所设奖项评审结果
奖项等级获奖人(成果)
第三届
“江苏力学奖”

骆英  江苏大学
张毅  苏州科技大学
2019年度
“江苏省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获 奖 者:郑源、吴玉萍、周大庆、戴启璠、洪晟、
杨春霞、张玉全、戴景、韩成银、于安、
张海胜、徐建叶、乔磊、许哲、段慧玲
获奖单位:河海大学、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盐城市通榆河枢纽工程管理处
成果名称:平原地区排灌机组性能优化与运行安全
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获 奖 者:戴振东、李晨、俞志伟、吉爱红、姚举禄、
王周义、黄肖飞
获奖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多维力测量、传感器设计及其产业化应用
第三届
“江苏力学青年科技奖”

邹明松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张  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年度
“江苏省力学优秀科技
工作者”

羊  玢  南京工程学院
杨玉贵  中国矿业大学
郝文峰  江苏大学
2019年度
“江苏省力学优秀教师奖”

方建士  南京工程学院
王路珍  盐城工学院
杨权权  淮阴工学院
沈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
高  慧  江苏科技大学
2019年度
“江苏省力学教学成果奖”
(本科)
特等奖空缺
一等奖获 奖 者:邵春雷、周剑锋
获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成果名称:《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混合型、双语式、
虚拟化教学综合改革实践
一等奖获 奖 者:赵玉成、巫静波、严圣平、钟卫平、张志镇
获奖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成果名称:强化实践环节和第 2 课堂教育以提升学生创新
能力和力学素养探索与实践
2019年度
“江苏省力学教学成果奖”
(高职高专)
特等奖空缺
一等奖获 奖 者:张长英、龚晓群、张云玲、陈宁、李勤涛
获奖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名称:《工程力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
一等奖获 奖 者:陈在铁、钱袁萍、刘静静、李艳鹏、邓朝结
获奖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
成果名称:高职工程力学课程资源与教学团队 协同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2019年度学会向各级组织申报推荐人才、成果表
序号项目名称推荐数获奖数获奖者立项单位
1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11袁赛瑜中国科协
2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1郑源等江苏省科技厅
3“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苏候选人11任青文江苏省科协
4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11祁立波江苏省科协
5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44方建士
王路珍
沈晓明
高慧
中国力学学会
6徐芝纶力学奖32周又和
孙毅
徐芝纶
教育基金
7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10
中国科协
 
 
(四)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建设
学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积极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宣讲活动;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会员收看“2019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通过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集中组织采访高存法、费庆国、陈红喜3位“科技英才”并在《江苏科技报》专版宣传报道;在学会网站建有“学术道德”专题网页,并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会微信工作群等宣传科学道德事例,典型案例。
二、共建专家工作站,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一)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在科协的支持下,学会在浦口经济开发区低碳谷建立了“江苏绿色建筑与智能安全控制专家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由结构优化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谢亿民教授领衔创立,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有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伟庆教授等国内外专家。聚焦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结构优化、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集聚专家团队资源,针对低碳谷“社区化、景观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核心理念和整体规划,在建筑产业的智能化、精细化和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方面做出成果,创出品牌。在肩负科研创新的同时,不断探索产业化和孵化企业的道路,为推进江苏省科协“院士专家进百园”活动,切实服务好全省重大产业创新做出贡献。学会新建科技服务平台4个;聘请首席专家5名。
2019年新建科技服务平台
平台类型服务对象首席专家
专家工作站浦口经济开发区低碳谷谢亿民
刘伟庆
专家工作站江苏仪征金派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吴玉萍
科技服务站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曹茂森
刘小艳
科技服务站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戴振东
 
 
“南京力合长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基地获得省科协“提升计划”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资助。
(二)成功举办“2019江苏力学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支持的材料与结构优化设计及力学性能表征”为主题,组织了省内20余所高校的40余件作品参赛,经专家初评,23件作品进入决赛,经过线上微信投票、现场展板评比及决赛路演等环节,最终产生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经公示后,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决赛期间,先后共有320人次在现场观摩决赛路演,推荐 8件优秀作品参加省科协创新创业大赛。连续4年获得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创业人员培训与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举办2场创新创业培训,培训人数210人。
新聘请创业导师10人。学会双创导师陈红喜教授荣获江苏省十佳双创名师、主讲课程《新时代下的青年创新创业》荣获江苏省十佳双创精品课程。雷冬教授荣获江苏省优秀双创导师
三、围绕国家战略,加强智库建设,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一)成立长三角力学共同体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文荟萃、科技资源最丰富、创新能力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下,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我学会倡议,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力学学会共同成立的“长三角力学共同体”,于9月21日在江北新区正式成立。“长三角力学共同体”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发挥学术团体的特点,以学术为龙头,带动其它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发挥智库基地作用
学会“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智库基地与学会科技服务站“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密切合作,由智库基地专家团队、“东华测试智能缺陷检测系统与设备” 创新团队和捷克布尔诺大学Drahomir Novak教授团队共同承担的《大尺度混凝土结构监测诊断与评估系统的合作研发》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重点产业技术中外研发合作项目立项。为促进该项目实施和中外专家双边交流,今年8月,召开了“一带一路”中国-捷克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双边交流及推进会。
(三)为政府决策服务
理事长唐洪武的专家建议在南京市政府政策研究室《领导参阅》发表。学会双创导师陈红喜教授撰写的《南京如何实现制造业体系的自主可控?——深圳40年的经验与启事》一文,在《科技决策参考》2019第三期发表。针对浦口经济开发区低碳谷的特色,提出“绿色建筑与智能制造技术的规划”得到园区的认可。
(四)完成省教育厅委托职能项目
圆满完成江苏省教育厅的“大学生竞赛”职能项目,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共有来自全省45所学校的2850名本科学生及24所学校的569名高职高专学生参赛;获得省科协“提升计划”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资助。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自1996-2019年共成功举办十一届,实现零投诉,打造成为江苏省力学学会的品牌和名片,受到各高校和广大青年学生的充分肯定和信赖,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学会主办的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竞赛项目。
我省学子在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创历史最好成绩,获个人特等奖2人(第一和第三名),一等奖7人,二等奖25人,获“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特等奖1项(第一名)和团体二等奖2项,获“基础力学实验赛”团体三等奖4项,实现了该项赛事的大满贯。江苏省力学学会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
四、丰富科普活动,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
(一)三支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正常开展活动
2019年,学会组建“江苏省力学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江苏省力学与工程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和“江苏省生物力学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3支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共走进村、校、社区10次,累计96人次专家参加活动,受众近3000人次。
(二)积极参加“科普周”、“科普日”活动
在全国科普周、科普日期间开展“生活中的力学”、“拉家常、学力学”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发放科普资料1000余份,开展知识竞猜1500人次,公众参与近2000人次。“生活中的力学”获2019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科普周”期间,邀请我国著名的雷达专家贲德院士作了题为“科技强国——我的科技人生”的科普报告,被评为“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31届科普宣传周优秀活动”
(三)发掘高校优质科普基地资源
学会组织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5所高校的11个实验室与科普展馆开放,接待1000余人次参观。与河海大学共建的“水利行业开放型实验基地”被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入选“江苏省专业科普场馆扩大开放试点单位”。
(四)开展专项科教扶贫活动
连续三年走进梁徐中心小学,进行科技扶贫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邓宗白带领的专家组一行,第三次走进梁徐中心小学,开展专项科教扶贫活动。活动通过“《身边的力学》专题讲座”、“趣味力学竞赛—纸桥承重”等环节普及力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推动课程建设。梁徐中心小学被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五)承办国际赛事,组团境外参加国际比赛
成功承办2019年首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是由俄联邦多所高校在2005年共同发起。本次竞赛是由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组委会授权,学会和河海大学共同举办,来自亚洲48所高校308名学生参加竞赛。竞赛由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组委会委托白俄罗斯交通大学出题,并派专人携带送到国内,在考场当面拆封。试卷批改和统分全过程均在白俄罗斯专家的严格监督下完成。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共评出个人赛特等奖31名,一等奖64名,二等奖92名;评出学校团体奖特等奖5所学校、一等奖10所学校、二等奖15所学校;团队赛特等奖12队、一等奖19队、二等奖33队。团体奖优胜6所学校获得参加4月份在白俄罗斯戈梅利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的资格。
组织中国6所高校18名选手赴白俄罗斯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个人理论赛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10枚;获得团队头脑风暴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团体二等奖4项,团体三等奖2项。
(六)制作科普视频作品
制作科普短视频《蜘蛛侠不为人知的秘密》,向江苏省“科普云”推荐可视科普作品 1 件。
(七)组建江苏省力学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支队
已在中国科协指定的科技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管理平台——“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上组建江苏省力学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支队,并实名注册43 名科技志愿者。
五、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学会治理方式,提升学会治理能力
(一)党建组织坚强有力
学会党建工作小组、秘书处党支部正常开展活动,党组织活动和学会活动密切结合,新聘人员中1名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省科技社团党委,参加联合党支部活动。
 
(二)理事会独立行使职权,政社分开
全年召开2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1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按照章程行使职权,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年度总结、计划和财务报告进行审议;对秘书长、理事、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年度工作考核、表彰先进。
(三)监事会有效行使监督职责
完成2019年监事会总结2020年度工作计划;列席全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和重大活动;对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和建议;对理事会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并及时形成监事会工作纪要。
(四)秘书处实体化建设
投票选举产生专职副秘书长1名,社会新聘工作人员2名,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达到5人,选派秘书处成员到其他学会学习取经、参加省科协学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和第二届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完善管理文件。学会实现净资产正增长,完善自我造血功能。
(五)平台建设
完成省科协立项的特色学会、学术交流建设、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等5个“提升计划”项目任务。
(六)会员发展
发展新会员375人,其中正会员29人,学生会员346人。
(七)信息化建设
学会网站发布信息160余条、累计点击率达到32万余次、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17条、关注数达到6400多,建有科普工作、教育工作、创新创业、计算力学等微信群,增强了会员凝聚力。信息员陈林获得“江苏省科协系统优秀信息员”。
围绕省科协60周年,积极组织材料,协助完成2009-2019大事记、港澳台合作巡礼、学会发展史等工作,档案的故事-“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在江苏科技报刊发表,在科协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学会
网站
一级域名
http://Jsstam.org.cn
云服
务器
点击超过32万全年更新信息160余条江苏学会网投稿63条设有四服务专题
科技智库建设专题
线上会员之家会员库专家库会员
风采
成果介绍温馨的家会员管理系统
期刊主办国际期刊《SDHM》
(季刊)4期
《江苏省力学学会通讯》
4期
《力学动态》文摘24期,单期订阅人数12268人《计算力学》快讯16期《水的文摘》16期
微信
公众号
上传信息117条
关注人数6400余
学会原创
信息发布
创新创业作品微信投票
2万余人参与
科普知识竞答
1500余人参与
微信群建有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等10多个专业微信群








 
2019年,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20年,学会将再接再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我国科技社团发展的时代使命,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深化学会改革、激发内需潜力,突出一流导向、增强综合实力,不断向一流学会目标迈进。
 
(作者:邬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