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62卷,第6期

发布时间:2023-06-25 访问量:6742

新闻报道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合作交流与双边研讨会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资助中日两国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合作交流与双边研讨会项目。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包括合作交流、在华召开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在华会议)、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出国会议)三类项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资助领域包括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申请代码1须根据资助领域和研究内容选择对应的申请代码,建议选择至最后一级。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万元/项。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19项,其中合作交流项目15项左右、学术会议项目4项左右。

(五)资助内容

对于合作交流项目,NSFC资助中方研究人员访日的国际旅费和日方研究人员访华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JSPS资助日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中方研究人员访日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对于在华会议项目,NSFC资助中方举办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和中、日双方参会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JSPS资助日方参会人员的国际旅费。

对于出国会议项目,NSFC资助中方参会人员的国际旅费。JSPS资助日方举办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和中、日双方参会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六)项目执行期

合作交流项目执行期为2年9个月,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4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学术会议项目执行期为1周,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合作交流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5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申请学术会议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3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

在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作为中方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并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日方合作者应符合JSPS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日方申请指南详见https://www.jsps.go.jp/j-bilat/semina/shinsei_bosyu.html(日文版)和https://www.jsps.go.jp/english/e-bilat/call.html(英文版)。

(三)中日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JSPS提交项目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一)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NSFC-JSPS(中日)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四)《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2. 中方申请人须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grants.nsfc.gov.cn),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申请书》。

申请合作交流项目具体步骤是: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

(2)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3)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4)点击“合作交流(组织间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

(5)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JSPS(中日)”,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

申请学术会议项目具体步骤是: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

(2)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3)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4)点击“在华召开国际(地区)学术会议(组织间协议项目)”或“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组织间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

(5)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JSPS(中日)”,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

3. 申请书填写说明。中日双方申请书中的项目名称(英文)、双方依托单位(中英文)和双方项目负责人(默认为“中方人信息”栏目和“境外合作人员”栏目的第一人)应严格一致。

申请合作交流项目,应在“项目执行计划”栏目,按照交流年度,详细列出出访及来访人员姓名、出访及来访日期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

申请学术会议项目,应列出会议日程安排和拟参会人员信息。中方参会人员应至少来自国内3个不同的单位,且每个参会人员均须是2023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

4. 预算编报要求。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5. 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附件材料包括:

(1)申请合作交流项目须提交合作交流协议(协议模板见附件1)。中日双方申请人须就合作内容、交流计划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交流协议。

(2)申请学术会议项目须提交英文申请书(模板见附件2)作为中文申请书附件提交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同时,项目申请人须提供中日参会人员名单,申请在日本召开的双边学术研讨会只要求中方组织者一人填写中文申请书。

未按要求提交以上附件材料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

关于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提交等事宜,请参照《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版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项目申请接收

ISIS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3年6月12日至2023年9月5日16时。日方合作者须在JSPS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向JSPS提交申请。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提醒依托单位科管部门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关闭在线申报前确认并提交电子版申请书。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拟批结果通知

将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通知资助结果。

六、项目联系人

(一)中方联系人

联系人:张乐,张一唯

电话:010-6232 8404, 6232 7368

邮箱:zhangle@nsfc.gov.cn, zhangyw@nsfc.gov.cn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010-6231 7474

(二)日方联系人

项目名称: 二国間交流事業(日文名称)、JSPS Bilateral Joint Research Projects/Seminars(英文名称)

联系人:TAGAWA Yuki (Ms.),HINO Hiroe (Ms.)

电话:+81-3-3263-1755/2367/2362

邮箱:kenkyouka13@jsps.go.jp

附件:1.合作交流协议模板

2.学术会议项目英文申请书模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23年6月12日

 

 

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申请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启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以下简称依托单位)注册申请的受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申请注册要求

1. 2023年度依托单位注册申请自2023年7月4日开始,至8月4日16时截止(法定节假日不办公)。

2. 申请注册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实施细则》及本通告要求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经自然科学基金委按工作程序审核批准后注册成为依托单位,未批准注册的单位不能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申请注册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和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基础研究的公益性机构,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注册申请:

(一)关于研究人员。

具有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科研人才建设培养能力。

(二)关于研究能力。

具备一定的基础研究能力,申请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应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基础研究项目且项目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论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发明专利等)产出良好。

(三)关于研究条件。

具备开展基础研究所需的基本设施、配套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等。

(四)关于管理能力和制度建设。

1.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单位法人责任。

2. 具有专门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办法,设置“专人专岗”联系人制度。

3. 具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以及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4. 具有必要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资产管理办法、科研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制度。

5. 具有必要的科研诚信建设机构和人员配备以及科研诚信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并开设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课程或开展相关内容教育培训。

6. 具有健全的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三、申请注册程序

(一)预申请。

申请单位请于7月4日-7月28日16时登陆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点击新单位注册申请系统(以下简称申请系统)进行单位注册预申请,申请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 法人证书业务范围中包含科学研究相关内容。

3. 为公益性机构。

申请单位在提交预申请3个工作日后进入申请系统查看受理状态,预申请通过并获得受理号后方可填报依托单位注册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二)申请书的填写。

申请单位应当进入申请系统在线填写申请书,提交电子版后打印纸质版申请书1份,申请书纸质原件应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申请单位应当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申请材料内容不得包含涉密和敏感信息。

(三)申请材料的报送。

1. 申请单位应当报送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独立法人资格证书副本的复印件;

(3)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的复印件;

(4)其他需要提供的纸质附件材料,如关于XX单位名称的有关情况说明、项目合同书或任务书的封面及签订页、文章首页、专著封面与编者页、发明专利和省部级奖励等相关证明页。

其中第(1)项材料的承诺页应当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和经办人亲笔签名并加盖本单位公章;第(2)(3)项材料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在正面标注“此复印件仅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申请使用,他用无效”字样,覆盖在证件中的非关键字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所属机构,不能提交前款中第(2)项材料的,应当提供师级及以上上级管理机关对该单位是否从事科学研究的证明原件。

2. 申请单位应当于8月5日16时前将完整的申请材料(采用单面打印,不加封皮的普通装订,勿胶装),送交或邮寄至材料接收组。采用邮寄方式的单位,请在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速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标注“单位注册申请材料”。

(四)申请材料的修改与补齐。

自然科学基金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申请材料中存在问题的,将通过预申请所留手机号码或者电子邮箱通知申请单位联系人,请保持手机畅通并及时查看邮件。申请单位可进行一次修改或补齐材料。申请单位应当在8月31日16时前将符合要求的修改或补齐材料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逾期提交或修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单位将不予注册。

(五)申请单位的审核与审批。

自然科学基金委对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管理能力以及基础研究能力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于12月底前将审批决定通知申请单位。申请单位也可登陆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查询审批结果。

四、联系方式

1.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自然科学基金委材料接收组(行政楼101室)

邮政编码:100085

2. 联系部门及电话:

计划与政策局(受理注册咨询)010-62325277

62326980

62327216(传真)

财务局(银行开户信息咨询)010-62327229

62327225

信息中心(技术服务咨询) 010-62317474

材料接收组(接收申请材料) 010-623285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年6月20日

 

 

关于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摘自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

各博士后设站单位: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经专家评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拟对400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含军队、国防科工系统拟资助人员,相关单位另行组织公示)予以资助,现对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6月21日至6月28日。期间,未获得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查看专家评审结果。

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信函或电子邮件方式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提交书面材料。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单位博士后管理部门公章。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基金管理处(100083)

联系人:池老师

电话:010-82387704

传真:010-62335023

邮箱:postdoctorfund@mohrss.gov.cn

附件: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军队、国防科工系统拟资助人员名单略).pdf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地区专项支持计划”拟资助人员名单.pdf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2023年6月21日

 

 

学术会议

2023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第一轮征文通知

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新材料、新结构不断出现,服役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极端,塑性力学呈现出“多尺度、多场耦合及多学科交叉”特征,对塑性力学的理论、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塑性力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本次会议旨在交流塑性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推动塑性力学的发展,推广塑性力学的工程应用。会议将设置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并邀请塑性力学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做大会邀请报告和分会场邀请报告,预计参会人数350人左右。会议将评选“王仁青年科技奖”。

会议现在开始论文征稿工作,热忱欢迎广大从事塑性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以及研究生踊跃投稿并莅临本届盛会!热忱欢迎塑性力学相关单位厂商协办、赞助和参展!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四川省力学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成都大学高等研究院

一、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3年9月22-24日(22日报到,23-24日会议)

会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二、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塑性本构理论

2.弹塑性材料的损伤、断裂、蠕变、疲劳及其机理

3.材料的塑性行为及其多尺度关联

4.计算塑性力学

5.极端环境下的塑性力学

6.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塑性力学

7.塑性动力学

8.塑性成形加工

9.岩土塑性力学

10.塑性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1.其它塑性力学问题

三、会议组织机构(以姓名拼音为序)

会议主席:康国政、王清远

执行主席:范海冬、张旭

学术委员会

主任:康国政、李振环

委员:陈少华、陈玉丽、戴兰宏、段慧玲、范海冬、方棋洪、冯西桥、郭旭、何陵辉、胡更开、黄敏生、李卫国、李玉龙、刘彬、刘应华、孟松鹤、宁建国、彭向和、曲绍兴、申胜平、索涛、王彪、王记增、王建祥、王清远、王铁军、王志华、魏宇杰、杨嘉陵、张俊乾、张克实、张伟旭、张旭、仲政、朱林利

顾问:白以龙、郭万林、黄筑平、涂善东、王自强、魏悦广、杨卫、余寿文、余同希、张统一、周又和

组织委员会

主任:蒋文涛、李翔宇

副主任:范海冬、张旭、赵峰

委员:白逃萍、蔡萌琦、董江峰、何超、胡雅楠、阚前华、李浪、李佩栋、李忠友、李亚兰、刘虎、刘金铃、刘永杰、乔川、任利、田晓宝、王宠、王蒙、徐波、许传龙、杨昆、于超、袁天宇、张宏、周显东、周志宏、朱浩  

四、征稿事宜

1.本次会议仅接受摘要投稿,来稿请用word文档编排,具体格式见会议网站。摘要的保密审查由作者本单位负责,会议不再作保密审查。

2.参会人员通过如下网站进行注册和投稿:https://cloud.yiyum.com/?sid=3097&mid=793&v=100。提交时文件名称请按“议题编号-报告作者姓名-摘要题目”的格式书写,以方便会务组制作摘要集。

3.为了促进塑性力学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会议将评选和颁发“王仁青年科技奖”,请参评学者(1987年1月1日后出生)按照投稿系统中的要求填写申请表,文件名称请按“姓名-工作单位”的格式书写。

4.投稿日期:

会议投稿开始时间:2023年4月17日

会议投稿截止时间:2023年7月31日

“王仁青年科技奖”申请截止时间:2023年7月31日

投稿录用通知时间:2023年8月15日

五、会议联系方式

1. 会务联系人

范海冬:028-85406919,haidongfan8@foxmail.com,负责酒店和会场

张旭:15884593836,xzhang@swjtu.edu.cn,负责投稿和报告安排

赵峰:18380113266,zhaofeng@cdu.edu.cn,负责赞助安排

2. 会议网站联系人

会议开设“2023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网站(https://cloud.yiyum.com/?sid=3097&mid=793&v=100),定期发布会议相关信息,论文投稿、会议注册、住宿预订等事项通过网站完成。

联系人:梁李,18782973684

 

 

Call for Abstracts -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IMECE 2023)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SME IMECE 2023)

Topic 04-03 (Materials) or Topic 12-07 (Applied Mechanics)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re intelligently designed material systems with exotic properties rarely found in nature. The exciting features of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re usually defined by their geometric architecture and internal topology rather than composition. The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designed to have unusual or even opposite values compared to those found in natural materials. This symposium invites fundamental studies on the mechanics and design of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nd thei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cross various scales. This symposium aim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discussing and disseminating novel research findings in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nd architected structures. Examples of topics in this symposium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        Metamaterials with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egative stiffness, negative compressibility, reciprocity, and other unus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        Analytic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behaviors of lattice materials, foams, and other architected materials such as origami, kirigami, granular, and tensegrity structures.

·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econfigurability, tuneability, multi-stability, reciprocity, reprogrammability, symmetry breaking, and other interesting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        Responses to impact loads, strain energy transformation, super damping performance, and in situ control of the metamaterial functionality, such as reconfiguration upon command

·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3D/4D printing to manufacture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        Organizers: 

 Jaehyung Ju (jaehyung.ju@sjtu.edu.c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Jordan Raney (raney@seas.upenn.edu),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 

Submission deadline - June 23rd, 2023.

 

 

招生招聘

PhD position in adhesive soft contact mechanics - ERC funded group

Locati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Bari,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Mathematics and Management (DMMM), Via Orabona 4 - 70125 Bari – Italy

Job Type: Full Time

Deadline: 17 July 2023

Supervisory Team: Prof. Antonio Papangelo (e-mail: antonio.papangelo@poliba.it), please contact me for any questions

Scholarship: About 1200 €/month (which is ok to live in Bari, single room about 350 €/month) + 50 % when abbroad + money for conference/meeting/workshop/laptop/workstation. 

Key-words: adhesion, contact mechanics, soft matter, grasping technologies;

 Project description

We are looking for a top-level mechanical engineer (and alike) who is keen to work in the field of soft contact mechanics by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research proposal will be funded by the European project “SURFACE” (ERC-2021-STG), which aims at developing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micro-structured polymeric adhesive surfaces in order to regulate interfacial adhesion for grippers, manipulators and adhesive pads.

Macroscopic adhesion of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depends on geometry, at the macro and micro scales, on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used for applying the loads.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the researcher will be asked to design and develop experimental methods suitable for measuring contact forces, making indentation test, pull-off tests. The project will therefore plan to: (1) design micropatterned interfaces using CAD, (2) using high resolution 3D printing based on 2-Photon-Polymerization to fabricate the desired micro-structured interface, (3) test the adhesive capabilities of such interfaces with a dedicated test bench, (4)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topic opens to the possibility to collaborate with several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research centers and universities: the Laboratory of Tribology and System Dynamics (LTDS) École Centrale de Lyon,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with the 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T). To the researcher will be offered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a research center abroad for a research staying of maximum 12 months in order to sharpen his/her skills in the field of experimental contact mechanics. For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e researcher will make use of the equipment and competences available at the TriboDynamics Lab (DMMM, PoliBa), in particular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designing and fabricating polymeric micro-structured interfaces with resolution down to 200 nanometers using a 2-Photon-Polymerization microfabrication system. The TriboDynamics Lab is funded within the research project “SURFACE” ERC-2021-StG (Grant agreement ID: 101039198). The researcher will work in a stimulating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Italian University such us Politecnico di Bari.

Please, apply at antonio.papangelo@poliba.it attaching your CV.

The PhD student will work in a stimulating environment and will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TriboDynamics Lab, recently founded at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Mathematics and Management which has received support from the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under the call ERC-2021-Starting Grant for 1.5 M€ (https://www-dppi.poliba.it/index.php/en/ercstarting-grant).

We are looking for highly motivated peopl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send us ASAP an email attaching your CV! 

https://tribodynamicslab.poliba.it/ web site under maintenance

Attachment SizeAnnouncement for position 2 - Mech.pdf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Regularized Failure Models for Quasibrittle Materials,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My colleague Milan Jirásek is opening a two-year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developing new regularized models for predicting and understanding failure processes under general conditions.

Join us in Prague as one of the 2023 CTU Global Postdoc Fellows and work with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s of non-local mechanics of inelastic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The deadline for submitting your application is 31 August 2023, and full details on the position are provided at https://euraxess.ec.europa.eu/jobs/105903.

Attachment Size23_euraxess_#1-1.png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2023 40 

基于功能度量法的刚性结构可靠性拓扑优化

易平,李娜,邢艳,张恩华

变体分比功能梯度点阵结构两尺度拓扑优化设计

梁有鹏,徐亮,刘电子,钱征华

基于代理模型的箭体连接结构极值响应分析与优化

孙伟程,关振群,潘嘉诚,曾岩

基于并行计算和遗传算法的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优化设计

史腾,朱劲松,王子挺,秦亚婷

双缆悬索桥空缆状态主缆抗滑安全性研究

柴生波,吴骞,王秀兰,王克文

 

 

网络精华

最具挑战的125个科学难题之一,将被破解!

(摘自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随着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加,我国科学智能相关研究成果开始星火闪耀。中国科大的“AI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高精度体相水力场大模型、北京大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SPONGE…… 

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它几乎能跟所有领域结合,而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两者融合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借助昇思AI框架,科学家将快速破解水的结构谜题

2005年,《科学》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发布了全世界最具挑战性的125个科学问题,水的结构和性质即其中的科学问题之一。水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却有非常奇特的性质。比如,通常物质都是固态重于液态,但冰(固态)却浮在水(液态)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东辉介绍说,水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其分子结构中氢键,但这种结构至今还未有定论。

 张东辉院士发表主题演讲。大会主办方供图弄清体相水的氢键结构,人们不但可以深入认识水的各种奇特性质,更好地研制新药、开发新能源,还能提高人们对许多生命过程的理解。原则上,科学家可以通过高精度从头算构造水分子体系的高精度势能面(力场),但随着研究体系原子个数的增多,高精度势能面构造的困难也迅速增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高精度势能面构造的能力,加快了高精度体相水力场构造的进程。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拟合水分子多体展开势能面,以获得体相水的高精度力场。该方法不仅将体相水的物理化学性状研究速度提升千倍,还能和实验相互印证,从而大大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可见,机器学习确实具有非常强的高维函数近似能力。”张东辉院士说,“而MindSpore从硬件设施、处理器、科学算子和昇思AI框架非常多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体相水的模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包括高精度力场开发,各种大场景、多尺度模拟的开展。”

AI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资源,让AI大模型“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大模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认为,大模型分两类,一是底座型大模型,二是垂类(垂直分类)型大模型。垂类型大模型因适应千行百业、应用于多种场景而会越来越多。近日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同样显示,一方面国内底座型大模型正在持续拓展应用领域,从办公、生活、娱乐向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加速渗透。另一方面,垂直分类的专业大模型也在不断落地,发挥其领域纵深优势,提供针对特定业务场景的高质量专业化解决方案。虽然国内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都在积极参与大模型研发。但大模型开发、训练和部署过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庞大的数据集、复杂的网络结构和计算资源的要求,使开发者需要强大而灵活的AI框架来支持。昇思开源社区理事长丁诚说,同时,AI框架生态在开放性与共享、标准化与互操作性、持续模型研究与创新等方面均有越来越高的要求,AI框架与AI大模型正共同推动着AI技术的发展和创新。”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着全球创新的浪潮。在AI创新的背后,人工智能框架作为AI根技术,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和资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AI框架就像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是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一方面要管理好这些硬件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做好兼容性。在智能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近年来大模型的兴起,使得AI算力需求和模型复杂度以突破摩尔定律的速度飞速增长。这意味着,除了对物理计算量的硬件要求外,软件的开发和调度效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事实上,在每一个时代的技术更迭中,硬件系统都需要与之密切配合的软件使能,才能将产品更好地推广和应用。AI框架的出现,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编程接口,便捷的自动微分求导,高效的分布式并行调度能力,与多样化算力系统相结合,帮助人工智能研究者孵化出各种AI算法和应用创新。“AI框架既要如同汽车方向盘一般,给AI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接口。也要像变速箱和传动轴一般,将算力合理高效的调度,发挥出系统最佳的性能。丁诚说。框架向下去调用硬件和芯片的算力,对上支撑模型的开发。从而大大缩短了我们训练AI模型所需要的时间,因为没有AI硬件加持,AI模型会计算很久,难以满足使用需要。业内人士认为,早期人工智能研究多停留在学术圈或少数大公司范围。AI框架的成熟并迅速发展,能把开发难度降到大众水平,让更多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有可能开发特殊场景应用,让AI大模型飞入寻常百姓家

“开发大模型真正的技术难点是底层实现,这一块我们在AI框架中会去帮大家解决。昇思AI框架承担着繁荣AI产业生态的使命,南向结合硬件厂商技术优势,北向联合千行百业应用场景,助力AI产业的全面开放与繁荣。”丁诚补充说,“这是我们昇思AI框架的定位。”

夯实人工智能“根技术”,降低行业应用和创新门槛

年初,ChatGΡT掀起了一波大模型热潮。但ChatGΡT的卓越表现并非一家公司成果,其背后有英伟达、微软构建的AI硬件,有超过1000GPU,另外还有例如MetaAI框架团队帮他们做算子、调度等基础软件方面的定制、调优,最终才能让它表现出不俗的效果。不少AI框架用户认为,AI框架是培育产业应用的黑土地,各种模型、应用都是这块土地上生长的树、绽放的花、结出的果,它需要凝心聚力共建AI框架开源新生态。考虑到单靠一个团队力量无法撑起整个AI框架的演进与发展,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构建了充分开放的治理架构,通过社区理事会以及多个专业委员会,集众力汇众智,共同助力社区发展。同时,昇思MindSpore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通过与六大业界开源基金会合作,逐步拓展至全球150+国家,1700+城市的AI开发者。实现与Hugging face社区的无缝对接,提供面向全球开发者的原生大模型体验,实现AI生态的共同繁荣。要真正繁荣中国的AI产业,必然离不开充足的人才支持。而AI框架已成为开发者必备的工具,因此昇思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AI人才的生态使命。丁诚说。针对不同开发者不同阶段的成长路径,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提供了全套方案:面向入门阶段,提供系列教材和认证课程,走进全国各地的高校,赋能学生通过昇思MindSpore入门学习AI;面向实践阶段,提供系列化的实习、众智和竞赛任务,给开发者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手把手引导开发者成长;面向研究创新阶段,提供昇思学术激励基金和算力支持,激发原创科学研究。目前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已与全球210+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覆盖全部C9院校,培训2500名老师,培养20+学生;在科研创新上,与全球290+TOP科研团队进行深入合作,基于昇思发表的AI顶会论文已达900+篇,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过去3年里,昇思社区帮助业界各类伙伴完成以紫东.太初、鹏程系列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百亿及千亿级大模型。基于昇思孵化的产业落地大模型,占到国内总数的40%。除大模型外,在AI使能科学计算,帮助科学研究创新与突破方面:MindSpore2.0完善了AI科学智能整体技术架构,助力融合应用创新开发。下一步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将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合作,在行业的重点场景精选了高质量模型,结合软硬件协同性能优化,打造了系列场景化开发套件,进一步降低AI行业使用和创新的门槛。

 

 

王赤院士: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

(摘自光明日报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58年,我国空间科学创始人赵九章先生率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学习。在70多天的行程中,居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卫星的核心内容。一天,代表团受邀参观一辆被布遮盖的卡车,上面装载的正是卫星,但却不能进一步打开看……回国后,赵九章先生下定决心: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足以令人自豪的是,中国航天立足自己的力量,牢牢抓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个牛鼻子,掌握了战略主动。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我国空间科学卫星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刘振兴院士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引发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欧洲航天局主动提出,希望欧方的“星簇计划(Cluster)”与“双星计划”开展联合探测。当中国科学家来到欧洲参加卫星联试时,我们自主研制的空间探测仪器赢得了欧洲同行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在科学认知、技术指标和性能上的差距,欧方厚厚的现场测试手册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中欧科学家的合作,也让“星簇计划”与“双星计划”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探测。

由此,我们也越发感到,跟高手过招,可以知短长,今天的自主创新,不是唱独角戏。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今时代,合作有利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创新。“双星计划”开辟了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的先河,“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德国、瑞典、荷兰三国与我们合作研发的三台科学仪器,搭乘中国的探测器共同探索月球背面的奥秘,展示了我们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悟空”“墨子”“彗眼”“夸父一号”等科学卫星毫无例外都在走开放合作的道路。随着我国空间科学的水平能力进入国际一流方阵,大规模的合作交流成为必然。当前,由中国科学院和欧洲空间局共同策划、遴选、实施、发射和运行的地球空间“微笑计划”(SMILE)正克服困难稳步推进,这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全方位、全过程合作的新范式。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胸怀天下,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更加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吸纳更多优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上,中国科学家也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为重要的力量。

(作者:王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