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66卷,第2期

发布时间:2024-04-25 访问量:1085


新闻报道

关于“2023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编”的推荐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各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为推动中国力学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促进高层次创造性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共同组织“2023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编”。遴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2023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编”推荐工作即日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条件

1.本次论文汇编的遴选范围为2021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间在中国获得力学学科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2.论文选题为力学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3.论文须由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等组织推荐。每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推荐论文不超过2篇;不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推荐论文最多1篇。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可以联名推荐。每篇论文须由5位理事联名推荐,每位理事仅有一个联名推荐的名额。

4.论文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含)以上职称的作者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涉密的博士学位论文,不能参加评选。每篇博士学位论文只有一次申报机会。

二、申报材料

1.推荐表:须有答辩时所在单位(如系、院、研究所等)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理事联名推荐的,须有所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

2.博士学位论文综合介绍材料:对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意义、成果创新性等方面直接相关的情况进行介绍。

3.博士学位论文:须与在国家图书馆存档一致的博士学位论文。

4.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如博士学位证书、学术论文、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按序上传,清单由推荐系统自动生成。

三、时间安排

1.受理:即日起至2024年5月20日。

2.格式和资质审查:2024年6月。

3.初评:2024年6月。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从中评选出15~20篇候选论文。

4.初评公示:2024年7月,公示7天。

5.终评:2024年8月,组织专家进行终评,评选出入选汇编文章不超过10篇。

6.终评公示:2024年9月,公示10天。

四、注意事项

1.推荐表由推荐单位在线填写。请有意推荐的单位、理事联系学会秘书处获取网站地址和账户信息。参加过往届评选的推荐单位账号不变,可以直接使用。

在线填报时间:2024年4月30日—2024年5月20日,过期无效。

2.推荐阶段无需寄送纸质材料,通过系统上传签名或盖章后的推荐表扫描件。进入终评阶段的寄送推荐表原件和候选学位论文(一式两份)。

联系人:周冬冬,陈桂

电话:010-62559588,62559209      Email:ybpx@cstam.org.cn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100190

附件一:中国力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汇编推荐表模板

附件二:推荐过程常见问题

 

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

2024年4月19日

 

关于征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重大研究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未来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安全可靠智联,实现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本重大研究计划瞄准工业互联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未来工业互联网的重大核心科学问题,打通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走在国际前列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为进一步做好“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的项目立项和资助工作,经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会议讨论决定,面向科技界征集2024年度项目指南建议。

  一、科学目标

  瞄准工业互联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工业互联网全要素互联的结构化组织机理、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机制、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网络化调控原理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成三个以上工业制造典型场景的集成示范验证,形成若干重大基础性原创成果,培养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团队,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的范式变革,为构建要素互联结构化、生产制造流程化、工业网络体系化的产业新生态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引领未来工业互联网的科学发展。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针对未来工业互联网生产要素互联的时空关系演变及调控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围绕以下三个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一)全要素互联的结构化组织机理。

  针对未来工业互联网人机物全要素安全可靠互联的系统复杂性难题,重点解决如何刻画未来工业互联网全要素互联的联接关系与结构关系,如何度量其复杂性并构建相互控制关系等问题。重点研究未来工业互联网按需联接的本征模型与调控机理、生产要素数据多维表征及结构化组织机理、全要素互联的系统熵理论。

  (二)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理论与方法。

  面向未来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制造全流程的流畅性与稳定性要求,重点解决如何精准刻画未来工业互联网生产链制造全流程中的误差传播、有效识别生产流程的脆弱性、定量评估生产线重构的收敛性等问题。重点研究未来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制造全流程的容差分析与传播模型、全流程稳定性构建方法、全流程重构的理论与方法。

  (三)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网络化调控原理。

  针对未来工业互联网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耦合与复杂调控关系,重点解决如何从效率角度建立网络化产业链模型、从效用角度建立网络化价值链模型,如何实现跨产业链与价值链联动的多目标调控优化等问题。重点研究未来工业互联网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构建模型、全价值链构建模型、跨链耦合的网络化调控原理。

  三、指南建议书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管理办法》,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4个亚类,本次指南建议征集主要针对2024年度的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3个亚类,其中:

  (一)培育项目是指符合重大研究计划的研究目标和资助范围,创新性明显,尚需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突破方向和凝聚研究力量的项目。

  (二)重点支持项目是指研究方向属于国际前沿,创新性强,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有望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对重大研究计划目标的完成有重要作用的项目。

  (三)集成项目是指在前期资助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重大研究计划中非常重要和有望突破的方向,明确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能够实现跨越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列或领先水平的项目。

  除信息科学部外,本重大研究计划还涉及数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以及管理科学部,欢迎上述领域从事工业互联网相关研究人员积极提出指南建议,鼓励学科交叉。要求指南建议中体现科学前沿与重大需求相结合,针对场景落地的重大瓶颈问题或痛点问题展开基础研究。

  指南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解决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实现总体目标的贡献。

  (二)围绕解决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预期可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可行性论证。

  (四)建议资助项目亚类说明。

  四、2023年已发布指南方向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90019.htm

  (一)培育项目。

  1. 工业互联网智能模型的安全检测与防护方法。

  2. 工业互联网生成式人工智能方法与关键技术。

  3. 面向智能制造的弹性控制与智能决策。

  4. 面向流程工业的节能降碳优化控制与智能决策。

  5. 工业互联网质量的度量方法与评价体系。

  (二)重点支持项目。

  1. 面向远海远域产业链的跨时空高可靠传输与组网技术。

  2. 面向规模化离散制造的异构生产资源协同控制与智能优化。

  3. 面向工业互联网柔性制造系统的优化算法理论及稳定性分析。

  4. 工业互联网轻量化智能软件体系架构。

  5.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复杂产品研发制造运维一体化管理技术。

  6.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协同感知与柔性调控理论与关键技术。

  (三)集成项目。

  1. 基于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全要素按需协同互联集成演示验证。

  2. 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演示验证。

  五、2022年已发布指南方向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7058.htm

  (一)培育项目。

  1.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拓扑结构识别与优化。

  2. 面向复杂多元业务特性的工业互联网架构可重构性理论及方法。

  3. 面向精密制造的工业互联网统一时空基准理论与关键技术。

  4. OT/CT/IT异构协议簇融合与统一建模方法研究。

  5. 复杂构件增减材制造过程的耦合机理与孪生交互的工艺优化方法。

  6. 面向无人工厂的多智能体协同与决策机制。

  (二)重点支持项目。

  1. 面向智能制造的通信-感知-控制一体化智能机器组网基础理论、架构及关键技术。

  2. 柔性制造全流程质量在线评价与动态调控理论与关键技术。

  3. 面向复杂产品创新与制造效率的产业链-价值链双链联动调控机制。

  4. 工业互联网多源异构数据可信共享与按需服务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5. 面向功能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内生安全理论、架构与关键技术。

  6. 流程工业生产链和产业链智能协同与优化的决策理论与关键技术。

  (三)集成项目。

  1. 工业互联网全要素资源互联、协同与融合集成演示验证。

  六、2021年已发布指南方向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1562.htm

  (一)培育项目。

  1. 基于系统熵的工业互联网拓扑演化机理与相关数学方法。

  2. 面向工业互联网复杂要素的多源特征融合表征方法与组织推理。

  3. 多工序复杂耦合定制化生产过程的误差传播机理与在线容差分析。

  4. 工业互联网高精度时延抖动控制理论与方法。

  5. 智能制造软件与协议的安全检测理论及评估方法。

  6. 面向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高精度异常检测理论与溯源方法。

  (二)重点支持项目。

  1. 面向多场景端到端性能可控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2. 工业互联网边缘侧轻量化可信智能安全系统理论与方法。

  3. 面向制造模式变革的工业互联网柔性构造与智能调控。

  4. 智慧车间复杂传播环境适变理论与重构机制。

  5.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轻量化软件体系架构。

  6. 面向智能制造价值链的生产自组织协同机理与管理方法。

  七、2020年已发布指南方向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568/info79020.htm

  (一)培育项目。

  1. 生产要素多维数据表征方法与结构化组织机理。

  2. 网络化全流程制造的容差分析与传播模型。

  3. 面向制造过程的安全可靠互联理论与方法。

  4. 面向工业互联网复杂系统的拓扑几何结构理论。

  (二)重点支持项目。

  1. 按需联接的工业互联网新型体系架构与信息模型。

  2. 基于语义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原生智简组织理论。

  3. 工业互联网人机物全要素协同机理。

  4. 复杂场景精准作业的跨域协同与实时控制。

  5. 工业制造系统的跨时空多粒度制造资源配置与调控理论。

  八、指南建议书提交方式

  请于2024年5月31日前通过Email将“指南建议书”电子版(Word格式,模板详见附件)发至信息科学部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吴国政  王志衡  谢国

  邮箱:wugz@nsfc.gov.cn;wangzh@nsfc.gov.cn;xieguo@nsfc.gov.cn

  电话:010-62327929; 010-62327807;010-62327090

 

  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建议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信息科学部  

2024年4月19日 

关于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
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国科金发计〔2024〕13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4年4月17日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

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促进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融合,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4年度,试点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后计入。

  2024年度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第三批)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为4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

  一、领域和主要研究方向

  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装备领域

  重点支持项目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1. 高原地区风光氢储热系统能质互馈机制与柔性调控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E06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原地区风光氢储热系统能质调控问题,建立多源能流综合数学模型,阐明高原地区风光氢储的热质耦合输出与互馈特性,提出高原地区风光氢储热综合能源系统柔性调控策略,提升风光氢储热综合能源系统高原适应性。

  2.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系统多层级火灾演化机制及主被动防控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6的下属代码)。

  针对轨道车辆大容量磷酸铁锂/钛酸锂电池系统的火灾问题,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促发机制,研究电芯层级电、热、流、力等多物理场耦合特征及火灾行为演化规律,揭示电池模组-包层层级火蔓延及燃爆致灾机制,构建电池系统层级的火灾预警模型,提出主动散热及被动阻隔的防控方法。

  3. 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耦合动力学机理及控制测试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结构振动响应幅值控制问题,研究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漂浮式风电机组动力响应演化规律,研究抑制振动机理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构建包含风电机组控制策略、浮式平台水动力性能的协同减振方案,开展大比尺物理模型水池试验。

  4. 高效光伏/储能变流器的拓扑结构与控制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面向光伏/储能对高效率和高性能的需求,研究中压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演化机理及器件选型优化,建立不同拓扑结构的系统损耗模型,提出适用于2000V等级光伏/储能的高效率拓扑结构及基于新型拓扑的调制方法与控制策略,实现系统效率提升、谐波优化以及共模电流降低等综合性能的提高。

  5. 面向风光新能源系统的构网型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系统的低惯量、低短路电流和低电网稳定性问题,研究电网强度对新能源并网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建立满足构网变流器主动支撑能力评价的电网等效模型,提出变流器主动支撑能力评测方法,形成构网型电源接入对新能源系统的支撑关键技术。

  6. 大型风电机组智能控制与诊断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大型风电机组高可靠控制与稳定运行需求,研究非线性多变量耦合下的载荷和发电性能等多目标优化智能控制、在线健康监测及智能诊断、控制和运维技术,构建高拟真、多物理场风力发电机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大型风电机组可靠智能运行。

  7. 电-氢转换系统测试评估准则及电源控制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电-氢能量转换关键部件、设备、系统强耦合的性能评价技术不系统、不完善问题,研究兆瓦级碱性电解槽高性能催化剂筛选及其形貌、电化学表征,开展电极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研究,开发波动工况全控型制氢电源高性能控制算法,建立电-氢转换系统性能评估模型及表征指标体系。

  8. 百万千瓦级深远海风电发电汇集送出系统拓扑及协同控制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深远海风电远距离外送的规模化、高效率、高可靠开发需求,开展深远海风电平台的汇集送出系统拓扑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并构建系统多时间尺度电磁仿真技术及测试平台,提出深远海风电高效汇集及送出的设计方法。

  9. 基于高压宽禁带功率器件的变流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轨道车辆牵引高效高功率密度需求,研究高压宽禁带功率器件串/并联拓扑,研究基于宽禁带高压器件的高密度变流器拓扑与高频控制技术,研究高压器件失效模式和高可靠性容错运行技术,研究面向多端口能量变换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研究机电热磁多物理场协同优化控制方法。

  10. 新能源车用电机及变流驱动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评估(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新能源车用电驱系统在高压、高温和复杂振动下的运行安全风险及全寿命周期使用效率受限问题,剖析热、振动和电气因素对电机驱动系统功能失效影响机理,揭示参数时变下电机及变流驱动系统故障特征演化规律,提出强噪声背景下电驱系统故障特征的提取与识别方法,实现复杂工况下新能源车用电驱系统复合故障识别与健康评估。

  11. 水下机器人动态高精度跟踪控制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动态洋流环境水下机器人高机动推进与高精度跟踪控制问题,研究数据-机理混合驱动的水下机器人动力学耦合机理,建立水下机器人非线性姿态控制的参数标定方法,实现关键参数高精度离线辨识与关键状态快速在线估算、以及水下机器人动态高精度跟踪控制。

  12. 基于动态响应特征映射机理的高速列车车轮几何形貌缺陷诊断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速列车车轮长期服役性能演化特征,研究车轮几何形貌与动态响应隐相关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车轮横向-周向三维几何形貌与簧上/簧间/簧下振动映射机理,构建基于车轮特征参数的性能劣化指征在线诊断模型,并结合典型运用场景进行准确性验证,提出车轮性能保持与自适应维护策略。

  13. 多激扰条件下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性能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围绕高速磁浮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性能和能效协同优化,探明气动、线路激扰对牵引供电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直线电机、牵引变流器、制动器和供电系统拓扑结构与约束关系,研究牵引供电系统协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牵引供电系统全局高效控制技术,实现牵引系统能效提升。

  14. 高速列车构型组分与功能重构机制设计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速列车系统性能提升需求,研究高速列车组分高效互操作机理,研究高速列车组分与功能重构机制,研究可表征并适配于高速列车构型演化的模型,形成高速列车性能与功能设计优化方法,以下一代高速列车为对象开发原型系统并验证。

  15. 恶劣环境轨道车辆车内环境舒适性保持与调控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海拔、隧道群等恶劣环境列车乘员舒适性问题,揭示车内噪声、压力变化等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机理,研究乘员“物理-生理-心理”自主感知技术,建立多源信息融合舒适性评价方法,开发车内环境舒适性保持与调控技术。

  16. 轨道车辆碰撞/防脱轨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轨道车辆碰撞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失稳、列车脱轨造成的车辆损坏和乘员伤亡问题,研究列车-线路-乘员大系统仿真技术及等效试验方法,研究车间力传递规律、碰撞速度与脱轨关系,提升列车防爬、吸能、防脱轨及乘员安全防护技术。

  17. 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轨道车辆对线路环境状态的精确感知和智能化自主运行的难题,研究多源信息融合定位及共享技术,研究净空安全和轨道缺陷等状态感知技术,形成多源信息融合及安全决策的自主式运行方案。

  18. 轨道车辆氢能源动力系统失效机理及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车载氢能源系统安全问题,研究轨道车辆储氢装置、燃料电池的安全载荷边界,揭示氢能源轨道车辆安全防护机理,研究系统安全在线评估及预警机制,形成多物理场耦合下的碰撞应对、防火防爆等关键技术,提出氢能轨道车辆安全防护可靠性设计及评估方法。

  19. 基于多感知融合的高速列车自主定位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列车高速自主高精度定位难题,研究基于视觉/惯导/卫星/里程计等多感知及运动约束信息融合的高速列车自主定位方法,建立多传感器融合测量误差模型和一致性校核方法,形成自适应多模式组合自主定位技术。

  20. 轨道交通车辆综合能源微网多源动力匹配及管控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低碳化多源供电需求,研究融合新型能源的多源混合动力微电网最优拓扑和供电制式,研究复杂工况下多源匹配机理和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内燃机和电池等安全运行及管理策略,建立包含电池健康管理、牵引系统协同的低碳动力装备主动管控关键技术,并开展验证。

  21. 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本构安全与可靠性设计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部分失效引发的振动、发热、过冲击等问题,研究牵引电机与变流器的故障模式、机理与演化规律,研究诊断预警与容错运行技术,形成永磁牵引传动系统的安全评估与防护链设计方法。

  22. 高速磁浮列车气动作用-电磁力协同控制理论与系统设计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速磁浮列车气动作用影响运行稳定性问题,研究气动作用力-电磁力-轨道耦合系统动态作用机理,研究气动强交变场景下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外形参数对气动作用力-悬浮导向力的影响规律,开展复杂运行场景高速磁浮列车气动性能动模型、风洞试验评估研究,提出气动作用力、阻力与电磁悬浮导向力匹配气动设计方法。

  23. 列车多功能融合的协同控制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既有列车网络、牵引/制动控制和故障诊断分立架构,研究一体化协同控制策略与实现机制,研究各功能子系统信息交互模式与功能互操作机理,研究高效高可靠骨干网拓扑与功能单元接入模式,并开展实验验证。

  24. 矿山车辆自主作业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矿山恶劣环境与复杂工况下车辆效率提升和协同作业难题,研究轨道交通故障安全机制在矿山运输系统的适应性,研究矿山车辆效率提升和协同作业方法,揭示车-路-环境多诱因下自动驾驶感知与控制失效机理,研究多型失效风险分级辨识策略,研发基于协同运行控制的失效防护与故障导向安全技术。

  25. 列车车载网络及车地云一体化信息安全防护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车载控制网和服务网等有线网络之间信息安全和车地之间无线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模拟攻击、发现威胁、防御攻击路径、应急响应等网络防护技术,研究数据安全加密方法及主动防御技术,构建稳定高可靠的车载信息网络,保障数据通信可信。

  26. 重载列车纵向冲动评测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2的下属代码)。

  针对重载列车纵向冲动和车钩失稳等问题,研究线路条件、列车操控、车辆状态等因素作用下的车钩载荷特征与列车纵向冲动机理,研究多因素影响下纵向冲动评测与安全评价方法,提出综合考虑列车服役性能的纵向冲动多目标安全控制技术。

  二、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本联合基金项目采取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5月20日16时。

  2.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公平竞争。鼓励申请人与联合资助方下属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 2 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 1 项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4.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

  5.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代码 1”应按照本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 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领域信息”根据项目研究领域选择相应的领域名称,如“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装备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如“1. 高原地区风光氢储热系统能质互馈机制与柔性调控方法”,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6.申请项目应当符合本项目指南的资助范围与要求。申请人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项目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获奖及成果报道等,应当注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或作有关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促进项目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8.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单位承诺函、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4年5月20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5月21日16时前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

 

  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

  联系人:李志兰 刘 权

  电 话:010-62329897,62326872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

  联系人:吴 桐 姜茹佳

  电 话:0532-89015016,010-51877331

 

学术会议

【重要通知】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力学大师讲座计划现已全面开放申请

北京国际力学中心(英文名称:Beijing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缩写为BICTAM)是中国力学学会独立构建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目的是促进亚太地区的力学发展,增强发展中国家抵御突发自然灾害和了解前沿科学的能力。BICTAM已于2010年顺利加入力学界最为权威的国际组织——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成为该组织继1970年在意大利设立欧洲国际力学中心之后,在全球设立的第二个国际力学中心。BICTAM设立以来,面向亚太地区并针对力学研究前沿和热点开展活动,“BICTAM专题研讨会”“BICTAM暑期学校”“亚太青年联谊会”等系列活动已经形成品牌,年均参与BICTAM学术活动的国内外学者超过千人。

2016年,BICTAM开始实施“力学大师讲座计划(英文名称:BICTAM Master Lecture Series on Mechanics)”,先后邀请了荷兰屯特大学教授Detlef Lohse(第2届Batchelor奖获得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ing Kam Liu(国际计算力学协会Gauss-Newton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Daniel Weihe(以色列科学与人文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Frank Smith(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William A. Goddard(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多位国际一流学者作学术报告和互动交流,为国内青年学者提供了非常难得的交流机会,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2023年,BICTAM进一步扩大“力学大师讲座计划”活动组织范围,鼓励力学领域的优秀学者积极申请担任“力学大师讲座计划”活动召集人(主持人),依托BICTAM更好地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 活动内容

学术交流可以采取线下或者线上方式,可同时开放网上直播通道,时长控制在60分钟左右,其中学术报告40分钟,互动交流20分钟,包括“主持人开场介绍报告人”“报告人分享学术成果和科研心得”“主持人引导提问 (3至5人)”“一般性提问”等四个环节。

为保证互动环节的效果,召集人可提前组织国内熟悉该报告人的专家学者进行小组讨论,有针对性的形成3到5个预设问题,提高现场互动交流效果。

备注:具体活动开展时间与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申请要求

受邀报告人为力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外学者,报告内容为力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召集人应为力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对拟邀请报告人的研究领域和相关成果较为熟悉,负责邀请报告人和担任学术讲座的主持人。

3. 资助形式

BICTAM提供相应经费支持活动开展,可列支专家报告费等劳务费用;同时,BICTAM负责海报设计、宣传推广、会议平台配置等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

4. 申请方式

有意向申请担任召集人的老师,请填写附件申请表,填写后发送至学会邮箱office@cstam.org.cn,邮件主题以“BICTAM力学大师讲座计划+姓名”命名。

备注:活动申请全年开放。

5. 联系方式

活动联系人:张烨文

联系方式:010-82543905

电子邮箱:office@cstam.org.cn

 

附件1:BICTAM“力学大师讲座计划”召集人申请书

 

 

第十四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通知

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旨在为从事高超声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学者之间提供深入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会议主题包括“气动、燃烧、结构、控制”等内容,每年召开一次,自2008年第一次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

第十四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于2023年5月4-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召开,由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承办。我们诚挚邀请全国从事高超声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业内人士参加本次会议。

一、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

中国力学学会

二、承办单位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

三、会议时间、地点及住宿安排

(一)会议时间:2023年5月4-6日(5月4日上午10点开始报到,5月5-6日为正式会议)

(二)会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南沙花园酒店

(三)会议住宿:

1.南沙大酒店

1)住宿价格:大床房单早:450元/天双床房双早:560元/天

2)酒店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商贸大道南二路1号;

3)预定途径:会务组根据报名时选定的酒店,整理名单发送酒店,到达酒店提供身份证即可办理入住;

4)交通安排:会务组安排接驳车辆往返会场(距会场车程约10分钟)。

2.南沙花园酒店

1)住宿价格:大床房单早:650元/天双床房双早:750元/天

2)酒店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区大角二路1号;

3)预定途径:会务组根据报名时选定的酒店,整理名单发送酒店,到达酒店提供身份证可办理入住;

4)交通安排:会场所在酒店,步行可达。

四、会议注册

(一)注册费:本次会议注册费为1500元/人,会议费包含会议注册费、资料费等,不包含会议期间食宿费;

(二)缴费方式:本次统一采用手机银行转账等线上缴费方式(缴费时请务必备注姓名),会议现场不设置缴费点。如有开票需求,请填写报名表中开票信息一栏并附支付截图。注册费缴费信息如下:

名称: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

统一社会信息代码:12440000MB2D22424A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1119号1号楼501房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凤凰大道支行

账号:683472445475

五、会务组联系方式

广天院学术组:

赖海清 13672496001 hqlai@gd.imech.ac.cn

广天院会务组:

黄艳仪 15813306033 yyhuang@gd.imech.ac.cn

梁羽 18820119197 liangyu@gd.imech.ac.cn

力学所联系人:

刘亚冰 15101146145 liuyabing@imech.ac.cn

六、会议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4月28日23:59。

报名链接:https://forms.ebdan.net/ls/SXcwX3Or?bt=yxy

报名小程序:

 wps5.jpg

 

 

招生招聘

 Funded PhD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Bath in Composite

 

A new funded PhD opportunity is available at the University of Bath. The project is on elastic tailoring of composite winglets on aircraft. 

The opportunity comes with an enhanced stipend (for students who quailfy). 

PhD start date: September 2024. Application deadline is the 30th of May 2024.

More details about the proejct can be found here

Formal applications need to be submited here.

 

University Professorship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 Mechanics at TU Darmstadt, Germany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 seeks candidates at the earliest possible date for a Full University Professorship (W3)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 Mechanics. We are looking for a scientist with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visibility who will represent the field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 mechanic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professorship should cover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ly efficient, highly accurate or structure-preserv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methods for stationary or transient fluid mechanical problems, as well as their use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this context, the professorship should also addres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 areas:

· Consideration of coupled or multiphysical phenomena, such as aerodynamics and aeroacoustics, high-speed flows, shock waves, thermofluidics,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s, reactive flows, multiphase flows, processes involving phase transformations, or soft and biomaterials.

· Implementation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efficient codes and on highly parallelized computer architectures such as HPC or GPU clusters, or in the future also quantum computers.

· Linking CFD with physics- or data-based model reduction methods (e.g. in conjunction with machine learning), shape or topology optimization, quantification of uncertainties, or integration into digital twins and process chains.

The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to work interdisciplinary both within the department and with other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expected.

The professorship will also represent the field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 mechanics in teaching and will also participate in comprehensive courses of the department.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teach courses in German or English language is required.

 

Candidates are expected to have completed an engineering, mathematical, or science degree with a subsequent qualified doctorate, internationally visible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bilitation or habilitation-equivalent (postdoctoral) accomplishments, experience in obtaining third-party funding, didactic and pedagogical suitability, leadership skill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self-administration.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methods and their use to solve fluid mechanical problems with a strong connection to engineering science should be proven through high-ranking publications.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https://www.career.tu-darmstadt.de//HPv3.Jobs/TU-Darmstadt/stellenangebo...

 

学术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24年第45卷第3

数据驱动下的声学器件音质优化

许磊张维声朱宝郭旭

考虑不同破坏形式下隧道锚承载力及破坏阶段研究

杨国俊吕明航唐光武田骐玮杜永峰

颗粒土中剪切带临界状态数学描述及其完全解

黄文雄崔贤

含内聚裂纹弹性体的能量释放率与断裂能

安蕊梅侯永康李云峰段树金

一维六方准晶非周期平面内中心开口裂纹的平面热弹性问题

赵雪芬卢绍楠马园园张保文

 

网络精华

中国“网”事:穿过羊肠小道,驶入信息高速  

 

(摘自科学网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会记住这一天:1994年4月20日。”时隔30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网络中心)首任主任宁玉田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特殊的日子。

 

当天,一条传输速率为64K的国际专线从网络中心成功联网,实现了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开端,更预示着一个数字生活的崭新时代向人们开启大门。

 

1 需求催生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有两个驱动因素,一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需要,二是大科学装置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国际传输的需求。

 

为建立能抵抗核打击的美国作战指挥系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上世纪60年代就建成了覆盖全美的阿帕网(ARPANet)。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均在创建本国的计算机网络,很多互联网的关键性、基础性标准也在这一时期确定。

 

在科研领域,以粒子物理、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大科学工程兴起,进一步催生国际合作、资源共享方面的强烈需求。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NSFNet并取代ARPANet,成为当时互联网的主干网。

 

我国最早应用互联网的需求同样来自科教领域。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让中国科学家对网络的需求越发迫切。

 

“科研人员有了研究成果,会写成论文预印件寄给国外同行,国外科学家也会把论文预印件寄给中国学者。国际间邮包寄送往往需要数月,科研人员看到论文时,已经是半年前发表的成果了。”时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十室副主任钱华林介绍,“而借助互联网,科学家能极大提高论文发表效率,加快成果产出进度。”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一些科学家已和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通信连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出于共享科学数据和计算资源的需求,已通过电子邮件和国外进行过联系。当时,还仅限于收发电子邮件,而且网络随时会断。

 

2 机遇出现

 

随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高速计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989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将支持网络和计算中心建设列入“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设想在北京中关村范围内,建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地区研究所3个局域网络,然后通过若干节点,连成一个高速计算机通信主干网,并建成网控中心和计算机主机系统。

 

“如果这一系统建成,一方面,科学家可以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共享超级计算机及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起到示范作用。”钱华林说。

 

该项目被称为NCFC(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由国家计委组织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三方投标确定实施依托单位。

 

得到这一消息后,时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与开发局副局长宁玉田随即向中国科学院领导作了报告。

 

“院领导对科技前沿非常了解,对高新技术非常敏感,当时就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宁玉田说。

 

报告报上去后,很快得到批复。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明确要求:“此事必须抓紧做好。”

 

3 0.7分胜出

 

1989年6月26日,中国科学院组织计算所、计算中心(1977年成立,后并入网络中心)、软件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和电子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计算机和网络专家成立NCFC项目投标小组,集中撰写标书。

 

“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经评审组21位专家严格评议打分,中国科学院的方案比第二名仅高0.7分。”宁玉田说,“坦白讲,其他竞标单位的实力也不差,每位专家都很优秀,但我们的方案总体上更优。”

 

最后,中国科学院胜出,主持NCFC项目。

 

NCFC项目牵涉多家机构和大量资源,组织协调难度很大。1990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后并入网络中心)成立,挂靠在计算中心,并从各研究所抽调优势力量,组建攻关团队。宁玉田任主任,计算所研究员马影琳任总工程师,钱华林和计算所研究员苏振泽任副总工程师,牵头组成了核心团队。

 

为方便实施,项目组设立管理委员会,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成员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导组成。

 

是年11月,国家计委批复NCFC立项。

 

4 雏形渐成

 

NCFC的首要任务是建设3个局域网,再连接成一个主干网。项目实施过程中,连接主干网必须使用统一的协议。当时国内组网有X.25协议、DECnet协议,还有X.400协议。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的局域网也采用了不同的传输协议。

 

主干网采用什么标准来连接,NCFC管理委员会内部对此有些争议。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网络协议,比如欧洲是OSI,美国在发展TCP/IP。

 

NCFC管理委员会的专家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际验证和细致讨论,最终认为TCP/IP协议更具优势,于是采用该协议。

 

“现在看来,当时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TCP/IP协议后来成为互联网的国际标准,这让我们在技术路线上没有走弯路。”宁玉田说。

 

解决了传输协议问题后,“广播风暴”问题又接踵而至。“广播风暴”是指因网络设计和连接问题,广播在网内大量复制,占用带宽,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甚至瘫痪。由于当时从国外采购路由器困难,项目组决定一边尝试用“网桥”(Bridge)连接,一边着手研制路由器。

 

钱华林带着学生——青年工程师李俊(后任网络中心第三任主任),借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带回来的开源RIP路由协议软件,经消化、吸收和攻关,通过在台式电脑(PC机)上安装4块网卡并修改软件的方式,组建成一台“PC版”路由器。

 

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研制并投入运行的路由器。此后,在NCFC主干网试运行中,全网用了30多台PC路由器。

 

网络连接实验中,从软件到硬件设备,基本上都要从头做起。那时候就连一根光纤都要经过半年时间才能拿到手,项目组用以太网连接计算所南楼、北楼的实验就花了半年时间。

 

主干网连接光纤要走地下管路,但地下管路归当时的邮电部管理,在其中穿过光纤需得到邮电部批准,然后经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局办理。在和清华大学连接过程中,有几百米的光纤管道全被占用了,铺设新管道又不现实,讨论再三,专家们决定采用架空光缆的方式连接。然而,进口光纤价格不菲,架空光缆又容易损坏。为此,项目组科研人员每天晚上都要化身“打更人”,沿着光纤路线巡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93年12月,NCFC项目顺利完成,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将3个院校网连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雏形。

 

5 突破阻碍

 

NCFC项目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装备超级计算机作为网络公用资源。但完成这一任务却面临巨大阻碍,因为当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发达国家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的组织)拒绝向中国出口超级计算机。

 

NCFC管理委员会见招拆招,决定趁此机会尝试国际联网。

 

“这不仅符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也能满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国际合作的需要。”宁玉田说,“但联网过程并不顺利,可以说困难重重。”

 

其实,作出这个决定时,科研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当时,NCFC项目任务书中并没有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考核指标,国家对项目组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这是个自选课题,或者说是NCFC管理委员会的自发行为。”宁玉田回忆,“面临着政策、技术、经费、设备等多重障碍。”

 

当时国内电信制度规定,对外连接必须专线专用,中国科学院这根线要实现资源共享,就要承担专线昂贵的价格。更何况,当时很多先进设备和技术并非有钱就能买到。

 

更关键的是,美国担心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会对美国构成所谓“安全威胁”。

 

1993年底,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所有技术问题都已解决,但网络就是不通。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有位美国专家明确告诉我国专家,中国不能接入互联网,是“技术以外的一些障碍”。

 

为接入国际互联网,从科研管理层、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到NCFC项目组成员都在努力,胡启恒、师昌绪、陈佳洱、钱华林等人多次在有关国际会议上为此争取。宁玉田说:“其实科学家都非常支持中国接入互联网,当时有美国同行表示,只要政府不反对就行。”

 

1994年4月初,胡启恒去美国开会,特意拜访了主管互联网的NSF负责人,说明NCFC的性质及联网的目的。

 

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美国同意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主干网。

 

胡启恒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作出精彩论断:“中国的互联网不是用八抬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里走出来的。”

 

6 历史一刻

 

1994年4月19日深夜,李俊正在NCFC机房值班。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他忽然发现能进入国际互联网了。

 

“突然能联网了,能看到美国互联网上的东西了。那股兴奋劲儿难以形容,我意识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国际互联网的人。”李俊回忆说。

 

因为已是深夜,李俊并未立即将这个“大消息”告诉别人。像意外走进神秘花园的孩子,他想先独自“玩耍”一番。

 

第二天,听到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消息后,大家都很兴奋,1994年4月20日也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纪念日。

 

“中国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名成员。”网络中心科技云运行与技术发展部主任黎建辉说,“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确实应该记住这一天。”

 

“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国际友人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的成果。多位国家领导和院领导都曾作出批示。”宁玉田说,“这件事也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7 域名回迁

 

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后,中国的国家域名(.CN)还在国外运行。国外向中国发送邮件很困难,只能用IP地址收发。

 

“作为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域名系统是支撑全球互联网运行的重要根基和‘导航系统’,是一切应用的第一入口。”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毛伟说。

 

1990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王运丰曾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措恩协商申请.CN域名问题。在措恩协助下,.CN域名注册成功,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钱天白被登记为行政管理人,域名服务器暂放卡尔斯鲁厄大学管理。

 

NCFC项目初期,钱华林等人就开始规划域名体系的建设。他们在征得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同意并获得中国政府授权,准备在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上注册.CN域名时,才发现该域名已经被钱天白注册。

 

胡启恒随即以NCFC管理委员会主任身份邀请钱天白参加NCFC项目,并多次会见措恩,讨论域名回迁中国的工作。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后,域名体系建设步伐加快。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和措恩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建成并开始管理运行.CN域名服务器。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人和技术联络人,改变了中国国家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文,委托网络中心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CN顶级域名的注册和管理工作。

 

8 “幸运”背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互联网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4K速率接入,到当前普通家庭上网百兆起步、科研院所万兆连接,中国互联网过去30年加速取得的成就令宁玉田“始料未及”。

 

“当时的目标就是为科研提供便利,没有人能料到互联网在今天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宁玉田感慨道。

 

“前几次工业革命我们都没赶上,但在这次互联网大潮中,中国和国际同时‘起跑’。”黎建辉说,“从这个角度说,我们非常幸运,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恰逢其时’。这种幸运,是中国科学院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时,组织各科研院所协力攻关、充分发挥建制化科研优势的结果。”

 

从门户网站、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到移动支付、物联网、人机物融合、万物互联……中国互联网的30年是从跟踪、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30年。今天,在很多行业和应用场景中,中国创造创新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肇始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和网络专家的早期探索、试错、引领和示范。

 

黎建辉说:“中国科学院后来推进的‘百所联网’、域名管理、算力网格、IPv6技术,推动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尝试,都为互联网领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他领域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也为前沿研究提供了定制服务和基础保障。”

 

《中国科学报》 (2024-04-22 第4版 专题)

1/5青年教师认可自己工资,“帽子”人才薪资是普通教师近3倍—

高校教师薪酬分配存在“逆向激励”

(摘自科学网

■胡咏梅 元静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责。然而,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使得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根据笔者所在团队开展的一项对全国部分高校教师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的薪酬满意度远低于“帽子”人才,超过八成的青年教师对单位不同职称岗位之间的工资差别感到不满意,仅有1/5的青年教师认为工资可以反映个人在工作中的付出。

与此同时,高校薪酬分配向少数高层次人才倾斜,进一步拉大了高校内部的工资差距,削弱了绝大多数普通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逆向激励”。

工资溢价产生“逆向激励”

国内高校在经费预算中不仅普遍存在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偏低的问题,而且存在着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偏低与高薪引进少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矛盾,造成高层次人才与普通教师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2019—2021年,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全国302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772名教师工资微观调研发现,正高级职称教师年总工资分别约为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教师的2.2倍和2.7倍,有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约为普通教师的2.6倍。

基于工资差距的OB统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帽子”人才与普通青年教师的工资差距有1/3源于符号效应,即由“帽子”头衔本身,而非能力和工作绩效引起的工资差距。

此次调查还发现,我国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应发工资和年底奖励性绩效分别是中部地区高校教师的1.8和1.7倍,中部地区高校教师的这两项工资分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1.8和2.1倍。这不仅不利于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孔雀东南飞”和中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也不利于“帽子”人才在科研团队建设和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方面的长期规划。

现行制度不利于教师间科研合作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教师个体所处岗位层级决定了其工资水平,“爬梯式晋升”导致教师只能在有限时间内根据考核条件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工作。而且,高校教师聘期考评、年度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的科研倾向性不仅造成了许多教师在工作时间和精力分配上“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也难以体现普通教师工作岗位多重职责的特点和贡献。

此外,很多高校的科研绩效考评在认定教师成果时,非常重视论文第一作者及课题项目负责人,对于非第一作者、非项目负责人的贡献难以通过有效机制予以认可,而成果认定数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可见,现行绩效评价体制将个人利益置于团队利益之前,这种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因素加剧了教师间的“恶性竞争”,直接抑制了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合作的态度和热情。据我们调研统计,有1/3的教师认为本校绩效工资制度不利于教师间的科研合作。

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科技资源分配越来越依赖课题竞争,导致各科研单位间通过封闭的手段独享信息、经费等资源。在高校内部,二级院系间的科研绩效分配也依赖于各二级单位的科研产出和课题项目。机构间、院系间的资源竞争模式本质上还是由现行绩效评价体制引致的,各类型大学排名、一流学科评估等更强调机构所属成果成就,强化了项目负责人、成果第一署名单位的贡献,从而阻碍了跨单位、跨学科的良性合作。

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不仅提高了科学家科研产出数量,更提高了产出质量,国际上许多创新性、突破性成果正是由跨单位、跨学科团队完成的。

改革路在何方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以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高校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为保障,面对不合理的工资差距和绩效评价体制,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和探索。

首先,学术劳动力市场赋薪应看重能力和工作绩效,回归人才称号的荣誉性和学术性。高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从对少数“帽子”人才的过度关注,转向对广大普通教师薪酬激励的关注,杜绝为“帽子”定“高价”的失序现象,回归人才称号的学术价值和荣誉奖励价值。

同时,高校应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统筹分配各级各类人才的工资,在建立涵盖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绩效评价方案基础上,将能力和工作绩效,而非头衔符号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赋薪最核心的准则,合理控制不同层次人才的工资差距。

比如,“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均值往往高达普通青年教师的3倍,而剔除由于符号效应带来的工资差异,“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均值应为普通青年教师的2倍左右。因而,高校在设置引进人才薪资待遇时,可将本校普通青年教师工资均值的两倍加其工资标准差的三倍作为上限,以确保“帽子”人才与普通青年教师的工资差距在合理范围之内。

其次,坚持经济性激励与非经济性激励相结合,提升教师现实获得感和预期满足感。一方面,应充分体现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体劳动价值匹配的工资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广大普通高校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改善高校教师工作环境,建立有利于团队合作的激励机制,倡导教师优势互补组建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课题项目;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与生活困境,从专业发展、住房、通勤、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福利项目设计的针对性。

最后,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分类设计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需考虑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改变重科研、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绩效考评制度,针对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兼顾型等各岗位类型,分别设计绩效考核标准,以体现不同岗位任务的特点。

此外,还要注意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以长期激励为主,避免高校教师为追求高绩效,工作行为趋向短视化和功利化,允许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短期内成果难以转化,并依据学科特点延长科研考核周期。

在针对团队进行奖励时,可根据团队成果设立绩效奖励机制,奖励科研和教学团队的重要成果,按团队任务和成员贡献分配绩效奖金,且保证分配结果透明、公开。注重团队工作的过程性绩效评价,记录个体在跨机构和跨学科团队中的阶段性贡献,在年度绩效评价和成果奖励中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激励团队成员长期精诚合作,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4-23 第3版 大学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