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摘,第48卷,第1期

发布时间:2023-10-10 访问量:1400

新闻报道:

水利部召开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水利部在持续推进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近期启动开展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第一批市级和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927日,水利部召开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副部长刘伟平介绍有关情况,并与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规划计划司和信息中心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刘伟平介绍,水利部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有关部署,在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各项任务的同时,创新省级水网建设推进机制,开展水网先导区建设。20228月,水利部确定广东、浙江、山东、江西、湖北、辽宁、广西7个省(自治区)作为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一年多来,7个先导区省份在组织推动、水网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水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数字孪生水网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亮点,实现良好开局,起到了先行先试作用

刘伟平介绍,水利部近期确定宁夏、安徽、福建作为第二批省级水网先导区,浙江省宁波市、河南省平顶山市、山东省烟台市、江苏省宿迁市、山西省大同市、湖南省娄底市、陕西省延安市作为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广东省高州市、湖北省天门市、福建省武平县作为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确定为本次水网先导区的地方,大多出台了水网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水网建设的基础比较好,“十四五”期间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在建或即将开工建设。同时,在水网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投融资机制、协同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举措,数字孪生规划建设推进有力。总体上看,基本能够实现预期效果,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推进省市县水网协同融合创造一批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刘伟平表示,水利部将高质量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有序推进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水利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海河流域东淀蓄滞洪区完成退水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926日,海河流域洪水中运用的东淀蓄滞洪区内滞蓄洪水基本排出,已无连片积水区域,至此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结束。

在防御2023年特大洪水过程中,海河流域先后启用了大陆泽、宁晋泊、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东淀、献县泛区、共渠西、永定河泛区等8处蓄滞洪区,最大滞蓄洪水25.3亿立方米,河北、天津、河南水利部门根据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指导地方提前转移蓄滞洪区内群众近百万人。8月底前,除东淀外7处蓄滞洪区均已完成退水,各地陆续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并组织开展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相关工作。

927日,水利部会商部署东淀等蓄滞洪区退水后有关工作,将继续支持地方做好灾后重建等工作,帮助蓄滞洪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汉江中下游干流皇庄至汉川段将发生超警洪水 水利部门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922日以来,受华西秋雨影响,汉江流域出现持续性较强降雨过程,累计面雨量112毫米,其中丹江口水库以上123毫米,汉江上游支流坝河、任河、黄洋河、堵河等河流先后发生超警洪水。92920时,汉江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9304时,丹江口水库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入库流量16400立方米每秒,相应出库流量9190立方米每秒,10214时库水位167.81米,入库流量118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8170立方米每秒。

预计,1025日汉江流域仍将有中到大雨,局部将有暴雨,累计面雨量将有3060毫米。丹江口水库106日将再次出现1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入库洪峰流量;汉江中下游干流皇庄至汉川江段2日起将陆续超警,最大超警幅度0.30.5米,但将低于保证水位。

水利部高度重视汉江秋汛防御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要求高度警惕秋汛,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细化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水利部坚持每日滚动会商部署,启动汉江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指导长江水利委员会做好丹江口、安康、潘口等汉江水库群调度,派出3个专家组、工作组赴湖北和陕西两省指导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和丹江口库区巡查工作;每日以“一省一单”形式,督促提醒地方做好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巡查防守等工作。长江水利委员会先后发布汉江上游洪水蓝色预警、中下游洪水黄色预警,采取预报预泄、分级补偿方式调度丹江口等汉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共拦蓄洪量11.6亿立方米,降低汉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水位11.5米,其中自927日起连续下发7道调度令,调度丹江口水库拦蓄洪量7.84亿立方米,削峰率超40%,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

湖北、陕西两省全力做好汉江洪水防御工作。湖北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汉江秋汛防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切实落实防汛责任制,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把防汛工作拿在手上亲自抓。湖北省水利厅针对汉江秋汛多次视频连线汉江沿线市县和工程管理单位,细化部署应对措施;93016时启动洪水防御IV级应急响应,先后派出7个工作组赴一线指导,并预置2个专家组、19名专家随时待命,汉江一线共安排850人巡堤查险。陕西省水利厅自91813时启动全省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928日召开全省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洪水防御工作,每日抽查不少于10座水库、45座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在岗履职情况,强化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巡查值守,落实“叫应-反馈”机制。目前,两省暂未有险情报告。

 

污泥没有认真工作,去除率差,怎么办?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污水中COD处理效果差、氨氮处理效果差、总氮处理效果差、TP处理效果差分别是因为什么?

污染物生化去除率差,难道只怪污泥有没有认真工作?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有没有给污泥提供适合的条件!就像污水处理行业中的一句名言:细菌并不知道池子的形状和工艺的名称,只要有硝酸盐、碳源和氧气不存在的条件,它就在那儿反硝化。!本文将具体介绍一下影响各类污染物生化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仅供各位小伙伴参考!

   COD处理效果差

影响COD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营养物

一般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如果污水中缺氮,通常可投加铵盐。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2)pH 

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3)油脂

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

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气量。

氨氮处理效果差

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采用硝化工艺,即采用延时曝气,降低系统负荷。

 影响氨氮处理效果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在0.05——0.15kgBOD/kgMLVSS·d。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即SRT过短,污泥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SRT可取11——23d

(2)回流比

 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若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通常脱氮工艺回流比控制在50——100%

   (3)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硝化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也较活性污泥工艺长,至少应在8h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4)BOD5

 进入硝化池的污水中BOD5是影响硝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BOD5越大,好氧异养菌代谢越旺盛,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就越小,在同样运行条件下硝化效率就越低;反之,BOD5越小,硝化效率越高。规范上一般要求进入硝化池的BOD小于80ppm

(5)硝化速率

 生物硝化系统一个专门的工艺参数是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硝化速率的大小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温度等很多因素,典型值为0.02gNH3-N/gMLVSS×d

(6)溶解氧

 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且硝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因此,需保持生物池好氧区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况下溶解氧含量还需提高。

 (7)温度

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因此,冬季时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明显。

(8)pH

 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当pH<6.0>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因此,应尽量控制生物硝化系统的混合液pH大于7.0

总氮处理效果差

 污水脱氮是在生物硝化工艺基础上,增加生物反硝化工艺,其中反硝化工艺是指污水中的硝酸盐,在缺氧条件下,被微生物还原为氮气的生化反应过程。

影响总氮处理效果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获得高效而稳定的的反硝化。因而,脱氮系统也必须采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并采用高污泥龄。

 (2)内、外回流比

 在脱氮中,回流比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过低的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在高于一定比例下,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一般脱氮工艺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100%,内回流比一般控制在200——400%之间。

 (3)反硝化速率

 反硝化速率系指单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盐量。反硝化速率与温度等因素有关,典型值为0.06——0.07gNO3--N/gMLVSS×d

 (4)缺氧区溶解氧

 对反硝化来说,希望DO尽量低,最好是零,这样反硝化细菌可以全力进行反硝化,提高脱氮效率。但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要把缺氧区的DO控制在0.5mg/L以下,还是有困难的,因此也就影响了生物反硝化的过程,进而影响出水总氮指标。

 (5)BOD5/TKN

 因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所以进入缺氧区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由于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进厂BOD5低于设计值,而氮、磷等指标则相当于或高于设计值,使得进水碳源无法满足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也导致了出水总氮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一般CN比控制在4——6

 (6)pH

 反硝化细菌对pH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在pH6——9的范围内,均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生物反硝化的最佳pH范围为6.5——8.0

 (7)温度

 反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虽不如硝化细菌那么敏感,但反硝化效果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反硝化速率越高,在30——35℃时,反硝化速率增至最大。当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将明显降低,至5℃时,反硝化将趋于停止。因此,在冬季要保证脱氮效果,就必须增大SRT,提高污泥浓度或增加投运池数。

 TP处理效果差

生物除磷中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

 影响总磷处理效果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温度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试验表明,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2)pH

 pH6.58.0时,聚磷微生物的含磷量和吸磷率保持稳定,当pH值低于6.5时,吸磷率急剧下降。当pH值突然降低,无论在好氧区还是厌氧区磷的浓度都急剧上升,pH降低的幅度越大释放量越大,这说明pH降低引起的磷释放不是聚磷菌本身对pH变化的生理生化反应,而是一种纯化学的酸溶效应,而且pH下降引起的厌氧释放量越大,则好氧吸磷能力越低,这说明pH下降引起的释放是破坏性的,无效的。pH升高时则出现磷的轻微吸收。

 (3)溶解氧

 每毫克分子氧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1.14mg,致使聚磷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难以达到预计的除磷效果。厌氧区要保持较低的溶解氧值以更利于厌氧菌的发酵产酸,进而使聚磷菌更好的释磷,另外,较少的溶解氧更有利予减少易降解有机质的消耗,进而使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

 而在好氧区需要较多的溶解氧,以更利于聚磷菌分解储存的PHB类物质获得能量来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合成细胞聚磷。厌氧区的DO控制在0.3mg/l以下,好氧区DO控制在2mg/l以上,方可确保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顺利进行。

 (4)厌氧池硝态氮

 厌氧区硝态氮存在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PAO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态氮的存在会被气单胞菌属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PAO的释磷和摄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每毫克硝酸盐氮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2.86mg,致使厌氧释磷受到抑制,一般控制在1.5mg/l以下。

 (5)泥龄

 由于生物除磷系统主要通过排出剩余污泥实现除磷,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决定系统的除磷效果,而泥龄长短对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对磷的摄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污泥龄越小,除磷效果越佳。这是因为降低污泥龄,可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及系统中的除磷量,从而削减二沉池出水中磷的含量。但对于同时除磷脱氮的生物处理工艺而言,为了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要求,污泥龄往往控制得较大,这是除磷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一般以除磷为目的的生物处理系统的泥龄控制在3.5——7d

 (6)COD/TP

 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厌氧段有机基质的种类、含量及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与污水中含磷的比值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有机物为基质时,磷的厌氧释放和好氧摄取效果是不同的。分子量较小的易降解有机物(如挥发性脂肪酸类等)容易被聚磷菌利用,将其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出磷,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强,而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诱导聚磷菌释磷能力就较差。厌氧阶段磷的释放越充分,好氧阶段磷的摄取量就越大。另外,聚磷菌在厌氧阶段释磷所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其吸收低分子有机基质以作为厌氧条件下生存的基础。因此,进水中是否含有足够的有机质,是关系到聚磷菌能否在厌氧条件下顺利生存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进水中COD/TP要大于15,才能保证聚磷菌有足够的基质,从而获得理想的除磷效果。

 (7)RBCOD(易降解COD)

 研究表明,当以乙酸、丙酸和甲酸等易降解碳源作为释磷基质时,磷的释放速率较大,其释放速率与基质的浓度无关,仅与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微生物的组成有关,该类基质导致的磷的释放可用零级反应方程式表示。而其他类有机物要被聚磷菌利用,必须转化成此类小分子的易降解碳源,聚磷菌才能利用其代谢。

 (8)糖原

 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枝的大分子多糖,是胞内糖的贮存形式。如上图所示聚磷菌中糖原在好氧环境下形成,储存能量在厌氧环境下代谢形成为PHAs的合成的原料NADH并为聚磷菌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在延迟曝气或者过氧化的情况下,除磷效果会很差,因为过量曝气会在好氧环境下消耗一部分聚磷菌体内的糖原,导致厌氧时形成PHAs的原料NADH的不足。

 (9)HRT

 对于运行良好的城市污水生物除磷系统来说,一般释磷和吸磷分别需要1——2小时和4.0——6.0小时。总体来看,似乎释磷过程更为重要一些,因此,我们对污水在厌氧段的停留时间更为关注,厌氧段的HRT太短,将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而且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可供聚磷菌摄取的低级脂肪酸,也会影响磷的释放;HRT太长,也没有必要,既增加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还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总之,释磷和吸磷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过程,聚磷菌只有经过充分的厌氧释磷才能在好氧段更好地吸磷,也只有吸磷良好的聚磷菌才会在厌氧段超量地释磷,调控得当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0)回流比(R)

 A/O工艺保证除磷效果的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系统污泥在曝气池中携带足够的溶解氧进入二沉池,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污泥在二沉池中因厌氧而释放磷,但如果不能快速排泥,二沉池内泥层太厚,再高的DO也无法保证污泥不厌氧释磷,因此,A/O系统的回流比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的回流比,尽快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排出。但过高的回流比会增加回流系统和曝气系统的能源消耗,且会缩短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实际停留时间,影响BOD5P的去除效果。如何在保证快速排泥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回流比,需在实际运行中反复摸索。一般认为,除磷工艺R40——100%的范围内即可。

 

【干货】水中溶解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在水体中,溶解氧(DO)的含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除了水温、大气压和盐度,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水体溶解氧浓度含量的相关因素吧~

影响溶解氧的因素有哪些?在水体中,溶解氧(DO)的含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除了水温、大气压和盐度,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水体溶解氧浓度含量的相关因素吧。

 首先来说水温。水温是影响溶解氧含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度越低,溶解氧的含量越高。这是因为在较低的温度下,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氧气分子更容易从大气中溶解到水体中。相反,当水温升高时,间隙减小,氧气分子难以进入水体,导致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因此,在夏季水体易出现缺氧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水温对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除了水温,大气压也会对溶解氧产生影响。较低的大气压会降低水体的溶解氧能力,因为氧气在较低的压力下更难溶解到水中。而较高的大气压会增加水体的溶解氧能力,使氧气更容易溶解到水体中。需要注意的是,大气压通常与海拔高度有关,所以在不同的海拔地区,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也会略有差异。

 盐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盐度会降低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这是因为盐的存在会增加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水分子变得更紧密,从而减少了溶解氧的空间。海水相对于淡水而言,含有更高的盐度,因此其溶解氧含量也会相对较低。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溶解氧产生影响。其中包括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光照条件和水的流动速度等。有机物的存在会消耗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光照条件可以促进水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溶解氧的含量;而水的流动速度可以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溶解氧的溶解速率。

总而言之,影响溶解氧含量的因素包括水温、大气压、盐度、有机物含量、光照条件和水的流动速度等。了解这些因素对溶解氧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保持水环境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对于水产养殖和景区人工湖等水体管理中,也需要注意溶解氧含量的监测,并采取增氧措施以维持水体中充足的溶解氧含量。

 

学术会议:

中国免疫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中国 苏州市   20231102日-20231105

一、会议信息

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是中国免疫学会的品牌学术年会,是免疫学科技工作者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创新学术观点的平台。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参会代表人数达到2500-3000人,是国内免疫学领域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学术盛会。

第十五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定于2023112-5日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将围绕天然免疫应答的识别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免疫代谢与免疫调节、新冠病毒感染免疫、肿瘤免疫与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病等主题,通过大会报告交流、分会场报告交流及壁报交流的形式,充分分享及研讨免疫学最新成果。

二、重要时间节点

征文截至日期:2023/08/25

会议日期:2028/11/02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 /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大会主席:吴玉章

学术委员会主席:曹雪涛

副主席:孙兵、姚智、吴励

组织委员会主席:田志刚

副主席:储以微、黄波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魏薇(weiwei@csi.org.cn

              姚婕(jie.yao@csi.org.cn

              张伟娜(zhangweina@csi.org.cn

网站联系人:陈朱波(chenzhubo@csi.org.cn

联系电话:010-69156451 \ 85113258 

五、参会指南

报到日期:2023112

报到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一层序厅

               (地址: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会议日期:2023112日下午至115

会议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三层301 (主会场)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馆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一层、二层(分会场)

         (地址: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国际会议

20231020日-20231023

一、会议信息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国际会议(简称CSMNT2023)定于20231020-23日在深圳市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市微米纳米技术学会联合承办。本届大会主题为“美丽微纳•美好世界”,是微米纳米领域久违的一次线下学术盛会,也是本领域科技工作者难得的一次重要聚会。

微纳米技术是从微米到纳米尺度下进行科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技术,汇集了电子、机械、材料、物理、化学、生物、测试等不同学科新生长出来的微观领域的诸多尖端科学技术。CSMNT2023将秉承综合性、交叉性、高层次的会议特色,深度聚焦微米纳米及相关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突破、新趋势,通过开幕式、主会场大会报告、专题分会场、同期培训、论文征稿、技术展览会等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为国内外微纳米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金秋十月、美丽鹏城,CSMNT2023期待与您不见不散!

二、重要日期 

摘要提交:2023/6/30

录用通知:2023/8

海报提交:2023/9/15

全文提交:2023/10/20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市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四、联系方式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秘书处办公室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450室,100084

电话:010-6277210862796707

邮箱:csmnt@mail.tsinghua.edu. cn

学会官网: http: / / www.csmnt.org.cn

年会官网: http: / / annual2023.csmnt.org. cn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启事

 

一、招聘方向

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学院面向海内外招聘相关专业优秀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学科方向: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技术。特别欢迎有志于大洋钻探、海底观测、深海智能无人系统、深海油气资源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加盟!

二、招聘岗位

学院建立了从优秀青年学者到学术带头人再到领军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与激励体系,为处于各发展阶段的学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会。不同层次,多个岗位虚位以待:

1.特聘教授(长聘体系)/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预聘助理教授

特聘教授(长聘体系)应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取得突出学术贡献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长聘教授一般应在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担任教授或研究员职位,或著名研究机构相当职位或水平的高层次人才;长聘副教授应已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或在本学科领域有成为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潜力;预聘助理教授年龄在33周岁以下且已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2.专职科研队伍: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研究员一般应担任过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副高级或相当职称以上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者发表1篇被同行专家认可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副研究员一般应担任过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3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者发表1篇被同行专家认可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助理研究员应为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年龄不超过33周岁;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3.博士后

申请博士后岗位一般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申请时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博士后依托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等。三、 岗位待遇

三、薪酬待遇 

根据同济大学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预聘助理教授到特聘教授(长聘体系)年薪30-90万人民币不等。博士后基础年薪30万元,如在站期间获得“博新”计划等资助,年薪可上浮至42万元。根据工作需要,提供30-500万人民币不等的科研启动经费,提供必要的办公和科研用房,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提供购房补贴和过渡性人才公寓;可享受上海临港新城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人才公寓、优先选房购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依托同济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提供子女入学方面的便利;依托同济大学各附属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别优秀的人才,薪酬待遇可一事一议。

四、应聘材料

个人简历(包括从大学起的详细学习及工作经历,学历学位证书及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学术职务的任职证明)及着重介绍个人主要学术成就的简介(500字以内);受聘后的工作设想;提供3-5篇重要代表性论文的全文。

请将上述材料发至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方向+应聘岗位+姓名。初选合格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面试,面试通过后按同济大学相关规定流程办理聘任手续。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源珊

联系电话:021-65982056

邮箱:cys@tongji.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海洋楼

邮编:200092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网站:https://mgg.tongji.edu.cn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http://mlab.tongji.edu.cn

 

清华大学水利系遥感水文水资源团队龙笛教授诚聘博士后

一、招聘背景 

因研究和发展需要,清华大学水利系遥感水文水资源团队龙笛教授现招聘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招聘对象: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招聘方向: 1. 水文水资源,尤其是寒区(如青藏高原)水文、地下水、生态水文; 2. 海洋遥感与大数据(联合导师为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3.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 湖泊生态学等 

应聘者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在本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并具有追求卓越的学术品格、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良好高效的沟通能力。 

三、应聘材料及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提供详实的电子版申请材料,并请在来信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申请材料应具体包括:   

1、个人详细简历、科研兴趣、未来工作规划及其他相关材料(中英文皆可)   

2、申请材料请发送至dilongthu@163.com;邮件标题为“博士后应聘-姓名”;  

3、此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四、待遇  

1、基本待遇(包括五险一金、博士后住房补贴、博士后公寓等)按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相关规定执行。同时,课题组为获聘者提供国内外会议及交流访问机会,积极支持个人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 

 

2、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学者可申请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另享相关待遇(请参见清华大学博士后相关网页:https://postdoctor.tsinghua.edu.cn/) 

五、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新水利馆202办公室,100084  

电子邮箱:dilongthu@163.com

 

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Volume246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for detecting fecal pollution in urban rivers by measuring the intrinsic β-D-glucuronidase activity of Escherichia coli

 

Extreme weather event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evolution of plastisphere but not for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Recycling of nutrient medium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in large-scale microalgal culture using a hybrid electro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system

 

Bisphenols and phthalates in Australian wastewater: A 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contributions from diffuse and point sources

 

Molecular insights into complexation between protein and silica: Spectroscopic and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s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无盐分析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速率”创新纪录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99.shtm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发器每天能从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满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饮用所需。记者25日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的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无盐分析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速率世界纪录,比原纪录提高近1.5倍,可实现零碳淡化大量海水,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近期已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用太阳能绿色零碳淡化海水,效率是首要难题。东北大学左良教授团队、秦高梧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陈星秋研究员团队共同研究,发现一种钛金属新材料,拥有良好的吸光效应,吸光率高达96.4%,可将太阳能高效转化成热能,进而大幅提高海水的淡化效率。

我们将该材料与聚乙烯醇混合,制作出新型蒸发器,创造了单位太阳光照条件下每平方米6.09千克每小时水蒸发速率的世界纪录,而且可实现长时间工作且无盐分析出。该论文第一作者、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杨波表示,对于海水淡化,能耗是直接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装置就像筛子,需要在一个反渗透膜上施加约25个大气压,才能把水挤过去,将其他离子留下来,能耗巨大。我们设计的户外海水淡化和淡水收集装置,在自然光下可实现平均每平方米日收集淡水23升,绿色高效,工作过程零碳排放。这为海水淡化以及工业废水节能处理提供崭新方向,可有效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海水淡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表明,在阳光照射下,该材料表面的水分子是以团簇形式一起蒸发。不同于传统材料表面,水以单分子模式蒸发,因此效率更高。杨波表示,这一发现从本质上揭示了该材料高效蒸发的原理,革新了学界对海水蒸发机理的传统认知,为日后设计开发更多光热转换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21世纪末,百年一遇的洪水可能每年都会发生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26.shtm

根据一项新研究,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在2040年达到峰值的温和情景下,到本世纪末,大多数沿海社区每年都将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可能在2050年,世界各地平均每9~15年就会经历一次百年一遇的洪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地球未来》。

百年一遇洪水是一种极端水位,在任何给定的年份都有1%的几率被超过,这是基于历史数据得出的。尽管叫百年一遇洪水,但它可以连续多年袭击同一地区,也可以在一个世纪内根本不发生。

监督该项目的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土木工程师、教授Hamed Moftakhari指出,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预计平均每百年才被突破一次的阈值,将会被更频繁地超越,直到它们不再被视为百年一遇事件。

在沿海地区,极端的洪水可能是由风暴、潮汐和海浪推向内陆的水引起的,但这项研究关注的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导致洪水的一个因素——海平面上升。随着海平面上升,沿海基础设施将更靠近水面,使风暴、潮汐和海浪更有可能影响社区。

研究人员使用来自世界各地300多个潮汐计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并在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概述的两种碳排放情景下估计未来的极端海平面: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本世纪末继续上升,或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40年达到峰值后下降。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发现海平面上升将导致他们研究的大多数地区百年一遇洪水事件增加。

Moftakhari表示,对土地规划、城市发展和沿海保护措施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可以帮助社区减少洪水和避免灾害,而这一切都始于对未来沿海条件的现实预测,历史趋势将不再为未来的洪水提供准确的预测。

设计海堤、海堤和防波堤等结构可以保护社区免受这些极端洪水影响,但通常,工程师都依赖于一个被称为平稳性的概念来预测未来的水位。

Moftakhari认为,在平稳性方面,气候变化下有很多因素正在调节未来的模式。因此,不能再假设沿海洪水是平稳的。

以前的研究依赖于用平稳的方法对极端海平面进行估计来预测百年一遇洪水,但这项研究使用了非平稳方法,发现极端海平面的变化在许多潮汐测量地点并不均匀。

随着气候变化,海洋温度升高和冰川融水导致海平面上升,增加了沿海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此,工程师们需要对未来洪水风险进行准确的估计,而不是假设我们不断变化的未来会反映历史上的沿海模式。

Moftakhari:“之所以如此具有挑战性,是因为大多数工具、设计指南、实践手册等都是基于平稳的假设。它们需要更新,以使我们能够跟上变化的速度。

Moftakhari决心保持乐观,他提醒灾难是人类决策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危险。如果没有缓解措施,这一切都是预计会遇到的水位,技术进步可以增强社区的抵御能力。他说。

 

我国自主装备首次进行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0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