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力学文摘”,第85期

发布时间:2023-11-30 访问量:1531

环境力学文摘,第85期,20231130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hhu.edu.cn, 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Envi_mach/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hhu.edu.cn, 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第十八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顺利举行

中国阿尔泰山冰冻圈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影响

厄尔尼诺已形成 今冬气温或偏高

大气二氧化碳观测有了立体网络

升温1.5℃窗口期或将在2030年前结束

研究揭示海洋热浪垂向结构的时空特征

大西洋尼诺及其对ENSO影响研究获进展

北极3.5万个湖泊为何“消失”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将走入统计时代

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被揭开

人才招聘

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实验教师公开招聘公告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公告

聚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24年公开招聘公告

学术会议

关于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124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WCCM2024专题研讨会:中国-加拿大计算力学双边交流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九届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SEE 2023)”的通知

论文成果

The role of hydrodynamic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vent-endemic fauna in the deep ocean environment

Circulation in Quasi-2D turbulenc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area rule and bifractality

学术期刊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41, January 2024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

新闻报道

--------------------------------

第十八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顺利举行

来源:中国力学学会

20231110日至12日,第十八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在上海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徐祖信教授等来自国内48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交流。本次会议共安排了6个大会邀请报告和83个分组报告,并组织了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深水试验水池和洋山深水港技术考察。会议期间,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2023年度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刘桦教授和同济大学尹海龙教授分别主持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在1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桦教授宣布会议开幕,并转达了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家春先生对本次会议召开的祝贺和对环境力学学科发展的期待和鼓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廖世俊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热烈欢迎各位学者来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参加交流,并感谢各位同仁长期以来对上海交大力学学科发展的支持与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徐祖信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教授,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展研究员,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严超副研究员,兰州大学郑晓静院士团队王萍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李家春院士团队、北京交通大学聂冰川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智慧管控关键技术与应用》《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雪荷载》《海冰动力学:冰路前行、海冰边缘区波浪及其他》《城市森林环境流动的精细数值模拟研究》《风沙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和《极端水文气象灾害的趋势、机理和对策》的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内容涉及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极端灾害等环境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反映了我国环境力学前沿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郑晓静院士在闭幕式上做重要讲话,代表中国力学学会祝贺会议成功召开,并高度评价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本次会议承办单位的工作。郑晓静理事长强调,环境力学工作者亟需在提升学科的“广度”“深度”和“热度”方面不断努力。首先,要进一步扩大环境力学研究的覆盖面,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更多的多相、多组分、多尺度复杂介质环境力学前沿基础问题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共性技术问题纳入环境力学的研究范畴,让力学为更多的学科领域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同时,尚需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环境力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要创新发展传统的实验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等研究方法,还要重视发展大数据等新型研究手段。此外,要创造条件吸引工业界和环境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加入环境力学研究,使得环境力学学科的队伍具有显著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在环境力学研究的深度方面,一方面要做其他学科领域解决不了的关键问题或者提出得到相关行业认可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解决真问题,不能重复其他领域已有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力学自身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以及深化对力学机理与规律的认识。最后,要通过学术交流与多渠道的宣传提高环境力学在社会各界的知名度,特别要重视相关行业的调研和高水平的科普活动,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和其他专业大学生对环境力学的兴趣,促进环境力学领域的人才发展,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郑院士的讲话高屋建瓴,获得了参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会议在掌声中圆满闭幕。

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在李家春院士和郑晓静院士的长期指导和支持下,已连续举办了十八届,形成了以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地质、自然生态等领域中的力学问题为主线的研讨专题,为系统研讨和探索面向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试验测量、现场观测、计算方法、软件研发等提供了独特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环境力学学术会议结合国家及地区发展需求,围绕重大环境与灾害中的力学问题,总结与交流了最新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研讨了环境力学最新发展趋势,力图促进环境力学学科的深度发展。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阿尔泰山冰冻圈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影响

作者:叶满山 来源:中国科学报

阿尔泰山脉,这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斜跨俄罗斯、中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冰冻圈广泛分布,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尔泰山中段南坡,山麓地带和山前平原为干旱区,冰冻圈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

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阿尔泰山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观测研究站、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综合运用野外实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手段,系统研究了中国境内阿尔泰山在2000-2021年间冰川、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变化特征,评估了这些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地方上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和政策制订具有科技参考意义。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Catena

阿尔泰山冰冻圈对当地水资源最为重要

科研团队系统地分析了在2000年至2021年的这段时间里,阿尔泰山冰川、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变化特征。他们发现,阿尔泰山的冰川持续退缩和减薄。然而,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1年期间冰川的面积退缩和厚度减薄有所减缓。与此同时,积雪深度和水当量在2000-2021年间明显增加,尽管积雪面积略有减少。多年冻土处于面积减少、活动层厚度增加的退化状态。

来自冰冻圈的融水注入河流,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各方面,其中积雪融水最为重要。

“在冰冻圈各种要素中,积雪融水对中国阿尔泰山当地水资源最为重要,未来对积雪变化的研究要更加重视。”阿尔泰山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观测研究站站长王璞玉研究员告诉《中国科学报》,研究显示积雪融水对河川径流的贡献最大,约为37.1%

总体来说,中国境内阿尔泰山冰冻圈对河川径流的贡献约为41.9%,除积雪融水外,冰川融水径流贡献约为2.9%3.4%,多年冻土的贡献约为0.6%

阿尔泰山冰冻圈对于生态系统的意义

阿尔泰山冰冻圈的研究对于保护阿尔泰山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冰冻圈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作为全球重要的山地冰冻圈分布区之一,其变化特征和影响具有全球性的参考价值。

“根据研究结果,未来冰冻圈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对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产生重大影响,因而需要加强冰冻圈各要素变化的机理、过程和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保障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王璞玉说道。

冰冻圈的变化既能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也能给予种种惠益。阿尔泰山冰冻圈对区域水资源和水循环、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都有有重要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冰冻圈变化的研究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厄尔尼诺已形成 今冬气温或偏高

作者:裴宸纬 来源:科技日报

118日立冬。虽然眼下在节气上已经进入冬季,但全国各地似乎在经历“冰火两重天”。最近,我国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均发布暴雪预警。其中哈尔滨市今冬第一场雪就达到了大暴雪级别,降雪过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达12摄氏度。据此,有网友推测,今年会是一个冷冬。

然而,在另一些地区,气温却迟迟不肯下降。中国气象局官网数据显示,上周安徽省合肥市最高气温22摄氏度,远高于该地1981年至201011月最高气温(16摄氏度)。相似的情况,在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地也出现了。不少人据此预言,今年可能是一个暖冬。

这些看似反常的气候现象,和冷冬暖冬是否相关?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判断冷暖冬有严格标准

资料显示,冷冬和暖冬均属气候名词,它表示的不是某一日或短期的气温情况,而是指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与历年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制定的《冷冬等级》国家标准和《暖冬等级》国家标准,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3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气象观测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

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由此可见,要想判断这个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需等冬季结束后才行。

那么,为什么我国11月上旬的天气会出现“冰火两重天”呢?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达到中等强度。”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智库专家、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表示,目前受厄尔尼诺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脊线偏北,有利于暖湿空气长时间聚集在我国南方地区,并不断向北输送,因此南方始终在暖湿空气控制中,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

“我国北方地区在频繁冷空气和北上暖湿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明显的降雪天气,雪后气温明显下降。不过,南下的冷空气势力不强且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南方受到的影响较小。”王冀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进入11月,虽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但今年我国多地却入冬推迟。相关专家表示,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

“这是因为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导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王翼表示。

整体偏暖但有阶段性变化

那么,从气候的角度来预测,今年我国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呢?

王冀表示,目前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44月,会间接推动我国冬季气温偏暖态势的形成。此外,从总体上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今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接近往年平均值或偏高。

“尽管今冬全国气温整体可能偏高,但仍会出现阶段性的气温变化。”王冀指出,今年前冬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而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北、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等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都会很明显。“即便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它不会影响今年冬季我国整体气温偏高的趋势。”王冀说。

统计数据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冬季气温起伏通常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出现次数往往偏多。相关专家提醒道,公众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或减少衣物。此外,北方地区在面对强降雪时,要注意警惕路段积雪和结冰可能导致的交通拥堵或事故,强降雪地区设施农业区和牧区要提前做好温棚和牲畜圈舍的防风加固和防寒保温工作,及时清除棚顶积雪。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大气二氧化碳观测有了立体网络

作者:陆成宽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记者陆成宽)记者117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低成本中精度温室气体传感器,该所研究团队成功构建地基无人机协同碳观测网络(LUCCN),并利用该观测网络对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杂志。

人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留存在大气中,造成全球气候的显著变化。为尽快落实《巴黎协定》,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控制人为碳排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认识。

“然而,由于对城市地区、重点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了解不足,我们目前掌握的全球碳收支情况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东旭说,考虑到人为排放源具有较高的排放强度和复杂多变性,有必要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开展密集、高质量的连续探测。

为此,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多个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在广东省深圳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先后开展了针对城市地区和重点行业的温室气体地基遥感和无人机综合观测实验。

实验中,杨东旭团队构建了一套地基便携设备和无人机飞行阵列协同的碳观测网络,以弥补温室气体探测卫星时空连续性不足的缺憾,形成了针对排放源的立体观测网络。

该观测网络由5台地基观测设备和4台无人机设备构成,能够实现空地协同的温室气体原位探测。杨东旭说:“这些探测设备均采用低成本、高精度的非色散红外传感器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探测,每台地基观测设备均配备了高精度微型气象站,辅助后续的数据定标和量化分析。”

杨东旭表示,新观测网络兼具地基和无人机的探测能力,在探测的时间连续性、空间覆盖度、机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探测数据的有效信息含量。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升温1.5℃窗口期或将在2030年前结束

作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031日电(记者张梦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不迅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1.5℃的可能性有50%。这项30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研究,是对全球碳预算的最新、最全面的分析。碳预算是指在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一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估计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巴黎协定》旨在将全球气温升高限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显著低于2℃的范围内,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以内。剩余碳预算通常用于评估这些目标的全球进展。

新研究估计,将升温限制在1.5℃的可能性为50%,全球碳预算中只剩下不到2500亿吨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在2022年的每年约400亿吨的水平,碳预算将在2029年左右耗尽,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

这一发现意味着预算比之前计算的要少,并且自2020年以来大约减少了一半,原因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造成)以及对气溶胶冷却效果估计的重新改进。

研究还发现,将气温升高限制在2℃的概率为50%的碳预算约为12000亿吨,这意味着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保持目前水平,2℃的预算将在2046年耗尽。

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二氧化碳以外的气体导致的变暖以及模型中未考虑的排放的持续影响,计算剩余碳预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6月发布的其他近期估计相比,这项新研究使用了更新的数据集和改进的气候模型,描述了这些不确定性并增加了对剩余碳预算估计的信心。

但根据该研究的建模结果,在实现净零排放之前的几年里,气候系统各部分的反应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冰融化、甲烷释放和海洋环流变化等影响,气候可能会继续变暖;然而,碳汇(例如植被生长的增加)也可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在实现净零排放之前全球气温下降。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研究揭示海洋热浪垂向结构的时空特征

作者:朱汉斌 付恬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联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席研究科学家Ming Feng和高级首席研究科学家Alistair J. Hobday,揭示了全球海洋热浪垂向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时空特征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海洋储热及热量再分配的指示作用。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表示,海洋热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异常暖水事件。已有研究表明,海洋热浪的暖异常并不局限在海洋表层,也可抵达海洋深层;此外,不同影响深度的海洋热浪的驱动机制和海洋生物响应都具有显著差异。然而,目前我们对全球海洋热浪的垂向结构和影响深度尚不清楚。

该研究基于卫星观测的海表温度和Argo观测的次表层温度剖面数据,定义了4类主要的具有不同垂向结构的海洋热浪:浅层、次表层反向型、次表层加强型和深层海洋热浪,并分析了这4类海洋热浪的时空特征及相关的动力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垂向结构的海洋热浪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次表层反向型和次表层加强型海洋热浪在低纬度海域占比较高,而浅层和深层海洋热浪多发于中高纬度海域。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对海洋热浪垂向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也反映了海洋动力过程对海洋热量再分配的重要影响。浅层与次表层反向型海洋热浪的影响深度较浅,而次表层加强型和深层海洋热浪具有较深的影响深度,其空间分布与海洋的热动力背景密切相关。

“在过去20年,由于海洋的持续升温,这4类海洋热浪呈显著增多的趋势,并伴随着影响深度加深。”论文通讯作者杜岩表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海洋极端事件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的系统认识,为构建海洋灾害立体监测系统及预报平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大西洋尼诺及其对ENSO影响研究获进展

作者:朱汉斌 付恬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团队与张磊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中部型与东部型两类大西洋尼诺,并揭示了两类大西洋尼诺对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影响的显著区别。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张磊表示,大西洋尼诺是热带大西洋气候系统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其能够显著影响周边区域天气与气候状况。大西洋尼诺还可以通过大气遥相关过程对全球其他区域气候条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大西洋尼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ENSO预测的重要可预报源。

观测数据显示,大西洋尼诺强度自1970年代至今减弱了约30%,但其对ENSO的影响却没有显著变化,仍然维持较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观测数据发现这种显著差异是由于大西洋尼诺存在两种型态,即中部型与东部型大西洋尼诺,分别对应热带大西洋中部与东部海盆的年际尺度异常增暖事件。“此发现解决了科学界的一个困惑。”张磊表示。

由于中部型大西洋尼诺靠近大西洋“暖池”,而东部型事件主要发生在“冷舌区”,中部型事件发生时对降水、风场等影响更加显著。因此,相较于东部型事件,中部型大西洋尼诺能够激发更强的大气遥相关过程,从而对ENSO造成更显著的影响。同时,东部型大西洋尼诺自1970年代至今减弱了约50%,而中部型事件的强度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变化使得中部型大西洋尼诺得以在2000年后开始显现,并主导了大西洋尼诺对ENSO的影响。

“该研究揭示了大西洋尼诺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对ENSO影响的显著区别。”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王春在表示,由于中部型与东部型大西洋尼诺的分布型态以及位置存在明显差异,它们二者的气候效应很可能有显著不同。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洋际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提升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北极3.5万个湖泊为何消失

作者:王延斌 来源:科技日报

“我们发现,在过去35年间,北极多年冻土区有3.5万多个湖泊‘消失了’。”1120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陈雅婷说。

陈雅婷所在的研究团队与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从2016年以来,借助卫星遥感、地球系统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型等技术手段,围绕环北极多年冻土和气候变化模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近日,《自然·通讯》发表了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为北极地区地表水呈现干涸趋势这一现象提供了新解。

湖泊被誉为北极生态系统的基石,在北极碳循环和区域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师刘奥博博士告诉记者:“与以往研究不同,我们采用的是基于湖泊对象而不是基于影像像元的分析方法,可从整个北极多年冻土区约583万个湖泊中识别出35337起湖泊排水事件,并实现湖泊尺度的排水概率分析以及排水年份的精确检测。”

据了解,在北极地区,湖泊排水是一类极为罕见且较少被认识的现象。通俗理解,随着多年冻土中的冰楔(即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冰体,剖面呈楔状)融化,湖泊的水填充了融化的冰楔,导致了湖泊的干涸。

刘奥博说:“我们所发现的3.5万余起北极湖泊排水事件,为过去20年间北极地区的地表水呈现干涸趋势这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这些湖泊最小的仅有操场那么大,最大的有6000多公顷,且以小型湖泊为主。”作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陈雅婷表示:“虽然这些消失的湖泊仅占北极全部湖泊面积的约1%,但对北极的地表水变化和趋势分析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消失的北极湖泊,一方面对北极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也对依靠这些湖泊生存的土著居民进行农业、畜牧业产生威胁,更长远来看,这一事实将影响到北极对全球气候的调节。

为什么北极湖泊会出现排水现象?“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是北极多年冻土退化和湖泊排水的根本原因。”陈雅婷认为,湖泊排水后,裸露的湖盆为苔原植被的生长和演替提供了舞台,新生植被在营养丰富的湖泊沉积物上迅速生长,并可能向着高产群落的方向演替,从而形成“北极绿洲”。

陈雅婷说:“我们发现,排水湖盆植被比周边更绿是一个普遍现象。”

全球变暖不仅会引发冻土退化和湖泊排水,还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影响。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将走入统计时代

来源:中国环境APP

1122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标准发展五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其分论坛“土壤、地下水与农村生态环境标准发展回顾与展望”中,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樯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判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们现有的这种地块污染判断实践过程,通常仅仅是根据场地的一个最大浓度来表述这块地是不是有问题,那么在现实中就可能会呈现出这种情况:超标的污染点可能只是一两个点,或者它仅仅是最严重的一个样品,整块土地却因此被否定了。”陈樯说道。

我国土壤生态环境标准起步较早。1995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农用地土壤。而建设用地土壤受到关注较晚,2014年发布的HJ25系列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当时称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的一系列技术方法。2018年《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与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形成的《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同时发布,配合《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基本思路从达标管理转为了风险管理。

新的问题总在出现。受到传统达标管理思维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地块调查评价仍采用样品最大浓度进行判定。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结果再现性差、容易受到局部点位干扰,无视了分析测试的不确定性。而这也将导致出现“这次采超标、下次采达标”,“19.9算合格,20.1算超标”等情况出现。一个局部点位的轻微异常,就会将整个地块拉入冗长的风险评估、修复及验收流程中,这无形中消耗了土地本身的经济效益与利用价值。

一个点位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地块整体的问题,因为土壤异质性会让土壤检测数据产生“变异”。因此,陈樯认为,可以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方法,在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中引入概率与统计学的方法。如在数据分析中使用浓度均值置信上限计算,或者在采样策略上采取混合样品采样,多元分析土壤特性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判断污染时分析调查土壤环境背景值,将同一类型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与之相比,即可得知该土壤受污染的程度。

近两年,《区域性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统计技术导则》《土壤质量 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法》等文件相继出台,《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指南 均值置信上限方法》即将公开征求意见。未来,统计学在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中将大有可为。

“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中引入概率与统计学方法是全面、客观、科学表征土壤污染变异性、不确定性的必然趋势。”陈樯说道。

[返回本期目录栏]

--------------------------------

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被揭开

作者:苏雁 姬尊雨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与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随着压力增加和温度升高,冰盖深部的固态冰会逐渐转化为液态融水,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冰下湖泊。当大陆冰盖不稳定时,冰下湖泊储存的冰川融水流动性增强,存在大量排放的可能性,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冰盖的稳定性,导致冰架崩塌速度加快。现有观测手段无法直接记录冰盖底部融水的释放过程,目前学界对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之间的联系缺乏可靠认识。

李涛与合作伙伴将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作为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通过测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的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

数据显示,过去1.54万年到1.4万年之间,部分深海珊瑚样品的铀同位素组成明显升高,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是导致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上升的主要原因。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的异常与冰筏碎屑通量的极高值、融水脉冲事件1A和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指示了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极绕极深层水温度的上升和上涌强度的加强可能是导致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的先决条件。

“冰盖退缩带来的融水不仅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还会影响海气交换,改变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碳循环有明显影响。”李涛告诉记者,随着未来绕极深水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冰盖底部融水释放可能加快,进而引起南极冰盖的崩解和海平面快速上升。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实验教师公开招聘公告

地点:中国 大连;发布时间:2023. 10. 31

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因工作需要,经学校研究,决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实验教师5名。

一、招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热爱高校实验教师工作,具有工作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身体健康,体检结果符合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

(六)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高等教育各阶段均需取得相应学历学位)、专业、年龄、职业(执业)资格、技能和其他条件。

(七)本科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20001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27周岁(19971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11日及以后出生);招聘岗位因需要具有相关资历要求的,依据相关岗位具体招聘条件执行。

(八)应聘人员其他资格条件或相关资历的计算日期为报名截止之日。

(九)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应聘:

1.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

2.受过党内严重警告或者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3.正在接受立案审查的;

4.在此前的公开招聘和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且尚在禁考期的;

5.法律规定不得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其他情形。

(十)被聘用人员须于20241231日前到校工作。

二、招聘岗位、职责及具体条件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人),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2人)。详见《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实验教师公开招聘岗位信息一览表》。

三、招聘程序

参照《大连海事大学师资引进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一)发布信息

招聘信息通过大连海事大学官网、大连海事大学官方微信平台等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二)报名

1.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31124日。

2.报名方式

将电子版应聘材料发送至对应岗位的招聘邮箱,邮件标题和电子版应聘材料以应聘岗位+应聘者姓名命名。每位应聘者限报一个岗位。

3.应聘材料

1)《大连海事大学拟聘用人员登记表》;

2)大连海事大学公开招聘实验教师应聘人员一览表;

3)亲属关系承诺书。

4)其它附件材料:主要包括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职称或任职证书、奖励证书、论文、科研项目等扫描件,做成一个PDF文件;

5)应聘材料大小限40M以内,若超过40M请使用邮件中转站功能。

(三)资格审查

学校根据招聘条件、实际需要和履行岗位职责匹配程度,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四)考核

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进入考核程序。考核程序根据《大连海事大学师资引进工作管理规定》及各招聘学院(中心)实验教师公开招聘相关规定实施。

参加考核人员需现场提供相关证书及资质材料的原件,学校现场审核其真实性,对证件不全或资质不符的,取消考核资格。

(五)体检和考察

通过考核人员由学校组织体检和考察。

(六)公示与签订合同

通过体检和考察的人员,由学校研究确定拟录用人员并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四、相关要求

应聘人员须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和提交材料。凡因本人填写信息和提交材料错误而导致的一切后果自行负责;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应聘资格。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人:任老师 孙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23129

监督电话:0411-84723076

详情见:https://www.dlmu.edu.cn/info/1092/59668.ht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公告

地点:中国 石家庄;发布时间:2023. 11. 27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成立于1956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局级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是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科研工作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骨干力量。

水环所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研究,承担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土修复、地热地质、生态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海岸带地质的调查评价与科学研究工作,全力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水环所现有石家庄和厦门两个科研业务基地。根据单位事业发展的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29人,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2024年应届毕业生(非定向)、近两年(截至入职前)获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留学生。

二、招聘岗位

详见网址:http://www.iheg.cgs.gov.cn/zhpxx/202311/t20231127_748951.html

三、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三)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条件;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六)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或招聘单位驻地关于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6.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四、招聘安排

(一)报名

1.报名时间: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1222日截止报名。请应聘者保持报名时所留联系方式的畅通,以便通知有关事宜。

2.报名方式:请于报名期限内登录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平台”(网址: http://cgs--gjzhaopin--cn--0105gbl1059d5.wsipv6.com/,推荐使用Chrome、火狐浏览器登录),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按照系统要求浏览招考岗位并选择报名。

(二)资格审查

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在水环所门户网站发布。招聘过程中发现资格不符情况,一律取消应聘资格。通过资格审查人数原则上不得低于该岗位拟招聘人数的3倍,若不满足要求,所视情况研究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

(三)考试

1.笔试。学历学位要求条件为硕士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岗位采取笔试及面试方式。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符合开考比例进入笔试。笔试采用百分制,合格分数线60分。

2.面试。对于通过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每个岗位按照1:5的比例和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人选。若某岗位有考生主动放弃面试机会,则按该岗位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进入面试。仅限博士研究生报考的岗位不进行笔试,通过资格审核人员符合开考比例直接进入面试。面试人员名单在水环所门户网站发布。面试采用百分制,合格分数线80分。

面试内容:面试分为自我陈述和提问回答两部分。面试过程全程录像。

①应聘人员自我介绍。应聘人员向考官组汇报个人详细情况,重点汇报学业或工作期间专业课程成绩、英语成绩和科研工作、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以及论文研究方向和相关研究成果。

②考官提问。考官组结合应聘人员所学专业进行提问,对英语听说、翻译能力进行测试,应聘人员根据专家提问进行答辩和翻译。

笔试、面试时间另行安排。

(四)考察

按照笔试成绩40%和面试成绩60%的比例确定综合成绩,不安排笔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综合成绩。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对象名单在水环所门户网站发布。考察对象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或考察不合格的,由所党委视情况研究是否进行递补,若递补则按照综合成绩排序依次递补。

(五)体检

所组织考察对象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

(六)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体检结果,经所党组织集体研究后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在招聘公告发布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七)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八)试用期

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其它事项

(一)2024公开招聘人员工作地为水环所厦门基地。

(二)聘用人员入职后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管理,相关工资待遇等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三)应聘人员应保证所提供的各种材料真实、准确,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舞弊等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及聘用资格。

(四)公开招聘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请应聘人员及时关注网站相关信息,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笔试或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联系人:冯老师

联系电话:0311-67598509

电子邮箱:shsrjc@163.com

单位网址:http://www.iheg.cgs.gov.cn/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华北大街268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24年公开招聘公告

地点:中国 大连;发布时间:2023. 11. 28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创建于1959年,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应急响应与损害评估技术支持等。

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三)具有岗位要求的学历和对应学位,包括社会人才和2024年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非在职,且不含各类委培生、定向生)。其中,2024年应届毕业生应于202412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如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须提供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的证明材料。

(四)年龄不超过35岁(198911日以后出生)。

(五)具有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六)身心健康,能适应岗位工作。

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等,不得应聘。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本次计划招聘38名工作人员,其中编内24人,要求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编外14人,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工作地点在大连市。具体岗位、学历学位、专业、招聘人数和要求,详见附件12

招聘岗位中的专业名称,参照教育部发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2008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详见附件3。所学学科专业不在选定的参考目录但与岗位要求的学科专业相近的,可以主动通过咨询电话沟通确认。

三、招聘程序

(一)发布公告

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网站(www.nmemc.org.cn)上发布招聘公告。其中,编内岗位招聘公告同时发布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生态环境部招聘系统网站(hrr.mee.gov.cn)。

(二)报名

1.报名时间。报名即日起至2023122624:00

2.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名方式,不设现场报名,不接受电话或邮寄报名。应聘人员登录报名系统(网址:xyz.51job.com/external/apply.aspx?ctmid=7231819),按照系统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材料。

3.报名要求。每名应聘人员仅限报考一个岗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不得使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如需改报岗位,请及时通过咨询电话联系海洋中心。

(三)资格审查

根据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员。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如达不到开考比例但通过资格审查人数多于拟招聘人数、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可以按照实际人数开考;达不到开考比例且通过资格审查人数等于或小于拟招聘人数、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按相应规则核减或取消岗位招聘计划。岗位招聘计划取消的,应聘该岗位的人员可调剂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

(四)考试

编外岗位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设置合格分数线。根据笔试合格分数线,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5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人数不足5人的岗位,按实际人数确定面试人员。末位同分的,一并进入面试。

招聘博士的编内岗位可免笔试,直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

笔试与面试安排、合格线等,将在开考前通过海洋中心官网公布。

(五)体检与考察

1.体检。面试结束后,组织安排面试人员到指定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招录有关规定执行。

2.考察。在通过面试合格线的人员中,各岗位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进行考察并复核资格条件。其中,编外岗位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编内岗位以面试成绩作为综合成绩。

重点考察人选是否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政治要求。

体检或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对于由此产生或应聘人员自愿放弃等原因产生的岗位空缺,可从达到面试合格线的应聘人员中,按照该岗位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六)公示

根据面试、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将拟聘用人员名单、拟聘用岗位、学历学位及专业、毕业院校等信息在公告发布渠道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七)聘用

公示结束且无异议,组织报到、签订合同,办理聘用手续,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公开招聘人员须于20241231日前持岗位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报到,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

四、薪酬待遇

(一)按照国家和海洋中心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岗位薪酬,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公开招聘人员按规定可享受科技成果转化奖励、野外作业和差旅补助、职工食堂、健康体检、带薪年假、工会福利、教育培训等待遇。

(二)按照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政策规定,在全球排名前200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期满出站的人员,认定后给予30万元奖励。按照大连市兴连英才计划政策规定,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博士后期满出站人员,经认定符合大连市新引进青年才俊的,给予30万元安家费;符合大连市新引进紧缺人才认定条件的,可享受薪酬补贴待遇;符合相应条件的,还可享受学费补助待遇。

(三)按照项目资助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推荐申报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大连市创新计划、依托海洋中心的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入选后给予专项经费资助。

(四)提供出国学习、交流访问或选派部委学习锻炼的机会。

五、其他事项

(一)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二)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应聘人员应如实填报有关信息,如发现不符合条件、弄虚作假或违规行为,立即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三)招聘过程中,未能进入下一环节的人员,将不再另行通知。

(四)应聘人员应保持预留手机电话和电子邮箱畅通,密切关注招聘动态。由于个人原因无法联系,影响招聘的,后果自负。

(五)未尽事宜或招聘工作安排变动,将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凌河街42

单位网址:www.nmemc.org.cn

咨询电话:0411-84783226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关于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124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18660597812162560.html

大会时间:20231222

大会地点:中国 深圳

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冬冬 郭早阳 梁旭东

电话:010-82543909 18510867097 15001335976

电子邮箱:zhoudd@cstam.org.cn z-guo@foxmail.com liangxudong@hit.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WCCM2024专题研讨会:中国-加拿大计算力学双边交流研讨会”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s://www.wccm2024.org/

大会时间:2024721日至26

大会地点:加拿大 温哥华

联系方式:

联系人:Artem Korobenko, USACM staff

电子邮箱:artem.korobenko@ucalgary.ca admin@conferences-usacm.org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第九届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SEE 2023)”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www.icaesee.net/

大会时间:20231229日至31

大会地点:中国 三亚

联系方式:

联系人:Sherry Liao

电话:13902493114

电子邮箱:ic_aesee@163.co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The role of hydrodynamic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vent-endemic fauna in the deep ocean environment

 

作者信息:

He Zhiguo, Lou Yingzhong, Zhang Haoyang, Han Xiqiu, Pahtz Thomas, Jiao Pengcheng, Hu Peng, Zhou Yadong, Wang Yejian, Qiu Zhongyan

电子邮件地址: hezhiguo@zju.edu.cn

文章地址:

He, Z., Lou, Y., Zhang, H., Han, X., Pahtz, T., Jiao, P., ... & Qiu, Z. (2023). The role of hydrodynamic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vent-endemic fauna in the deep ocean environ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04, 166714.

ABSTRACT:

Active hydrothermal vents provide the surrounding submarine environment with substantial amounts of matter and energy, thus serving as important habitats for diverse megabenthic communities in the deep ocean and constituting a unique, highly productive chemosynthetic ecosystem on Earth. Vent-endemic biological communities gather near the venting site and are usually not found beyond a distance of the order of 100 m from the vent. This is surprising because one would actually expect matter ejected from high-temperature vents, which generate highly turbulent buoyancy plumes, to be suspended and carried far away by the plume flows and deep-sea currents. Here, we study this problem from a fluid dynamics perspective by simulating the vent hydrodynamics using a numerical model that couples the plume flow with induced matter and energy transport. We find that both low- and high-temperature vents deposit most vent matter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plume. In particular, the tendency of turbulent buoyancy plumes to carry matter far away is strongly counteracted by generated entrainment flows back into the plume stem. The deposition range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hydrothermal particles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s for various natural high-temperature v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maximum spatial extent of biological communities, evidencing that plume hydrodynamics exercises strong control ov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ent-endemic fauna. While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ent-endemic fauna, such as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are site-specific, the main physical features of plume hydrodynamics unraveled in this study are largely site-unspecific and therefore universal across vent sites on earth.

[返回本期目录栏]

--------------------------------

Circulation in Quasi-2D turbulenc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area rule and bifractality

 

作者信息:

Zhu Hangyu, Xie Jinhan, Xia Keqing

电子邮件地址: xiakq@sustech.edu.cn

文章地址:

Zhu, H. Y., Xie, J. H., & Xia, K. Q. (2023). Circulation in Quasi-2D turbulenc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area rule and bifractalit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0(21), 214001.

ABSTRACT:

We pres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velocity circulation in a quasi-two-dimensional turbulent flow. We show that the area rule of circulation around simple loops holds in both the forward cascade enstrophy inertial range (Ω IR) and the inverse cascade energy inertial range (E IR): When the side lengths of a loop are all within the same inertial range, the circulation statistics depend on the loop area alone. It is also found that, for circulation around figure-eight loops, the area rule still holds in E IR but is not applicable in Ω IR. In Ω IR, the circulation is nonintermittent; whereas in E IR, the circulation is bifractal: space filling for moments of the order of 3 and below and a monofractal with a dimension of 1.42 for higher order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as in a numerical study of 3D turbulence [KP Iyer et al., Circulation in High Reynolds Number Isotropic Turbulence is a Bifractal, Phys. Rev. X 9, 041006 (2019).], that, in terms of circulation, turbulent flows exhibit a simpler behavior than velocity increments, as the latter are multifractal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41, January 2024

 

Full Paper

Hypermethylation and low expression of FANCC involved i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induced toxicity on ARPE-19 cells

Muller’s genetic load/species extinction hypothesis

In vitro exposure to PM2.5 of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and SH-SY5Y cells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neurodegenerative processes

Micro and nano plastics in food: A review on the strategies for identification, isolation, and mitigation through photocatalysi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etabolomics revealed disruptions in amino acid and antioxidant biochemistry in Daphnia magna exposed to industrial effluents associated with plastic and polymer production

Changes in microcystin concentration in Lake Taihu, 13 years (2007–2020) after the 2007 drinking water crisis

Microbial successional pattern along a glacier retreat gradient from Byers Peninsula, Maritime Antarctica

Multi-task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simultaneous prediction of tissue-to-blood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chemicals in mammals

Climate change-derived environmental and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Himalayan region

Digestate induces significantly higher N2O emission compared to urea under different soil properties and moisture

Ocean acidification impairs seagrass performance under thermal stress in shallow and deep water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soil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 and stoichiometry to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a poplar plantation

Antifungal efficacy of biogenic waste derived colloidal/nanobiochar against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

MnFe2O4-biochar decreases bioavailable fractions of thallium in highly acidic soils from pyrite mining area

Local variability of Arctic meso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roduction: A case summer study

Imidazolate framework material for crude oil removal in aqueus media: Mechanism insight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an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 profiles vary with feeding ecology and marine rearing distribution among 10 Chinook salmon (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stock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Polyvinylpyrrolidone-coated copper nanoparticles dose-dependently conferred tolerance to wheat under salinity and/or drought stress by improving photochemical activity and antioxidant system

Optimization of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Conversion of seaweed waste to biochar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A sustainable method to address eutrophication problem in water bodies

Social acceptance, emissions analysi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paper-waste briquettes in Andean areas

Effect of electrokinetic process on in situ stabiliz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with high content of calcium

Bentonite SDBS-loaded composite for methylene blue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Enzyme-linked carbon nanotubes as biocatalytic tools to degrade and mitigate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Discrepant assembly processes of prokaryotic communities between the abyssal and hadal sediments in Yap Trench

Nano manganese dioxide coupling carbon source preloading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biofilter enhancing biofilm formation and pollutant removal

Synthesis of amorphous-MnO2/Clinoptilolite and its utilization for NH4+-N oxidation in an anoxic environment

Does the patent value of green technology affect its transfer?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Mitigation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ouling by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 to remove silica and 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

Recent breakthrough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deionization systems for toxic pollutants removal from water environment

Electrooxidation of chlorophene and dichlorophen by reactive electrochemical membrane: Key determining factors of removal efficiency

Adsorption of tetracycli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ZIF-8: Isotherms,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Core taxa, co-occurrence pattern, diversity, and metabolic pathways contributing to robust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chlorophenol

Minimizing CO2 emissions by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CH3OH over Li2MnO3/WO3 heterostructures under visible illumination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ciprofloxacin in wastewater by CuFe2O4/CuS photocatalyst activated peroxynomosulfate

Uncover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patterns of plastic packaging waste in high recovery rate countries: An example of EU-27

Enhance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oxytetracycline in aqueous solutions by Mg-Fe modified suaeda-based magnetic biochar

Metformin-modified polyethersulfone magnetic microbeads for effective arsenic removal from apatite soil leachate water

Synthesis of novel metal silica nanoparticles exhibiting antimicrobial potential and applications to combat periodontitis

Endocrine disruptors: Unravelling the link between chemical exposure and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Riboflavin-loaded carbon cloth aids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cow dung by promoting 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Appraising the phyco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cyanobacterial strains Phormidium and Oscillatoria for nutrient removal from textile wastewater (TWW) and synchronized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TWW-tolerant biomass

Monitoring of wetland turbidity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8 and Landsat-9 satellite imagery in the Bisalpur wetland, Rajasthan, India

Enhancing biocathode de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with nano-Fe3O4 under polarity period reversal

The prospect of CuxO-based catalysts in photocatalysis: From pollutant degradation, CO2 reduction, and H2 production to N2 fixation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A prediction model to estimate UV-C-induced infectivity loss in single-strand RNA viruses

Adsorption of trace heavy metals through organic compounds enriched biochar using isotherm adsorption and kinetic models

Microbial co-culture mediated by intercellular nanotubes during DMAC degradation: Microbi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mode,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

Pattern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rhizoplane of alpine wet meadow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ero-valent iron (ZVI)-based 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 scientometric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New insights into syntrophic ethanol oxidation: Effects of operational modes and solids retention times

Breaking boundari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pesticide detection and eco-friendly degradation

Metagenomic insights into novel microbial lineages with distinct ecological functions in the Arctic glacier foreland ecosystems

Binary metal oxide (NiO/SnO2) composite with electrochemical bifunction: Detection of neuro transmitting drug and catalysi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ighly efficient activation of periodate by a manganese-modified biochar to rapidly degrade methylene bl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in adsorption of uremic toxins: Towards the eco-friendly design of highly efficient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hemodialysis membranes

Identification of algicidal monoterpenoids from four chemotype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and their algicidal mechanisms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sights into current bio-process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carbon-neutral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organic wastewater: A critical review

Integrating g-C3N4 nanosheets with MOF-derived porous CoFe2O4 to form an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pollutant degradation via the synergy of photocatalysis and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Multi-target assessment of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based strategies for indirect potable reuse of tertiary wastewater: Fate of compounds of emerging concerns, microbial and ecotoxicological parameters

Photo/electro catalytic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promoted by Ga modified Co0.6Cu0.4Fe2O4 nano catalysts

Pd/Cu bimetallic nano-catalyst supported on anion exchange resin (A520E) for nitrate removal from water: High property and stability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prepared by co-composting of Trichoderma dregs mitigates dissemination of resistance, virulence genes, and bacterial pathogens in soil and rhizosphere

Corrigendum to ‘Recent Update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paddy straw for biogas production: Advancement, limit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Environ Res. 2022 Dec; 215(Pt 2):114292]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germline genetic variation predict cancer risk in the UK Biobank prospective cohort

Comparis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issue of beaver (Castor canadensis) and local vegetation from a rural region of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Heat wave exposure and increased heat-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in South Korea: A time-series study

Adverse birth outcomes related to concentrations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in maternal blood collected from pregnant women in 1960–1966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ximity t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spaces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multi-dimensional sensitivity analysis in four European cities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per-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and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huma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ong-term ozone exposure and lung function in middle childhood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PM2.5 from 1990 to 2019: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Exposure levels and determinants of placental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Chinese pregnant women

Decreased DNA repair capacity caused by exposure to metal mixtures is modulated by the PARP1 rs1136410 variant in newborns from a polluted metropolitan area

The impact of short-term exposures to ambient NO2, O3, and their combined oxidative potential on daily mortality

Placental concentrations of xenoestrogenic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assessment of their xenoestrogenicity in the PA-MAMI mother-child cohor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urden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PM2.5 pollution from 1990 to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Effect of ambient air pollution on hospital admission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Hanoi children during 2007–2019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risks of heavy meta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and crops from a coal mining area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Health implications of urban tree canopy policy scenarios in Denver and Phoenix: A quantitative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Explor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n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hrough the convergence of rheumatology and nanotechnology us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447973/2023/59/11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research/vol/241/suppl/C

Water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vol/248/suppl/C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497/suppl/C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ydrology/vol/628/suppl/C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water-resources/vol/182/suppl/C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0652/volumes-and-issues/23-6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journal-of-fluid-mechanics/volume/07FC50F1551AF85824F7580FE5D50B8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vol/340/part/P2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energy/48/1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395590/2023/68/10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

https://wire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77799/2023/14/6

[返回本期目录栏]

=================================================

     

∽∽∽∽∽∽∽∽∽∽∽∽∽∽∽∽∽∽∽∽∽∽∽∽∽∽∽∽∽